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基礎知識:溝通的分類

字號:

溝通的分類
    按溝通的組織結構特征,可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1.正式溝通。正式溝通是指按照組織明文規(guī)定的渠道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交流。例如組織內部的文件傳達,上下級之間例行的匯報、總結,工作任務分配以及組織之間的信函往來等都屬于正式溝通。正式溝通具有組織的嚴肅性、程序性、穩(wěn)定性、可靠性及信息不易失真的特點。它是組織內溝通的主要方式。
    2.非正式溝通。非正式溝通是指正式溝通渠道以外自由進行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它是正式溝通的補充。例如,員工之間私下交換意見,交流思想感情或傳播小道消息等。其特點是自發(fā)性、靈活性、不可靠性。非正式溝通作為正式溝通的補充有其積極的作用,通過它可以掌握群體成員的心理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為組織決策提供依據。但由于在非正式溝通中信息失真比較大,所以作為管理人員既不能完全依賴它獲得必要的信息,又不能完全忽視它。
    按溝通的方向,可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和平行溝通
    1.上行溝通。上行溝通是指在組織或群體中從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溝通。它是群體成員向上級提供信息、發(fā)表意見和對情況的反映。如果上行溝通渠道暢通,可使下級員工向上級反映自己的意見和愿望,獲得某種心理上的滿足,同時也可使及時、準確地掌握下級情況,為做出符合實際的決策和改進管理創(chuàng)造條件。上行溝通是一個組織了解和掌握組織全面情況,以做出正確決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組織應大力鼓勵下級向上級反映情況,從而確保上行溝通渠道的暢通無阻。
    2.下行溝通。下行溝通是指組織或群體中從較高層次向較低層次傳遞信息的過程。它是組織的把組織的目標,規(guī)章制度、工作程序向下傳達的溝通方式。下行溝通是使下級員工明確工作任務、目標、增強責任感和組織歸屬感,而且可以協(xié)調組織各層次的活動,加強各級間的有效協(xié)作。
    3.平行溝通。平行溝通是指組織或群體中各平行機構之間的交流及員工在工作中交互作用和工作交談等。平行溝通能夠保證部門間的相互通氣,相互配合和支持,從而減少矛盾和沖突,有利于組織各種關系的平衡和穩(wěn)定。
    按信息發(fā)送者與接受者的位置是否變換,可分為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
    1.單向溝通。單向溝通是指信息的發(fā)送者與接受者之間相對位置不發(fā)生變化的溝通,即信息的交流是單向的流動。例如演講、作報告、廣播消息等都屬于單向溝通。單向溝通的優(yōu)點是信息傳遞快,其缺點是缺少信息反饋,溝通的信息準確性差,當接受者不愿接受意見或任務時,容易引起不滿與抗拒。
    2.雙向溝通。雙向溝通是指信息的發(fā)送者與接收者的位置不斷變化的溝通,即信息交流是雙向的活動。例如組織間的協(xié)商、討論或是兩個人之間的談心等都屬于雙向溝通。雙向溝通的優(yōu)點是能及時獲得反饋的信息;溝通信息準確性較高,通過溝通有助于聯(lián)絡和鞏固雙方感情。其缺點是信息完整傳遞速度較慢;接受者可以反對信息發(fā)送者的意見,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給發(fā)送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按信息溝通的過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可分為直接溝通和間接溝通
    1.直接溝通。直接溝通是指信息發(fā)送者與接收者直接進行信息交流,無需第三者傳遞的溝通方式。例如面對面的交談、電話交談等。直接溝通的優(yōu)點是溝通迅速,雙方可以充分交換意見,交流信息,迅速取得相互了解。其缺點是信息的有效傳遞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一致性,有時直接溝通存在一定困難。
    2.間接溝通。間接溝通是指信息發(fā)送者必須經過第三者的中轉才能把信息傳遞給接收者。間接溝通的優(yōu)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其缺點是較浪費人力和時間,且可能使信息失真。
    按信息溝通時所憑借的媒介,可分為口頭溝通和書面溝通
    1.口頭溝通。口頭溝通是指以口頭語言為媒介的溝通,例如演講、口頭匯報等??陬^溝通是人際關系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人們借助口頭語言的表達方式彼此傳遞著不同的信息、情感和思想??陬^溝通的優(yōu)點是信息發(fā)送和反饋快捷和及時。其缺點是信息傳遞經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越多,信息被曲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2.書面溝通。書面溝通與口頭溝通都屬于語言溝通的過程,但書面溝通更加規(guī)范、正式和完整。書面溝通是以書面文字為媒介的溝通,例如通知、文件、備忘錄等。在組織和群體正式的、比較規(guī)范的溝通中通常用書面溝通。書面溝通的優(yōu)點是溝通的內容具體化、直觀化;溝通信息能夠被永遠保存,便于查詢。其缺點是花費大量時間,缺乏及時的反饋,而且不能保證接收者完全正確地理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