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考情評析】 年份 單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 判斷題 計算分析題 綜合題 合計
2009年 2分 — — 5分 — 7分
2008年 2分 — — 5分 — 7分
2007年 1分 4分 — — — 5分
·本章是重點內(nèi)容;
·本章在考試中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計算分析題的形式考核,尤其是計算分析題,屬于必考題,分值為5分;
·本章的題量在以往的考試中一般為3題左右,分值為5-7分;預(yù)計2010年的考試中本章的分值將有所提高,為10分左右。
【考試大綱】
本章分為8節(jié):
第一節(jié) 個人所得稅概述
第二節(jié)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wù)人
第三節(jié)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和稅目
第四節(jié) 個人所得稅稅率
第五節(jié)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jù)
第六節(jié) 個人所得稅應(yīng)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jié) 個人所得稅稅收減免
第八節(jié)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納稅期限與納稅地點
注1:掌握:第3、4、5.、6節(jié);
熟悉:第2、7節(jié);
了解:第1、8節(jié);
注2:重點+難點:第六節(jié) 個人所得稅應(yīng)納稅額的計算
【考點精講】
第一節(jié) 個人所得稅概述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即自然人)的勞務(wù)和非勞務(wù)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注1】征稅對象:個人取得的各項應(yīng)稅所得作為征稅對象,而個人所得又分為廣義個人所得和狹義個人所得。
所謂廣義個人所得,是指個人在一定期間內(nèi),通過各種來源或方式所獲得的一切利益,不論其是偶然所得,還是臨時所得,是貨幣、有價證券所得,還是實物所得,都屬于廣義個人所得。
所謂狹義個人所得,是僅限于經(jīng)常、反復(fù)發(fā)生的所得。
【注2】目前,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所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大多以采用廣義所得的概念來界定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二、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實行分類征收
【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
一般說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有三種:
1.分類征收制
2.綜合征收制
3.混合征收制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采用的是第一種模式,即分類征收制。
(二)累進(jìn)稅率與比例稅率并用
(三)費用扣除額較寬
(四)計算簡便
(五)采取課源制和申報制兩種征納方法
【考情評析】 年份 單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 判斷題 計算分析題 綜合題 合計
2009年 2分 — — 5分 — 7分
2008年 2分 — — 5分 — 7分
2007年 1分 4分 — — — 5分
·本章是重點內(nèi)容;
·本章在考試中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計算分析題的形式考核,尤其是計算分析題,屬于必考題,分值為5分;
·本章的題量在以往的考試中一般為3題左右,分值為5-7分;預(yù)計2010年的考試中本章的分值將有所提高,為10分左右。
【考試大綱】
本章分為8節(jié):
第一節(jié) 個人所得稅概述
第二節(jié)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wù)人
第三節(jié)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和稅目
第四節(jié) 個人所得稅稅率
第五節(jié)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jù)
第六節(jié) 個人所得稅應(yīng)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jié) 個人所得稅稅收減免
第八節(jié)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納稅期限與納稅地點
注1:掌握:第3、4、5.、6節(jié);
熟悉:第2、7節(jié);
了解:第1、8節(jié);
注2:重點+難點:第六節(jié) 個人所得稅應(yīng)納稅額的計算
【考點精講】
第一節(jié) 個人所得稅概述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即自然人)的勞務(wù)和非勞務(wù)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注1】征稅對象:個人取得的各項應(yīng)稅所得作為征稅對象,而個人所得又分為廣義個人所得和狹義個人所得。
所謂廣義個人所得,是指個人在一定期間內(nèi),通過各種來源或方式所獲得的一切利益,不論其是偶然所得,還是臨時所得,是貨幣、有價證券所得,還是實物所得,都屬于廣義個人所得。
所謂狹義個人所得,是僅限于經(jīng)常、反復(fù)發(fā)生的所得。
【注2】目前,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所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大多以采用廣義所得的概念來界定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二、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實行分類征收
【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
一般說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有三種:
1.分類征收制
2.綜合征收制
3.混合征收制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采用的是第一種模式,即分類征收制。
(二)累進(jìn)稅率與比例稅率并用
(三)費用扣除額較寬
(四)計算簡便
(五)采取課源制和申報制兩種征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