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保密工作:保密工作的基本概念

字號:

1.秘密和保密
    所謂秘密是與公開相對而言的,就是個人或集團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nèi),為保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隱蔽、保護、限制、不讓外界客體知悉的事項的總稱。
    構(gòu)成秘密的基本要素有三點:一是隱蔽性;二是莫測性;三是時間性。一般地說,秘密都是暫時、相對的和有條件的,這是由秘密的性質(zhì)所決定的。
    保密就是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防止失密、泄密、竊密。這是國家工作人員的義務和職責。
    保密與秘密的區(qū)別:秘密和保密是兩個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秘密指的是事物,保密指的是行為,秘密是保密的對象和客體,保密是秘密的條件和保證;秘密具有隱蔽性、莫測性、時間性等特點,而保密具有封閉性、排他性、利益性和相對性的特征。
    2.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就是從國家的安全和利益出發(fā),將國家秘密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和時間內(nèi),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價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實現(xiàn)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簡言之,是指與國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關(guān)的保守國家秘密的一切活動。它包括保密立法,保密宣傳教育,建立健全保密規(guī)章制度,研制、開發(fā)和應用先進的防竊密、泄密的技術(shù)設備,依法進行保密檢查監(jiān)督,追查處理泄密事件,以及開展保密工作的理論研究等活動。
    要做好保密工作,就要防止失密、泄密、被竊密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丟失秘密文件資料、產(chǎn)品、圖紙、實物,無論其找到與否,是否造成危害,均稱失密。凡是把秘密泄露給不應知道的人員稱為泄密。凡是采取非法手段竊取、搜集、刺探、收買、出賣、提供黨和國家秘密的叫竊密。
    3.密級
    國家秘密,根據(jù)對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密切程度,分為、機密、秘密3級。
    根據(jù)1988年通過的1989年5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guī)定,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漏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漏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漏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要做好保密工作,是不是把保密的范圍定得越寬越好?把密級定得越高越好?
    國家秘密總是伴隨著一定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需要而產(chǎn)生、確定和消失的。任何秘密都有一定的時間性。所以密級是可以變更的,秘密是可以解除的。
    保密范圍越寬越好這是種錯誤的認識。保密范圍必須嚴格按照《保密法》規(guī)定的國家秘密的范圍來確定,如果人為的擴大保密范圍,勢必會把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事項也按國家秘密來保守,這既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也妨礙信息的交流,給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把密級定得越高越好,這種說法也不對。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應當按照法定程序來確定,如果人為的提高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不僅在管理上造成混亂,而且隨著密級程度的提高,也相應增加不必要的浪費,又給保密工作加重了負擔,也給業(yè)務工作造成了諸多不便。
    而且保密是有期限,秘密都有時間性,永久保密的是沒有的。一項秘密,一旦失去對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影響,也就失去了保密的意義。根據(jù)《保密法》規(guī)定: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屆滿的自行解密;國家秘密事項在保密期限內(nèi)不需要繼續(xù)保密的,原確定密級和保密期限的機關(guān)、單位或者上級機關(guān)應當及時解密。及時做好解密工作,才能確保國家秘密,才能有利于工作。當然,解密要遵循有關(guān)規(guī)定和程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密級和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