2010年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卷及答案(1)

字號:

治理虛假信息詐騙
    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考查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答卷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試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紙上打草稿,但所有題目都要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無效!
    二、給定資料
    1.近年來,詐騙犯罪尤其是遠程操控的電信詐騙犯罪日益突出,社會危害不斷加劇,被騙事主往往承受著財產和精神的雙重傷害。
    所謂電信詐騙,是指通過固定電話、手機、電腦等通信工具詐騙錢財的犯罪形式。據公安部門統(tǒng)計,2008年,僅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省、市,因電信詐騙被騙的錢款就超過6億元。2009年以來,北京電信詐騙案件已達8700多起,涉案金額27億元,其中單筆1000萬元。電信詐騙嚴重干擾了百姓的生活,成為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和社會公害。
    2.接到“同學”電話被騙上萬元
    一天下午,在機關工作的吳某接到一個電話,稱是大學同學趙某,現正在石家莊,明天來京開會,順便看望老同學。工作多年的吳某與趙某一直沒有聯系,突然接到當年同窗要來看望他的電話自然喜出望外。第二天,吳某再次接到這位趙同學的來電,語氣急切地說他在石家莊出了車禍,因其所帶的錢不夠,懇請吳某往石家莊一個銀行賬號上打入12000元。因前一天接電話時,對方的口音確實像同學趙某,所以吳某沒有對這個求救電話產生懷疑,再加上對方著急的口吻使他未及多想,立即按對方要求將錢匯出。但對方收到錢后再沒有音信,手機關機,吳某方得知受騙,到派出所報案。
    “你家電話欠費”騙走近五萬
    陳某在家接到一個自稱是電信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其電話欠費2760元,為騙取事主信任,又稱將電話轉給某某公安分局。然后,有一名“警察”告訴陳某:“你的身份證已被犯罪分子盜用,涉嫌一起洗黑錢案件,請你立即與銀行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彪S后將“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般y行工作人員”說,必須將陳某的錢轉到一個安全的賬戶上,讓他在工商銀行辦個卡,把所有存款轉到該卡上。陳某按照“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指揮,在自動柜員機上操作,將原來幾個賬戶上的錢都轉入其指定的賬號,共計被騙48000元。
    3.“您的固定電話欠費了,身份證和銀行卡資料可能泄漏,需要進行財產保全”、“您的QQ號碼中獎了,詳情請撥打電話×××”,接到類似的電話和短信,深圳市民需要留個心眼了。深圳警方通報稱,無孔不入的虛假信息詐騙已經嚴重威脅到市民財產安全,2009年以來,深圳警方共打掉信息詐騙團伙數十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0多名。
    深圳警方在實際辦案基礎上,總結和披露了當前活躍的詐騙形式。虛假信息詐騙案件從詐騙渠道上共分三大類,分別是:短信、電話詐騙,網絡詐騙和信用卡詐騙。從詐騙內容上劃分,具體有以下15種類型:
    (1)購物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手機短信或網絡發(fā)布超低價格出售車輛、手機、電腦信息,先詐騙貨款,再以貨物為走私物品被扣等原因,要求補“關稅”、“手續(xù)費”、“運費”等為借口,實施詐騙。
    (2)貸款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群發(fā)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信息。當事主聯系詐騙犯罪分子時,犯罪嫌疑人要求其向指定賬戶匯入“驗資款”、“手續(xù)費”、“好處費”,以詐騙錢財;或索要事主銀行賬戶,再層層設套,竊取事主銀行賬戶密碼,通過網上銀行將存款迅速轉走。
    (3)中獎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群發(fā)大量彩票中獎、電話號碼中獎、QQ號碼中獎等信息,要求中獎人打“兌獎熱線”電話,以先交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xù)費”等為借口,詐騙錢財。
    (4)“*”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群發(fā)信息稱提供“*”特碼信息,以此為借口,索要“咨詢費”、“會員費”、“手續(xù)費”進行詐騙。
    (5)炒股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撥打電話或群發(fā)短信,假稱某公司或某基金能提供股市內幕消息,索要“咨詢費”、“會員費”、“手續(xù)費”等進行詐騙。
    (6)固話欠費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以電信部門名義群發(fā)信息或直接撥打電話,稱事主開戶的固定電話欠費,事主否認有此情況后,犯罪嫌疑人建議事主報警,然后冒充公安局等政府部門,以銀行賬戶涉案被凍結等為借口,要求事主把賬戶內存款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實施詐騙。
    (7)銀行卡消費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發(fā)功能,發(fā)送內容為“您于××月××日在××商場消費××××元,請于兩日內到網點繳費,逾期將從您的賬戶扣除,咨詢電話×××”。事主撥打短信中提供的電話后,對方自稱某銀行客戶服務中心,要事主持銀行卡到ATM機輸入密碼進行所謂的“查詢、設置‘防火墻’保護、開通網上電子銀行賬戶”等操作,進行詐騙轉賬。
    (8)假冒親友詐騙。犯罪嫌疑人撥打事主電話,以“猜猜我是誰”的方式,讓事主誤以為是其親友,并將該陌生電話存入手機通訊錄,騙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電話以車禍、嫖*被處理等為借口,騙取事主錢財。
    (9)退稅詐騙。犯罪嫌疑人利用事主購房、購車等使用的個人資料,撥打事主電話,聲稱按國家新政策可退還部分稅費,并準確說出事主的個人信息、房產或車輛信息,讓事主信以為真,向其提供的賬戶轉入“手續(xù)費”,從而被騙。
    (10)征婚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在網絡、報紙或其他刊物發(fā)布虛假征婚信息,并留下聯系電話。在與事主電話聯系一段時間騙取信任后,以商店開業(yè)、住院等借口,騙取事主錢財。
    (11)銀行轉賬短信息詐騙。犯罪嫌疑人群發(fā)內容為“請將錢轉入這個賬戶,××銀行,李××,銀行賬號656138****”的信息,一些準備轉賬的市民收到短信后未加確認就直接往短信提供的賬戶匯款,從而被騙。
    (12)手機充值詐騙。犯罪嫌疑人冒充事主朋友發(fā)短信給事主,或群發(fā)內容為:“能幫我買張200元的移動充值卡嗎?電話欠費了,有急事要用電話,買好把充值卡發(fā)給我,回去給你錢。”許多不明真相的市民上當受騙。
    (13)發(fā)布銷售黑車、毒品、槍支、假發(fā)票、監(jiān)聽手機軟件、復制SIM卡軟件等信息實施詐騙。
    (14)網絡詐騙。通過網絡發(fā)布虛假商品信息誘使事主匯款實施詐騙。
    (15)信用卡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無線針孔攝像頭及讀卡器,竊取在ATM自助取款機正常操作的信用卡密碼并克隆、偽造有效信用卡,進而盜走事主賬戶上的資金。
    4.記者從資深警員處了解到,六七年前,電話詐騙等信息詐騙在海外盛行,并且已經形成產業(yè)化的規(guī)模,騙子作案手法成熟,分工明確,甚至實行公司化運作。在當地警方加強打擊之后,這些詐騙集團紛紛轉往大陸和東南亞地區(qū)。詐騙團伙大量雇用某省部分地市的人員,進行組織嚴密的團伙作案。
    “過去騙子是利用人們貪便宜的心理進行詐騙,比如在路上丟捆假幣,誘使事主去揀錢,然后套出銀行卡密碼?!币幻L期打擊詐騙犯罪的警員分析說,現在騙術逐步升級,不貪財也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了,騙子緊緊抓住了人們“避禍”的心理進行詐騙。如電話欠費詐騙、祈福消災詐騙,都屬于這種詐騙,在跟事主搭上話之后,通過一系列危言聳聽的說法,讓事主在心理上感到恐慌,騙子語速快,且迅速給事主提出方案進行誘導。在“避禍”心理下,很多事主都像被“洗腦”一樣聽從騙子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騙術會依據社會熱點不斷變化,如奧運期間的中獎詐騙往往以奧運宣傳單為載體,汶川地震期間就出現冒充災區(qū)群眾進行的詐騙。傳統(tǒng)的詐騙方式也會不斷變種、升級,上當者眾多。
    由于詐騙花樣不斷翻新,居民的防范意識也要隨之提高,要多注意瀏覽防騙知識。對于接觸訊息較少、而又最容易受騙的老人,家人要多提醒。據一些警員介紹,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自己形成條件反射,凡涉及動用銀行卡或動用現金的事,都要立刻提高警惕,必要時撥打電話尋求親友幫助。
    5.記者獲悉,廣州警方正考慮成立信息偵查大隊,有針對性地打擊以電話、網絡、短信方式進行的詐騙。然而,由于騙子成員往往分散在全國各地,信息類詐騙的打擊有待全省性乃至全國性的聯合打擊。此外,騙子得手與個人資料大量外泄有密切關系,物業(yè)公司、中介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機構都留有大量客戶個人資料,而黑客也可通過病毒竊取用戶資料。網上有大量販賣個人資料的行為。在取得個人資料的情況下,可以更輕易地獲得事主信任。
    大部分詐騙信息都是通過沒有登記實名的手機發(fā)出。網上高聲叫賣的手機改號軟件和運營商推出的手機號碼捆綁業(yè)務也給身份辨別帶來更大困難。
    最后,騙子多數通過銀行轉賬方式騙取錢財,目前在銀行開戶雖然需要提供身份證明,但銀行的鑒別并不嚴格,假身份證開戶屢見不鮮。
    6.網絡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瀏覽新聞、上網購物、朋友聊天……在大大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隱藏著眾多的詐騙陷阱。面對花樣不斷翻新的網絡詐騙,深圳福田警方建立了“警用短信發(fā)布平臺”,通過平臺及時、準確向社會收集各類案件信息,并將防控指令、預警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發(fā)送給相關行業(yè)和人員,超前預警;建立社會治安預警制度,運用各種途徑、各種渠道向社會通報信息詐騙的規(guī)律特點和防范措施,有效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采取聯合網絡運營商發(fā)布防范信息、聯合銀行暫停涉案賬號、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網上便民宣傳等措施,全方位加強宣傳防范。同時針對此類案件,深圳市福田警方實行派出所警情收集、指揮處分析研判、科技各部門源頭排查、專業(yè)隊專業(yè)打擊四級聯動,網上清、落地查、全國追,并加強與深圳市公安局有關部門配合,實行循線追擊,肅根清源。2009年上半年,福田公安分局成功打掉10個詐騙犯罪團伙,刑事拘留詐騙嫌疑人54人,破獲刑事案件92起,挽回經濟損失130多萬元。
    7.中國信息經濟領域正在刮起一陣“旋風”,一些老百姓“防不勝防”的虛假、詐騙、誘導、低俗等非法信息將被刮走。2009年6月14日消息,公安部對全國公安機關進行部署,即日起到10月底展開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
    雷厲風行、反應迅速、直擊要害,是這股“旋風”的特點,直接吹到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地帶。尤其是公安部對電信詐騙犯罪領域的“嚴打”,切中了近期信息經濟領域詐騙犯罪的多發(fā)地帶,在虛假、詐騙、誘導、低俗等非法信息被整治的同時,公正、安全、開放的信息消費環(huán)境將會被重新塑造。
    據公安部部長助理黃明介紹,利用手機短信、電話、網絡等通訊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呈高發(fā)多發(fā)態(tài)勢,并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
    從一些案例可以看出,這種詐騙活動的蔓延非常迅速,已經從境外迅速蔓延到內地城市,北京、廣東、福建等發(fā)達地區(qū)是多發(fā)地。同時,電信詐騙手法翻新快,詐騙手段從最初的刮刮卡詐騙、手機短信詐騙、提供“*”特碼詐騙,逐步發(fā)展到虛構事實詐騙、汽車退稅詐騙、銀聯卡異地消費詐騙、直接匯款詐騙,甚至冒充電信部門、公安人員電話欠費詐騙等。
    在詐騙手段上,從最早使用群發(fā)器到網上的短信群發(fā)系統(tǒng)、網絡代理服務器,再發(fā)展到無線轉接、任意顯號軟件等。據了解,電信詐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yè)鏈:有專人撥打電話、專人負責轉賬、專人負責在ATM機上異地取款。老年人和農民工是最易上當的人群,犯罪團伙反偵查能力也非常強,一般采用遠程非接觸性的方式作案。
    這種“全方位”的信息詐騙對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009年1-5月份涉案金額達到6億元,已到了“上房揭瓦”的地步。而且,這些信息詐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電信詐騙的伎倆和網絡、移動通信、網間短信等緊密相關。因此,有專家指出,這次公安部對電信詐騙的“嚴打”和工信部的三項舉措互相聯系、同為一體,體現了國家對信息經濟領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視,也體現了信息經濟的和諧發(fā)展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和先導性。
    當然,僅靠公安機關并不能徹底防止詐騙案的發(fā)生。除了公安部和工信部的“通力合作”之外,現實生活中的各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服務性組織,甚至個人也需加入其中。尤其是街道、小區(qū)等基層單位,要向老年人、農民工等容易受騙的重點群體進行宣傳教育,揭露電信詐騙手法和犯罪伎倆。個人消費者在收到疑似詐騙或非法短信、彩信等信息時,應向運營商短信舉報中心或公安機關反饋,全民構建產業(yè)性的信息消費“防火墻”。
    8.發(fā)源于福建省安溪縣的虛假信息詐騙,近年出現向全國蔓延的趨勢,盡管當地政府采取了高壓嚴打態(tài)勢,但犯罪分子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治理工作陷入了“屢打屢犯、禁而不止”的怪圈。
    有關專家指出,虛假信息詐騙屢禁不止、禍害全國的直接原因是犯罪成本低、“致富”速度快,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部門、地區(qū)之間配合和協調的不足,打擊虛假信息詐騙需要更為完善的聯動治理機制。
    千分之一受騙幾率帶來巨額利潤
    2009年6月12日,安溪縣在魁斗鎮(zhèn)開展打擊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專項治理行動,5名被告人中有2人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這已是安溪縣2009年以來的第三次專項治理行動。
    魁斗和長坑是安溪縣較早出現短信詐騙的鄉(xiāng)鎮(zhèn),近幾年已出現詐騙家族化、規(guī)?;拿珙^,并向外地蔓延。
    據介紹,在短信詐騙活動最為猖狂的時候,安溪縣境內一天發(fā)出的手機短信達上百萬條,設在魁斗鎮(zhèn)的移動電話通信基站一度成為“全亞洲最繁忙的基站”。
    “作案成本低、回報率高是誘使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的直接原因,在犯罪分子眼里,短信詐騙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比菔泄簿中虃芍ш犞匕复箨牻虒T陳宗慶說。
    陳宗慶算了一筆賬,短信詐騙常規(guī)上只需一部手機、一個短信群發(fā)器和幾張銀行卡。一部舊手機只需兩三百元,一個群發(fā)器的黑市價不超過百元,銀行卡在詐騙“圈”里的價格也相當低廉。一專門從事銀行卡販賣的不法分子交代,一張本省銀行卡的價格大約100元,外省卡200元左右。通過群發(fā)器,詐騙分子一個晚上就可以發(fā)出10萬條虛假短信,而由于電腦計費的滯后,詐騙分子往往在透支了手機話費后即將手機卡銷毀。
    據詐騙者交代,在每1000條虛假短信中,至少有一兩人上鉤,就是這大約千分之一的幾率給詐騙者帶來了巨額利潤。詐騙者將受害人套牢后一般可獲取上萬元甚至10多萬元的“收入”,目前的單筆短信詐騙金額達到300多萬元。
    “魔”“道”之戰(zhàn)
    “虛假信息詐騙是一種新形式犯罪,一開始,公安機關針對此類犯罪缺乏經驗,而地方政府對其危害性的認識也不夠。”安溪縣政法委書記鄭進發(fā)說。
    一些超常規(guī)的預防、打擊措施也相繼出臺,在發(fā)案高峰期,為限制詐騙分子取款,安溪縣曾將境內的所有銀行柜員機關停兩個多月。在一些案件多發(fā)的鄉(xiāng)鎮(zhèn),由縣里抽調干部組成工作組在當地長期蹲點。長坑鄉(xiāng)對各家各戶進行“地毯式”搜查,整理出來的人口檔案和各種記錄有2米多高。
    “詐騙手法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具有蒙蔽性,我們有時為了弄清楚一個電話號碼、一個銀行卡賬戶,要跑好幾個地方?;鶎庸矙C關技術力量薄弱,在技術防范上有相當大難度,直接影響了打擊成效?!卑蚕h公安局局長方貞群說。
    方貞群坦言:“單靠安溪一地警力孤軍奮戰(zhàn),要想消滅短信詐騙,可以說是難上加難?!?BR>    2009年3月8日,泉州市公安局與泉州市移動、聯通、電信、網通、鐵通等5家通信運營商達成協議,在全國率先實行新入網用戶身份證實名登記制度,即“手機實名制”。
    但據記者了解,手機卡銷售的主渠道——大量專營店經銷商,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對“手機實名制”往往“陽奉陰違”,把關不嚴,導致一人購多卡、假身份證購卡等現象屢見不鮮。而且,泉州一地實行“手機實名制”后,虛假信息詐騙分子紛紛向廈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轉移。
    “現在的情況是,犯罪分子往往在甲地買手機卡,乙地辦銀行卡,丙地取款。警方為查案經常輾轉各地,疲于奔命卻收獲甚微。這樣的案件一多,哪怕安溪所有的警力都投入到其中也力不從心。”陳宗慶說。
    同樣的難題也出現在銀行賬戶的監(jiān)管上。目前詐騙分子作案時基本不用自己的真名開戶,而是搜羅其他人員的賬戶或者用假身份證登記。雖然銀行系統(tǒng)早就實行了開戶實名制,但對身份證的鑒別卻不太嚴格,更可怕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專事販賣銀行卡的不法團伙,他們從農民工手里以四五十元一張的價格“收購”銀行卡,然后倒賣給詐騙團伙,泉州警方曾經從一個案犯身上搜出上千張來自全國各地的銀行卡。
    “對銷售群發(fā)器、儲蓄卡、存折以及SIM卡、印刷刮刮卡的人員,按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如果數額達不到一定程度,公安機關很難處理?!狈截懭赫f。
    據了解,韓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虛假短信詐騙一度猖獗,后來通過大密度地發(fā)布公益性的提示廣告,逐漸使詐騙行為喪失了市場。“在目前的形勢下,通過幾檔法制節(jié)目對虛假短信詐騙進行揭露已經遠遠不夠,我們曾經設想與媒體合作,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對虛假短信詐騙行為進行曝光和提醒,但媒體廣告業(yè)務多是收費的,警方的辦案經費本就緊張,實在無能為力?!标愖趹c說。
    “打擊虛假信息詐騙涉及郵政、電信、銀行、媒體等多個部門,對付這種空間跨度大、技術含量高的犯罪活動,如果缺乏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其后果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來瓢?!备V荽髮W社會學系副主任甘滿堂博士認為,在信息社會的新形勢下,打擊犯罪不能僅靠一地之力、一部門之力,建立一套聯動治理機制才是治本之策。
    三、申論要求
    1.結合給定資料中所反映的虛假信息詐騙問題,向市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寫一份情況報告。(20分)
    要求:列出報告要點,不必考慮報告格式,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200字。
    2.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虛假信息詐騙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精練,字數不超過200字。
    3.結合給定資料,請你就政府部門在“優(yōu)化信息環(huán)境、遏制信息詐騙方面應進一步采取哪些措施”給出合理的建議。(20分)
    要求:建議合理可行,有針對性,字數不超過300字。
    4.結合給定資料,以“治理虛假信息詐騙,營造安全信息環(huán)境”為主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思想深刻、觀點明確、分析透徹、語言流暢,字數800字以上。
    材料內容概括及參考答案
    一、材料內容概括
    材料1:電信詐騙犯罪日益突出,社會危害加劇。
    材料2:列舉兩個電話詐騙案例。
    材料3:深圳警方在實際辦案基礎上,總結和披露了當前活躍的15種信息詐騙手段。
    材料4:信息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利用人們的“避險”心理行騙。
    材料5:虛假信息詐騙打擊難的原因。
    材料6:深圳福田警方采取多種措施治理信息詐騙。
    材料7:公安部對全國公安機關進行部署,展開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
    材料8:分析信息詐騙多發(fā)的原因,打擊信息詐騙需要聯合社會各方力量。
    二、參考答案
    1. 報告要點:
    第一,近年來,我市虛假信息詐騙呈現多發(fā)態(tài)勢,社會危害性加劇,造成了被害人財產和精神的雙重傷害。
    第二,虛假信息詐騙方式和手段靈活,從詐騙渠道上共分三大類,分別是:短信、電話詐騙,網絡詐騙,信用卡詐騙。從詐騙內容上劃分,具體有購物、中獎、貸款信息詐騙等15種類型。
    第三,虛假信息詐騙目前已經形成產業(yè)化的規(guī)模,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成熟,分工明確,甚至實行公司化運作,作案方法隱蔽,案件查處難度大。
    2. 我國虛假信息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消費者個人主觀心理,包括貪圖小便宜、花錢免災、防范意識不強等,使信息詐騙有機可乘;二是虛假信息詐騙作案成本低,回報率高,導致很多人鋌而走險;三是信息詐騙形式和手段靈活多變、隱蔽性強,查處和打擊難度大;四是公安機關缺乏相關經驗,政府部門對信息詐騙危害性認識不夠,各地區(qū)和部門間配合與協調不足,導致信息詐騙打擊效果不明顯。
    3. 虛假信息詐騙的治理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更需要起到主導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是充分認識信息詐騙的社會危害性,將治理信息詐騙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來抓;
    二是加強宣傳教育,將各種形式的信息詐騙匯編成小冊子,或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媒介向公眾介紹信息詐騙及防騙小技巧,提高公民的自我防范意識;
    三是建立負責治理信息詐騙的具體工作小組,全面協調公安、電信、工商等相關部門,提高案件查處效率;
    四是設立虛假信息舉報點,接受群眾的投訴,擴大案源線索,鼓勵廣大群眾揭露虛假信息發(fā)布者。
    4. 參考范文
    打擊虛假信息詐騙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
    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通信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現代通訊技術在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手機、小靈通、住宅電話、銀行卡、互聯網也日益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虛假信息詐騙犯罪活動的工具。特別是最近兩年,借助于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的網銀技術實施的信息詐騙犯罪日益突出,給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精神造成了嚴重損失。2009年以來,北京電信詐騙案件已達8700多起,涉案金額27億元,其中單筆1000萬元。信息詐騙已經成為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和社會公害。
    與猖獗的虛假信息詐騙相比,政府和公安部門對信息詐騙的打擊卻收效甚微,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治之后,信息詐騙又重新抬頭,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虛假信息詐騙為何屢禁不絕、如此頑固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虛假信息詐騙作案成本低、回報率高,許多不法分子在利益和不勞而獲心理的驅使下,通過種種辦法,搜集他人信息資料,精心策劃作案過程,一旦有人上當,他們就賺取了豐厚回報。因此,導致信息詐騙源源不絕。二是虛假信息詐騙作案手段隱蔽,作案形式靈活,已經形成較完整的產業(yè)鏈條,分工嚴密,加大了公安機關的查處辦案難度。三是公安機關缺乏治理虛假信息詐騙的相關經驗。由于信息詐騙通過網絡、手機和電話等通訊設備進行,對其追根溯源需要相應的設備和技術人員,資金和人員的不到位影響了打擊的效果,也助長了犯罪分子的氣焰。四是虛假信息詐騙涉及電信、網絡、通訊、銀行等多個行業(yè)和部門,各個部門和地區(qū)之間缺乏合作和協調統(tǒng)一,導致打擊跨地區(qū)信息詐騙不力。五是人們存在著貪圖小便宜、不勞而獲、花錢免災的心理,給信息詐騙留下了生存空間。
    虛假信息詐騙涉及社會各個行業(yè)和領域,單靠公安機關和政府的作為是不能完全根除的,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構筑虛假信息“防火墻”。首先,公民個人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在碰到可疑電話或信息時,不要盲目輕信,更不要為了利益而誤入陷阱。對發(fā)現的虛假信息詐騙要及時報警,給警方提供相關的線索。其次,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等發(fā)揮宣傳教育功能,積極組織本單位人員學習識騙和防騙技巧。再次,網絡、新聞媒體等可以發(fā)揮監(jiān)督功能,及時曝光發(fā)現的信息詐騙者,監(jiān)督相關人員的信息發(fā)布行為。最后,各地區(qū)和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建立打擊虛假信息詐騙的聯動機制。
    虛假信息詐騙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了信息環(huán)境的安全,只有將治理虛假信息詐騙進行到底,常抓不懈,調動全社會力量的參與,才能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徹底根治信息詐騙這一社會“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