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將探索個別科目一年多考 改革幅度前所未有

字號: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昨起公開征求意見,我國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認為,國家對于高考改革的推進幅度是前所未有的,能這么明確地用國家政策文本來確認這個高考改革的方向,非常不容易。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力坦言,綱要起草過程中針對高考改革的爭論始終存在,綱要對高考改革提出的方向是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政府宏觀管理、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考試制度。
     綱要征求意見稿明確,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和能力;完善招生錄取辦法,建立健全有利于專門人才、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高等學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統(tǒng)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yōu)錄取。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yǎng)要求的,依據面試或者測試結果自主錄取。此外,完善考試招生信息發(fā)布制度,實現(xiàn)信息的公開、透明,保障考生權益,加強政府和社會監(jiān)督。
     高考改革的推進節(jié)奏仍須由教育部去細化和制定具體方案。綱要后提到,今后三年將圍繞教育改革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并組織開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張力對此解釋說,盡管綱要征求意見稿提到了一個時間表,但高考改革具體哪一年做哪些事情,這并非國家政策文本的責任,因為在2020年之前,國家還會有十二五規(guī)劃和十三五規(guī)劃?,F(xiàn)在綱要只是確定一個宏觀方向:這些東西是要做的,或者是可以做的。
     1、分類考試 綜合評價 多元錄取
     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政府宏觀管理,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解讀】
     偏才怪才將獲公平選拔
     新京報:綱要提出了“多元錄取”的招生考試制度,如何理解“多元”的概念?
     張力(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這很清晰地表達了一個意圖,希望能夠通過多元的錄取方式,使得學習者置于公開公正透明的選拔機會或平臺面前,同時也不能讓那些有偏才和有一技之長的孩子因此錯過再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這其實包括多元錄取方式和多樣化的考試方式,因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
     《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了建立多元錄取機制,這分別是擇優(yōu)錄取、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和破格錄取等五種多元錄取方式。
     新京報:多元錄取的方式會不會一下子鋪開?
     張力:這五種錄取方式要統(tǒng)籌起來在一個地方取得試點經驗,不會一下子全面推開的。
     新京報:對于試點的模式有何考慮?
     張力:我覺得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在一個省決定進行多元錄取試點上應該有統(tǒng)籌考慮。這個省份一定是高等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豐厚、平常報考人數相對比較多、競爭壓力比較大的省份,他們有條件,在多元錄取機制改革上有先行的可能性。
     他們的改革方案也要通過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而這個統(tǒng)籌小組將會統(tǒng)籌各個地區(qū)各個部門的教育改革的試點方案。方案一旦經過了國家認可,就可以推進自己的改革試驗了。
     2、探索個別科目一年多考
     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和能力。以高等學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完善國家考試科目試題庫,完善統(tǒng)一命題和分省命題方式,保證國家考試的科學性、導向性和規(guī)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
     【解讀】
     社會考試或成錄取參照
     新京報:綱要提出要進行高考內容上的改革,在這方面有什么路線圖嗎?
     張力:考試內容與學習內容并不需要一對一,將來可能更趨向于取消文理分科,至少考試改革走向多元化,不再去強化一二年級起就分科應考的做法。高考的內容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普通高中階段的題海戰(zhàn)術,以及只攻高考科目而對其他科目一概不管不問的狀況。
     新京報:綱要中提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未來會有怎樣的思路?
     張力:就是探索有些科目可以一年多次考試,但具體成本怎么計算,參加方式具體怎么設計,這是另外一回事。
     綱要中提出了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這也是不容易的。所謂社會化考試,就是將來一些科目可能采取平時常規(guī)考試。比如像英語水平考試,就是一個月或雙月考,這都是有可能的??纪暌院筮_到一定的等級證書后,就自動地認可為招生錄取的參照?,F(xiàn)在還不能規(guī)定到什么樣的科目實行社會化考試,這還牽涉到授權的問題,既可以理解為授權給社會考試機構來組織考試,也可以理解為面向全社會,任何人都可以來報名參加考試。
     3、高職招考省級政府組織
     成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考試改革方案,指導考試改革試點。完善專業(yè)考試機構功能,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學校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tǒng)一組織;高等職業(yè)教育入學考試由各?。ㄗ灾螀^(qū)、直轄市)組織。探索實行高水平大學聯(lián)考。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辦法由各?。ㄗ灾螀^(qū)、直轄市)確定。
     【解讀】
     招生自主權將擴大
     新京報:針對下放招生自主權,綱要有哪些突破?
     張力:給學校放權了,特別是放權給高水平大學。除了自主招生,將來可能放權放得更多,比如探索實行高水平大學的聯(lián)考。
     剛才提到的那五種多元錄取將來可能不局限于研究型大學,一般的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學校也可能存在這五種錄取方式。甚至高職高專還存在一種探索的可能,就是注冊錄取,雖然綱要中沒有說到,但將來可能逐步向前推進。
     新京報:可不可以理解為,這次考試改革也是考試權下放的改革?
     張力:在招生制度上,除了依法給學校下放權力,大的放權就是很多原來省級政府非??释玫降?,現(xiàn)在給了省級政府,實際上就是下放考試權。
     給省級政府的權力包括,成人教育考試和高職高??荚嚕@在將來由省里掌握。且在管理體制上,今后在設置高職高專學校的權力都在省里頭了,省級政府考慮本省的需求、條件就可以設置高職高專學校了,改制高專教育的入學考試也由各省份自己組織。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展。不過,中央還要有一個備案監(jiān)控,不可能一下子使得省里的高職高專招生名額不顧條件地擴大很多。
     當然下放權力到省里也許會有一個副作用,可能大家也會想到———那些發(fā)達的省份可能會跑得更遠更快。這樣就使得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更加凸顯,管理模式也要因此而轉型。比如說,加大省級統(tǒng)籌力度以后,怎么把發(fā)達的地區(qū)支援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機制能夠建立起來,這就產生一個省際合作的協(xié)調機制問題。
     4、本科招生實現(xiàn)“三結合”
     高等學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統(tǒng)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yōu)錄取。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yǎng)要求的,依據面試或者測試結果自主錄??;高中階段全面發(fā)展、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推薦錄?。环蠗l件、自愿到國家需要的行業(yè)、地區(qū)就業(yè)的,簽訂協(xié)議實行定向錄??;對在實踐崗位上作出突出貢獻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專門程序,破格錄取。
     【解讀】
     錄取成績權重自主確定
     新京報:綱要提出,普通本科招考以統(tǒng)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也要結合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怎樣結合?由各地自己把握嗎?
     張力:可能會有一個可參考的制度辦法,但終學校怎么參考,其中權重有多大,可能會由錄取學校事先跟教育行政部門來確定,否則隨便錄取學校來定一個規(guī)則,那就有悖于整個多元錄取機制在省級統(tǒng)籌下運作的初衷。但這些也要在試驗中取得經驗。一般而言,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非選拔性考試可以由考試機構來測評,也可以由省里機構組織,也可能由學校來組織。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要點
     1、逐步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
     2、成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
     3、完善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4、完善國家考試科目試題庫;
     5、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
     6、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
     7、建立健全多元錄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