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實施偏差處理:
組織措施,如增加人員投人,調整人員安排,調整工作流程和工作計劃等。
技術措施,如變更技術方案,采用新的高效率的施工方案等。
經濟措施,如增加投人,采取經濟激勵措施等。
合同措施,如進行合同變更,簽訂附加協議,采取索賠手段等。
★工程變更的批準:承包商提出的工程變更,應該交與工程師審查并批準:由設計方提出工程變更應該與業(yè)主協商或經業(yè)主審查并批準;由業(yè)主方提出的工程變更,涉及到設計修改的與設計單位協商,一般通過工程師發(fā)出。監(jiān)理方發(fā)出工程變更的權力,一般會在施工合同中明確約定。
為了有組織的存儲信息,方便信息檢索和加工整理,必須對施工項目的合同信息進行編碼
★索賠的起因:①合同對方違約;②合同錯誤;③合同變更;④工程環(huán)境變化;⑤不可抗力因素
★索賠當事人分類:①承包人與發(fā)包人之間的索賠;②承包人與分包人之間的索賠;③承包人或發(fā)包人與供貨人之間的索賠;④承包人或發(fā)包人與保險人之間的索賠。
★索賠性質分類:①工程延期索賠;②工程加速索賠;③工程變更索賠;④工程終止索賠;⑤意外風險和不可預見因素索賠;⑥其他索賠:貨幣貶值、匯率變化、物價變化、政策法令等
索賠的依據主要有:合同文件;法律、法規(guī);工程建設慣例。
★索賠證據應該具有:真實性;及時性(≠實時性);全面性;關聯性(≠獨立性);有效性。
★索賠程序:索賠意向通知(索賠程序第一步)→索賠資料的準備(①事件經過;②產生原因,劃清責任,確定依據;③分析、計算,確定工期和費用索賠值;④收集證據;⑤起草文件)→索賠文件的提交→索賠文件的審核(索賠文件首先應該交由工程師審核,索賠事件是否成立和索賠計算是否正確合理)→業(yè)主審核→協商(對于工程師的初步意見,發(fā)包人和承包人可能都不接受或者其中的一方不接受,三方可就索賠的解決進行協商。)
★平行發(fā)包的特點:
①對費用控制:投標人進行投標報價較有依據;對投資的早期控制不利。
②對進度控制:縮短建設周期;要進行多次招標,業(yè)主用于招標的時間較多。
③對質量控制:對業(yè)主的質量控制有利;合同交界面比較多,應非常重視各合同之間界面的定義,否則對質量控制不利。
④對合同管理: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太大。
⑤對組織與協調:對所有承包商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量大。這是平行承發(fā)包的致命弱點,限制了該種承發(fā)包在大型項目上的應用。
★施工總承包的特點:
①對費用控制:有利于業(yè)主對總造價的早期控制;若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設計變更,則可能發(fā)生索賠。
②對進度控制:開工日期較遲,建設周期勢必較長。這是施工總承包模式的缺點,限制了其在建設周期緊迫的項目上的應用。
③對質量控制:項目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總承包單位的選擇,取決于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業(yè)主對施工總承包單位的依賴較大。
④對合同管理:業(yè)主只需要進行一次招標,與一家承包商簽約,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減少,對業(yè)主有利;在很多工程實踐中,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施工總承包,而用所謂的“費率招標”,實質上是開口合同,對業(yè)主方的合同管理和投資控制十分不利。
⑤對組織與協調:業(yè)主只負責對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量大減小,對業(yè)主比較有利。
★施工總承包管理模式的特點:
■對費用控制:某部分施工圖完成后,由業(yè)主單獨或與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共同進行該部分工程的招標,分包合同的投標報價較有依據。在進行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的招標時,只確定總管理費,沒有合同總造價,是業(yè)主承擔的風險之一。
■對進度控制: 施工總承包管理的招標不依賴施工圖設計,可以提前。
■對質量控制:對分包人來說,符合質量控制上的“他人控制”原則,對質量控制有利。各分包合同交界面的定義由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負責,減輕了業(yè)主方的工作量。
■對合同管理:對分包人工程款支付又可分為總包管理單位支付和業(yè)主直接支付,前者對加大總包管理單位對分包人管理的力度更有利。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太大
■對組織協調:由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負責對所分包人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大大減輕了業(yè)主的工作。與分包人的合同一般由業(yè)主簽訂。削弱了管理力度
★一般是在施工圖完成,施工任務和范圍比較明確,業(yè)主的目標、要求和條件都清楚的情況下才采用總價合同
★總價合同的特點:發(fā)包單位可以較早的確定和預測工程成本;承包人將承擔較多的風險;易于確定最低報價的投標人;在施工進度上能極大地調動承包人的積極性;發(fā)包單位易于對項目控制;必須完整明確承包人的工作;必須將施工和設計的變化控制在最小。
★單價合同的特點:由于單價合同允許隨工程量變化而調整總價,即不存在工程量方面的風險;在招標前,發(fā)包單位無需對工程范圍作出完整的、詳盡的規(guī)定;投標也只需要對所列工程內容報出自己的單價;對業(yè)主而言,不足之處是,業(yè)主需要安排專門力量來核實已經完成的工程量;實際投資容易超過計劃投資,對投資控制不利。
★成本加酬金合同:
承包人不承擔任何價格變化或工程量變化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由業(yè)主承擔,對業(yè)主的投資控制很不利。
成本加酬金合同適用如下情況:
■工程特別復雜、工程技術;如研究開發(fā)性質的工程項目;
■時間特別緊迫,如搶險、救災工程,來不及進行詳細的計劃和商談。
對業(yè)主而言,這種合同形式也有一定優(yōu)點。
■可以通過分段施工縮短工期,而不必等待所有施工圖完成才開始招標和施工。
■可以減少承包商的對立情緒,承包商對于設計變更和不可預見條件反應比較積極和快捷
■可以利用承包商的施工技術專家,幫助改進或彌補設計中的不足;
■業(yè)主可以根據自身力量和需要,較深入地介入和控制工程施工和管理。
■可以事先商定一個目標成本,從而轉移風險
■對于承包商來說,風險較固定總價低,利潤有保證,比較有積極性
★工程監(jiān)理合同義務:按照合同約定或監(jiān)理投標承諾派出監(jiān)理機構及人員;提供咨詢意見,并公正的維護各方權益;保護委托人財產;不得泄密。
★工程監(jiān)理合同權利:選擇工程總承包人的建議權;選擇工程分包人的認可權;工程相關事項對委托人建議權;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方案的審批權;工程材料和施工質量檢驗權;工程進度檢查監(jiān)督權;工程款支付的審核和簽認權以及工程決算的復核確認權和否決權;附加工作報酬權;開工令、停工令和復工令發(fā)布權;工程相關協作單位的協調權;對于不符合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的工序、分部分項工程和不安全施工作業(yè),有權通知承包人停工整改、返工。
2Z107000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
★信息指的是口頭的方式、書面的方式或電子的方式傳輸(傳達、傳遞)的知識、新聞,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報。聲音、文字、數字和圖像都是信息表達的形式。
★業(yè)主方和項目參與各方都有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務,為充分利用和發(fā)揮信息資源的價值、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實現有序的和科學的信息管理,各方都應編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冊
★信息管理手冊是信息管理的核心指導文件
★建設工程項目大量數據處理,在當今時代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主要指數據處理設備和網絡)其核心的技術是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建立工程項目進行分類:按施工管理的對象;按項目實施過程;按施工管理任務;按信息的內容屬性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進行綜合分類,即按多維進行分類:①第一維:按項目分解結構;②第二維:按事實的工作過程;③第三維:按管理工作的任務。
組織措施,如增加人員投人,調整人員安排,調整工作流程和工作計劃等。
技術措施,如變更技術方案,采用新的高效率的施工方案等。
經濟措施,如增加投人,采取經濟激勵措施等。
合同措施,如進行合同變更,簽訂附加協議,采取索賠手段等。
★工程變更的批準:承包商提出的工程變更,應該交與工程師審查并批準:由設計方提出工程變更應該與業(yè)主協商或經業(yè)主審查并批準;由業(yè)主方提出的工程變更,涉及到設計修改的與設計單位協商,一般通過工程師發(fā)出。監(jiān)理方發(fā)出工程變更的權力,一般會在施工合同中明確約定。
為了有組織的存儲信息,方便信息檢索和加工整理,必須對施工項目的合同信息進行編碼
★索賠的起因:①合同對方違約;②合同錯誤;③合同變更;④工程環(huán)境變化;⑤不可抗力因素
★索賠當事人分類:①承包人與發(fā)包人之間的索賠;②承包人與分包人之間的索賠;③承包人或發(fā)包人與供貨人之間的索賠;④承包人或發(fā)包人與保險人之間的索賠。
★索賠性質分類:①工程延期索賠;②工程加速索賠;③工程變更索賠;④工程終止索賠;⑤意外風險和不可預見因素索賠;⑥其他索賠:貨幣貶值、匯率變化、物價變化、政策法令等
索賠的依據主要有:合同文件;法律、法規(guī);工程建設慣例。
★索賠證據應該具有:真實性;及時性(≠實時性);全面性;關聯性(≠獨立性);有效性。
★索賠程序:索賠意向通知(索賠程序第一步)→索賠資料的準備(①事件經過;②產生原因,劃清責任,確定依據;③分析、計算,確定工期和費用索賠值;④收集證據;⑤起草文件)→索賠文件的提交→索賠文件的審核(索賠文件首先應該交由工程師審核,索賠事件是否成立和索賠計算是否正確合理)→業(yè)主審核→協商(對于工程師的初步意見,發(fā)包人和承包人可能都不接受或者其中的一方不接受,三方可就索賠的解決進行協商。)
★平行發(fā)包的特點:
①對費用控制:投標人進行投標報價較有依據;對投資的早期控制不利。
②對進度控制:縮短建設周期;要進行多次招標,業(yè)主用于招標的時間較多。
③對質量控制:對業(yè)主的質量控制有利;合同交界面比較多,應非常重視各合同之間界面的定義,否則對質量控制不利。
④對合同管理: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太大。
⑤對組織與協調:對所有承包商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量大。這是平行承發(fā)包的致命弱點,限制了該種承發(fā)包在大型項目上的應用。
★施工總承包的特點:
①對費用控制:有利于業(yè)主對總造價的早期控制;若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設計變更,則可能發(fā)生索賠。
②對進度控制:開工日期較遲,建設周期勢必較長。這是施工總承包模式的缺點,限制了其在建設周期緊迫的項目上的應用。
③對質量控制:項目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總承包單位的選擇,取決于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業(yè)主對施工總承包單位的依賴較大。
④對合同管理:業(yè)主只需要進行一次招標,與一家承包商簽約,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減少,對業(yè)主有利;在很多工程實踐中,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施工總承包,而用所謂的“費率招標”,實質上是開口合同,對業(yè)主方的合同管理和投資控制十分不利。
⑤對組織與協調:業(yè)主只負責對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量大減小,對業(yè)主比較有利。
★施工總承包管理模式的特點:
■對費用控制:某部分施工圖完成后,由業(yè)主單獨或與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共同進行該部分工程的招標,分包合同的投標報價較有依據。在進行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的招標時,只確定總管理費,沒有合同總造價,是業(yè)主承擔的風險之一。
■對進度控制: 施工總承包管理的招標不依賴施工圖設計,可以提前。
■對質量控制:對分包人來說,符合質量控制上的“他人控制”原則,對質量控制有利。各分包合同交界面的定義由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負責,減輕了業(yè)主方的工作量。
■對合同管理:對分包人工程款支付又可分為總包管理單位支付和業(yè)主直接支付,前者對加大總包管理單位對分包人管理的力度更有利。招標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太大
■對組織協調:由施工總承包管理單位負責對所分包人的管理及組織協調,大大減輕了業(yè)主的工作。與分包人的合同一般由業(yè)主簽訂。削弱了管理力度
★一般是在施工圖完成,施工任務和范圍比較明確,業(yè)主的目標、要求和條件都清楚的情況下才采用總價合同
★總價合同的特點:發(fā)包單位可以較早的確定和預測工程成本;承包人將承擔較多的風險;易于確定最低報價的投標人;在施工進度上能極大地調動承包人的積極性;發(fā)包單位易于對項目控制;必須完整明確承包人的工作;必須將施工和設計的變化控制在最小。
★單價合同的特點:由于單價合同允許隨工程量變化而調整總價,即不存在工程量方面的風險;在招標前,發(fā)包單位無需對工程范圍作出完整的、詳盡的規(guī)定;投標也只需要對所列工程內容報出自己的單價;對業(yè)主而言,不足之處是,業(yè)主需要安排專門力量來核實已經完成的工程量;實際投資容易超過計劃投資,對投資控制不利。
★成本加酬金合同:
承包人不承擔任何價格變化或工程量變化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由業(yè)主承擔,對業(yè)主的投資控制很不利。
成本加酬金合同適用如下情況:
■工程特別復雜、工程技術;如研究開發(fā)性質的工程項目;
■時間特別緊迫,如搶險、救災工程,來不及進行詳細的計劃和商談。
對業(yè)主而言,這種合同形式也有一定優(yōu)點。
■可以通過分段施工縮短工期,而不必等待所有施工圖完成才開始招標和施工。
■可以減少承包商的對立情緒,承包商對于設計變更和不可預見條件反應比較積極和快捷
■可以利用承包商的施工技術專家,幫助改進或彌補設計中的不足;
■業(yè)主可以根據自身力量和需要,較深入地介入和控制工程施工和管理。
■可以事先商定一個目標成本,從而轉移風險
■對于承包商來說,風險較固定總價低,利潤有保證,比較有積極性
★工程監(jiān)理合同義務:按照合同約定或監(jiān)理投標承諾派出監(jiān)理機構及人員;提供咨詢意見,并公正的維護各方權益;保護委托人財產;不得泄密。
★工程監(jiān)理合同權利:選擇工程總承包人的建議權;選擇工程分包人的認可權;工程相關事項對委托人建議權;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方案的審批權;工程材料和施工質量檢驗權;工程進度檢查監(jiān)督權;工程款支付的審核和簽認權以及工程決算的復核確認權和否決權;附加工作報酬權;開工令、停工令和復工令發(fā)布權;工程相關協作單位的協調權;對于不符合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的工序、分部分項工程和不安全施工作業(yè),有權通知承包人停工整改、返工。
2Z107000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
★信息指的是口頭的方式、書面的方式或電子的方式傳輸(傳達、傳遞)的知識、新聞,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報。聲音、文字、數字和圖像都是信息表達的形式。
★業(yè)主方和項目參與各方都有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務,為充分利用和發(fā)揮信息資源的價值、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實現有序的和科學的信息管理,各方都應編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冊
★信息管理手冊是信息管理的核心指導文件
★建設工程項目大量數據處理,在當今時代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主要指數據處理設備和網絡)其核心的技術是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建立工程項目進行分類:按施工管理的對象;按項目實施過程;按施工管理任務;按信息的內容屬性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進行綜合分類,即按多維進行分類:①第一維:按項目分解結構;②第二維:按事實的工作過程;③第三維:按管理工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