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評估】2010建筑工程評估:工程財務評價與功能評價 1

字號:

第一節(jié)建設工程財務評價
    一、財務評價概述
    (一)財務評價的工作程序及內容(了解)
    財務評價是在國家現行財稅制度和市場價格體系下,分析預測項目的財務效益和費用,計算財務評價指標,考察擬建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據以判斷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的方法。財務評價多用靜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分析相結合,以動態(tài)為主的辦法進行。
    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基本程序和內容如下:
    1.收集、整理和計算有關基礎財務數據資料。包括項目投資、銷售(營業(yè))收人、生產成本、利潤、稅金及項目計算期等一系列財務基礎數據。
    2.編制基本財務報表。由上述財務預測數據編制反映項目財務盈利能力、清償能力及外匯平衡情況的財務報表。
    3.財務評價指標的計算與評價。根據基本財務報表計算各財務評價指標,并分別與對應的評價標準或基準值進行對比,對項目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及外匯平衡能力等各項財務狀況做出評價,得出結論。
    4.進行不確定性分析。通過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不確定性分析方法,分析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及項目在不確定情況下的抗風險能力,得出項目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財務評價結論或建議。
    5.做出項目財務評價的最終結論。
    (二)財務效益和費用的識別和計算(熟悉)
    正確識別項目的財務效益和費用,以項目的直接收入和支出為目標。
    財務效益和費用的范圍應遵循計算口徑對應一致的原則。
    計算效益和費用時,產出物和投人物價格的選用必須有充分的依據。
    1.財務效益。財務效益項目主要為產品銷售(營業(yè))收入。
    產品銷售收入是指項目銷售產品(提供勞務)取得的收入。對于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而言,主要指項目銷售過程中取得的總收入。
    2.財務費用。
    (1)建設投資。
    (2)流動資金
    (3)經營成本。
    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攤銷費—利息支出
    總成本費用=生產成本+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工資及福利費+折舊費+攤銷費+財務費用+其他費用
    總成本費用是構成項目成本的全部成本費用;而經營成本是指總成本費用中以現金形式支付的成本。
    (4)稅費。
    (5)維持運營投資
    (三)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掌握)
    1.根據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分類,可分為靜態(tài)評價指標和動態(tài)評價指標。其中靜態(tài)評價指標包括投資回收期、總投資收益率、資本金凈利潤率、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資產負債率和借款償還期等;動態(tài)評價指標包括財務凈現值和財務內部收益率等。
    2 根據指標評價的對象,財務評價指標可分為反映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財務生存能力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