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2010年中級經濟師財稅-稅務管理 14

字號:

減免稅管理
    1.減免稅的種類
    按減免稅形式的依據來劃分有以下三種:法定減免,特案減免和臨時減免。
    2.減免稅管理規(guī)程
    包括減稅免稅的申請、審批、批復執(zhí)行、監(jiān)督檢查四部分內容。
    出口退稅管理
    出口退稅的范圍
    (1)出口退稅的貨物范圍
    第一,具備貨物出口條件,給予退稅的貨物。
    在我國境內出口的、凡屬于已征或應征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除國家有明確規(guī)定不予退稅者外,均予以退還已征稅款,或給予免征稅款的照顧。所謂“出口貨物”一般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A.必須是屬于增值稅、消費稅征稅范圍貨物,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抵扣聯(lián))
    B.必須報關離境;
    C.在財務上做出口銷售。這表明出口退稅的規(guī)定只適用于貿易性的出口貨物。非貿易性的出口貨物,一般在財務上不做銷售處理,因此不予退稅。
    第二,不具備貨物出口條件、特準退稅的貨物:
    A.對外承包工程公司運出境外用于對外承包項目的貨物;
    B.對外承接修理修配業(yè)務的企業(yè)用于對外修理修配的貨物;
    C.外輪供應公司、遠洋運輸供應公司銷售給外輪、遠洋國輪而收取外匯的貨物;
    D.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或外國政府貸款采取國際招標方式由國內企業(yè)中標銷售的機電產品、建筑材料;
    E.企業(yè)在國內采購并運往境外作為在國外投資的貨物;
    F.出口企業(yè)從小規(guī)模納稅人購進并持普通發(fā)票的部分貨物,考慮其占出口比重較大及其生產、采購的特殊因素,特準退稅。
    第三,具備貨物出口條件,除經國家批準屬于進料加工復出口貿易外,不予退稅的貨物,包括:原油;援外出口貨物;國家禁止出口貨物,如天然牛黃、麝香、銅及銅基合金、白金等。
    (2)出口退稅的企業(yè)范圍:
    ①具有外貿出口經營權的企業(yè)
    ②委托出口的企業(yè)
    ③特定出口退稅企業(yè):外輪供應公司、對外修理修配企業(yè)、對外承包工程公司。
    2.出口退稅的形式
    包括:
    (1)不征不退的形式;
    實際工作中主要是指對來料加工、進料加工采取進口免稅和出口不退稅的辦法。
    (2)免、抵、退的形式;
    對具有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yè)自營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產貨物實行該形式。
    (3)先征后退的形式;
    外貿企業(yè)或其他有出口經營權企業(yè)從國內沒有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yè)組織貨源出口的貨物,即采用先征后退的形式。
    (4)實行出口退稅電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