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內審師考試輔導:實務公告2410—1

字號:

實務公告 2410—1:報告標準
    解釋《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中的第 2410 條標準
    相關標準:第 2410 條標準
    報告標準 審計報告應該包括審計目標、審計范圍、適用的審計結論、審計建議和行動計劃。
    相關標準:第 2410.A1 條標準 審計結果的最終報告應該恰當包括內部審計師的總體意見。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報告審計結果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本實務公告無意囊括報告審計結果
    時可能需要考慮的所有方面,僅提供一系列建議審計師考慮的事項。是否遵守實務公告由審 計師自行選擇決定。
    1.雖然審計最終報告的形式和內容可能隨機構或審計類別的不同而不同,它們至少都 應該包括審計的目的、范圍和結果。
    2.審計的最終報告可能包括背景信息和總結。背景信息可能確認被檢查的部門和活動, 并提供相關說明性信息,還可以包括來自以前審計報告的審計發(fā)現、審計結論、審計建議, 并表明報告內容是否是安排好的審計,是否是應有關方面的要求而編制。如果包括在報告中, 總結內容應該均衡代表審計報告的內容。
    3.目的聲明應該說明審計的目標,而且可以在必要時告知讀者開展審計的原因以及期 望審計實現的目標。
    4.范圍聲明應該確定被審計活動,并恰當包括被檢查的審計階段等輔助信息。如果必 要,未經審計的相關活動也應該得到確認,以勾畫審計的邊界。所開展審計工作的性質和范 圍也應該得到描述。
    5.審計結果應該包括審計發(fā)現、審計結論(意見)、審計建議和行動計劃。
    6.審計發(fā)現是對事實的相關聲明。最終審計報告應該包括支持內部審計師結論和建議 以及預防誤解這些結論和建議的必要審計發(fā)現。比較次要的審計發(fā)現或建議可以通過非正式 形式報告。
    7.通過比較應該達到的目標和實際的做法可以得出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不管兩者之 間是否存在差異,內部審計師都有了編制報告的基礎。如果情況符合標準,在審計報告中確 認出色的業(yè)績可能比較恰當。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應該以以下特征為依據:
    •標準:在進行評價和/或核證時應用的標準、措施或期望值;
    •情況:內部審計師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的事實證據;
    •原因:預期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效果:由于情況與標準不一致,機構和/或其他部門面臨的風險•(即差異的影響)。 在確定風險的程度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其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可能對機構運營和財務報 表產生的影響;
    •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還可以包括沒有在其他地方反映的審計客戶成績、相關問題和輔 助信息。
    8.審計結論(審計意見)是內部審計師對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影。向被審計活動的情況 進行的評價。他們經常根據總體印象合理提出審計發(fā)現和審計建議。如果審計報告包括審計 結論,應該明確指出哪些是審計結論。審計結論可能覆蓋整個審計范圍或具體審計方面。它 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運營目標或項目目標是否與機構目標保持一致;
    •機構目標是否得到實現;
    •被審計活動是否按計劃運作。
    9.審計報告應該包括改進建議、對出色業(yè)績的認可以及糾正性措施。建議的基礎是內 部審計師的審計發(fā)現和審計結論,它們呼吁采取措施糾正存在的問題或改進操作。作為對管理層實現預期結果的指導,建議可以提議采取手段糾正或改進業(yè)績。建議可以是概括性的也
    可以很具體。比如,在有些情況下,推薦采取一般性措施并提出具體實施建議比較可取。在 另外的情形下,只建議開展調查或研究可能比較恰當。
    10.自上次審計以來或建立良好控制措施以后審計客戶所取得的成績可以包括在最終審 計報告中。這種信息可能是公正表述現有情況并為最終審計報告提供恰當的角度和平衡所必 需的。
    11.審計客戶關于審計結論或建議的觀點可以收入審計報告中。
    12.作為內部審計師與審計客戶的一部分討論內容,內部審計師應該努力征求對方同意 審計結果和為改進運營而建議采取的行動計劃。如果內部審計師和審計客戶對于審計結果存 在意見分歧,審計報告可以說明分歧的具體情況和原因。審計客戶的書面 意見可以作為附 錄收進審計報告,也可以直接在報告主干部分得到表述或以信函的形式得到表述。
    13.由于受到拒絕泄露內情權保護、所有權問題或與違法亂紀行為有關,有些信息可能 不適合向所有報告接收人披露。但是,這些信息可以在單獨的報告中披露。如果所報告情況 涉及管理高層,應將報告分發(fā)給機構董事會。
    14.中期報告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正式、也可以不正式。中期報告可 以用于報告需要馬上注意的信息、報告被審計活動審計范圍的變化或當審計延續(xù)時間較長時 將審計的 進展通報管理層。中期報告的應用并不減少或消除對最終報告的需要。
    15.署名報告應該在審計完成以后發(fā)布。強調審計結果的總結報告可能適合向高于被審 計部門的管理層提交??偨Y報告可以與最終報告一起也可以單獨發(fā)布。署名意味著得到授權 的內部審 計師應該在報告上手工簽署其姓名。這種簽名也可以在信函上出現。得到簽署報 告授權的內部審計師應該由審計執(zhí)行主管指定。如果以電子形式發(fā)布審計報告,內部審計部 門應該將署名報告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