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刑法模擬試題(2010)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假定甲出生于1992年10月15日(僅限本題),因其父母忙于做生意,對其疏于管教,
    致使其從小就養(yǎng)成了偷盜惡習。在2003年11月25日,甲曾鉆進一問商店盜竊財物價值人民幣兩千余元;2007年8月10日,又曾在另一家商店盜竊價值人民幣一千余元的財物;2008年10月15日晚,甲和幾個同學一起過生日時,又趁旁邊桌子一男子喝醉之機,將男子放在桌上的皮包拿走,竊得手機一部,價值兩千余元,現(xiàn)金一千余元。對甲的行為,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盜竊罪,對他的這三次偷盜行為都追究刑事責任
    B.構成盜竊罪,只追究其第二次、第三次的偷盜行為的刑事責任
    c.構成盜竊罪,只追究其第三次偷盜行為的刑事責任
    D.不構成犯罪
    2.假定甲和丁因為工作上的原因素來積怨很深,便產(chǎn)生了除掉丁的念頭,雖然知道戊正跟丁一塊跑車,仍將丁的車的剎車裝置弄壞,導致丁在開車時因剎不住車而掉下山崖,車毀人亡,戊也因此喪命,則甲對丁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是( ),對戊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是( )。
    A.直接故意間接故意
    B.間接故意直接故意
    C.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過失
    D.直接故意過于自信的過失
    3.假定甲準備對富人丙家實施盜竊,多次到丙家門外進行觀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蹤、活動規(guī)律,有一次甲正在觀望時因形跡可疑被丙發(fā)現(xiàn)而被告發(fā),則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4.假定甲有外遇,為達到和第三者結婚的目的,準備殺妻,已將毒藥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發(fā)覺飯有異味而將飯倒掉,幸免于難,則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5.假設甲將“小姐”乙某從歌廳誘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帶領甲到乙某居住處,洗劫財物。另將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銀行開門營業(yè)時,挾持乙某到銀行取出存款方才罷休。則甲的行為應當如何定罪處罰?
    A.搶劫罪
    B.綁架罪
    c.搶劫罪和綁架罪數(shù)罪并罰
    D.搶劫罪和綁架罪擇一重罪處罰
    6.假設甲等5人以抓賣*嫖娼為名強行從一私人小旅館抓了4名旅客,然后將四人押到一廢棄的小廟內。隨后甲等5人對四人進行毆打,逼迫他們承認自己是嫖客。四人無奈只好承認自己是嫖客,接著甲某等人即要求四人與家屬聯(lián)系交納贖金,才能將他們放走。旅客乙與家人聯(lián)系,由家人幫忙湊好5000元贖金,馬上送來。當甲某等人收取乙的朋友送來的贖金,欲將乙放走時,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甲某等人:
    A.構成綁架罪
    B.構成搶劫罪
    c.構成敲詐勒索罪
    D.構成綁架罪和尋釁滋事罪
    7.乙在機場排隊辦登機牌,將行李車放在一邊。乙排到柜臺時距自己的行李車約有20米遠。甲被乙的行李車絆了一下險些摔倒,便高聲問這車行李是誰的。見無人應答,以為是他人遺忘,就將車推走,將乙的行李據(jù)為己有。則甲的行為構成下列何種犯罪?
    A.盜竊罪
    B.詐騙罪
    c.侵占罪
    D.屬于民事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
    8.國家工作人員甲具備某一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某單位經(jīng)理請求甲為其單位提供該專業(yè)領域的咨詢服務,并給予甲一張價值2萬元的購物卡,作為報酬。甲利用業(yè)務時間,在本職工作之外為該單位提供了咨詢服務。關于甲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行為不構成受賄罪
    B.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既遂)
    c.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未遂)
    D.甲的行為構成受賄(預備)
    9.國家工作人員甲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某單位謀取利益。隨后,該單位的經(jīng)理送給甲一張價值2萬元的購物卡,被甲拒絕了。事后該經(jīng)理將此購物卡送給了甲的妻子,甲后來知道妻子收受了購物卡,未作表示。關于甲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行為不構成受賄罪
    B.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既遂)
    c.甲的行為構成受賄(未遂)
    D.甲的行為構成受賄(預備)
    二、不定項選擇題
    1.假定甲(15周歲)因見其父母和一生意上的競爭對手產(chǎn)生矛盾,便懷恨在心,于一天晚上,趁夜深人靜之時,將父母競爭對手的店鋪澆上汽油,放火點燃,導致相連的七八家店鋪全部被燒毀,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甲不滿16周歲,所以對其行為不追究刑事責任
    B.甲構成放火罪
    c.甲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D.甲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和放火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2.假定甲、乙、丙三人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后三人以該公司的名義從事集資詐騙行為,所得數(shù)額較大,并由甲、乙、丙三人平分,則對于三人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集資詐騙罪
    B.成立單位犯罪
    c.不成立單位犯罪,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D.按照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來追究刑事責任
    3.假定甲、乙、丙三人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組織實施了盜竊電力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因為是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組織實施盜竊電力行為的,所以成立單位犯罪
    B.應當以盜竊罪追究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責任
    c.僅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
    D.既要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又要追究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責任
    4.陳某趁珠寶柜臺的售貨員接待其他顧客時,伸手從柜臺內拿出一個價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繼續(xù)在柜臺邊假裝觀看。幾分鐘后售貨員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戒指并懷疑陳某,便立即報告保安人員。陳某見狀,速將戒指扔回柜臺內逃離。關于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陳某的盜竊行為已經(jīng)既遂
    B.陳某的盜竊行為屬于未遂
    c.陳某將戒指扔回柜臺內不屬于中止行為
    D.陳某將戒指扔回柜臺內屬于犯罪既遂后返還財物的行為
    5.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甲某日潛入一單位職工宿舍,見床上睡有一女子,于是持刀相脅,欲行*污。女子驚慌中急中生智,告之“我有性病”,甲聞后放棄該女離開。甲的行為構成強*罪未遂
    B.甲深夜?jié)摲诼放杂袕?,待有一女子出現(xiàn)后甲正想上前,突然后面駛來一輛汽車,車燈光線刺眼,甲沒有動手,結果待車輛駛過后,該女子也走遠,甲無奈掃興而歸。甲的行為構成強*罪的犯罪預備
    c.甲攜帶兇器攔路搶劫,黑夜中欲對路人乙實施暴力,乙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聽便住手了,打過招呼后離開。甲的行為構成搶劫罪的犯罪中止
    D.藥店營業(yè)員李某與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藥店買藥為王某治病,李某將一包砒霜混在藥中給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謊稱已服完。李某見王某沒有什么異常,就沒有將真相告訴王某。幾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為屬于犯罪既遂
    6.下列哪些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
    A.甲與乙共謀共同殺丙,但屆時乙因為生病而沒有前往犯罪地點,由甲一人殺死丙
    B.為販賣牟利,甲在境外購買了毒品,乙在境外購買了大量**物品,然后,二人共謀共雇一條走私船回到內地,后被海關查獲
    c.甲發(fā)現(xiàn)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向乙說:“現(xiàn)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我們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點,竊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家中
    D.醫(yī)生甲故意將藥量加大10倍,護士乙發(fā)現(xiàn)后請醫(yī)生改正,醫(yī)生說:“那個家伙(指患者)太壞了,他死了由我負責?!币覜]有吭聲,便按甲開的處方給患者用藥,導致患者死亡
    7.關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甲某欲害死剛出生的女兒,偷偷將喂養(yǎng)女兒的奶粉中加入毒藥,并告訴其妻子乙某要及時喂女兒奶粉,乙某不知甲某在奶粉中投毒,喂奶粉時發(fā)現(xiàn)女嬰不吃,還強行讓女兒多吃幾口,后女兒被毒死。甲某和乙某構成共同犯罪
    B.甲某將仇人丁某殺害,并將尸體肢解,用塑料編織袋打包。對乙某謊稱是毒品,托其運至×市,并聲稱事成后必有重酬。乙某按吩咐打出租車將該塑料編織袋打成包裹運至×市,存放在火車站小件寄存處。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c.甲發(fā)現(xiàn)某商店失火后,立即到商店進行搶劫,到時發(fā)現(xiàn)乙也在失火地點竊取商品,兩人沒有說話,各自竊取完商品后,各自離開。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D.甲某邀另外二人將仇人李某強行帶到田間,共同毆打李某,致其昏迷。之后,甲某提出剝光李某衣服,其他二人未表示反對??粗啄硨⒗钅骋路堑弥皇O乱r衣,然后一同離去。當時氣溫為零下3度,李某被凍死。甲某和另外二人構成共同犯罪
    8.甲某和乙某打架,甲某對乙某懷恨在心,決定綁架乙某的小孩(7歲)以給其制造點麻煩,甚至索要些財物。一天中午,甲某隱藏在乙某的家門口,看到乙某的孩子出來,他立刻跑上前去,捂住小孩的嘴,把孩子抱走。小孩子拼命掙扎,呼聲驚動了在家的乙某,乙某沖了出來,和甲某廝打起來,甲某把乙某推倒在地,不巧乙某頭部正碰在一塊巨石上,當場死亡,甲某嚇跑了。他跑到濟南,因無以謀生,一天在商店門口偷了一輛舊自行車,正要騎走,被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甲某奪路而逃,被當場抓獲,送到公安局。
    (1)甲某的行為應定性為:
    A.綁架乙某小孩的行為構成綁架罪
    B.將乙某打死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c.將乙某打死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D.偷自行車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
    (2)對于甲某的行為應怎樣處罰?
    A.以綁架罪與故意殺人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B.僅以故意傷害罪從重處罰
    c.以綁架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盜竊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D.以綁架罪、故意傷害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3)假如甲某被送到公安機關后,在偵查人員的教育開導下,在問及其為何外出闖蕩而有家不歸時,其主動如實地向偵查人員交代了自己的上述犯罪事實,則:
    A.成立自首
    B.不成立自首,因為沒有自動投案行為j
    c.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假如甲某不僅主動如實交代了自己的上述犯罪事實,而且還向公安機關揭發(fā)了其鄰居牛某兄弟二人盜竊、搶劫犯罪團伙的情節(jié)和牛某兄弟經(jīng)常居住的隱藏地點。經(jīng)查證屬實,牛某兄弟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8年。則甲某:
    A.成立自首和一般立功
    B.成立自首和重大立功
    c.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9.假定甲某日深夜看到一名女子手提精致皮包獨自一人在街上行走,便沖上前去,一把奪過包就跑,因奪包時用力過猛,致該女子摔倒在地,身受重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構成搶劫罪
    B.甲構成搶奪罪,但從重處罰
    c.甲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
    D.從搶奪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中擇一重罪處罰
    lO.假定甲和張某一起實施盜竊行為,盜得大量錢財,后被家人發(fā)現(xiàn),在家人的勸說下,甲主動向司法機關投案,供述了自己盜竊大量錢財?shù)氖聦?,但出于保護張某的目的,對張某盜竊的事實只字不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行為不能視為自首
    B.甲的行為應當認定為自首
    c.對于甲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對于甲應當從重處罰
    11.假定王某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緩刑3年,在緩刑考驗期內,王某再次犯盜竊罪被人民法院判處2年零9個月有期徒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王某構成累犯
    B.王某不構成累犯
    c.對于王某可以適用減刑制度
    D.對于王某可以適用緩刑制度
    12.關于減刑的程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于犯罪分子的減刑,由執(zhí)行機關決定
    B.執(zhí)行機關應當向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
    c.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D.非經(jīng)法定程序不得減刑
    13.假設甲是建筑工地的民工,在工地竊取雷管43支,后攜帶這些雷管在火車站準備乘坐火車回家時,因神情慌張而被巡邏民警盤查,甲主動交代了盜竊雷管的事實。下列說法
    正確的有:
    A.甲成立自首
    B.甲構成盜竊爆炸物罪和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屬于牽連犯
    c.甲構成盜竊罪和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屬于牽連犯
    D.對甲應當實行數(shù)罪并罰
    14.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有:
    A.某女不滿14周歲,行為人不知道其真實年齡,但知道其可能為幼女時,仍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不構成強*罪
    B.幼女早熟,身材高大,且虛報年齡,行為人在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其為幼女的情況下,經(jīng)幼女同意發(fā)生性交的,也應認定為強*罪
    c.已滿14周歲但不滿16周歲的男少年,與幼女交往密切,雙方自愿發(fā)生性交的,可以不以強*罪論處
    D.已滿14周歲但不滿16周歲的男少年,嫖宿不滿14周歲的賣*女,以強*罪論處
    15.以下哪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A.甲與在某國家機關工作的李某相勾結,謀劃盜竊該國家機關的財物。由后者告知甲財物存放的具體地點和本單位的安全保衛(wèi)情況,由前者前去竊取財物,二人共同分贓。后二人計劃得逞。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李某的行為構成貪污罪
    B.乙與在某國有事業(yè)單位工作的龔某有親戚關系,偶得知龔某有一筆自己可以支配的咨詢費用,遂與陸某商量由其冒充咨詢公司的人員以提供咨詢?yōu)槊@取這筆款項,然后由二人瓜分。后二人計劃得逞。乙的行為構成詐騙罪,龔某的行為構成貪污罪
    c.丙為某國家機關的合同制司機,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李某為該國家機關的財務主管,在該國家機關訂購一批辦公用品時,二人相互勾結,由丙在運輸途中,負責搬下部分辦公用品存放在自己家中,由李某謊報數(shù)量,后二人瓜分了這部分辦公用品。丙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李某的行為構成貪污罪
    D.丁被委派到一家國有控股公司從事公務,楊某為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二人各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共同侵吞該公司的營業(yè)款項,其中楊某進行了策劃、瞞報行為,而丁協(xié)助其進行瞞報。丁的行為構成貪污罪,楊某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
    16.假設乙從國稅稽查局調到海關部門,主管某海關出口審單工作。乙收受丙給予的10萬元錢,對丙提供的出口報關的產(chǎn)品不經(jīng)核查就在海關登記手冊上加蓋驗訖章,予以通過。致使丙利用來料加工名義假出口化工原料3000噸,偷逃應繳稅額1200萬元。則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罪處罰?
    A.受賄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
    C.放縱走私罪
    D.數(shù)罪并罰
    17.1999年10月至2000、年8月,被告人甲在任區(qū)公安局局長期間,與副局長乙、丙等人經(jīng)過商議后,將本應上繳國庫的部分罰沒款在三人之間以加班補助費等名義私分,前后共私分九次,總金額為人民幣18萬元。則甲等三人構成:
    A.私分罰沒財物罪
    B.貪污罪
    c.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
    D.不構成犯罪,因其是為自己發(fā)放的加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