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司法考試筆記解讀《物權法》第十八章 留置權

字號:

留置是擔保的一種,但是和其他擔保形式不一樣的是,留置可以不依合同設立,也可以不須經(jīng)過債務人同意而是債務人未履行債務引起的必然后果,是社會通行的交易規(guī)則,是雙方在設立債務時就已經(jīng)默認的無須特別聲明的條件。法律肯定了這種規(guī)則,就變成了法定的規(guī)范。但是當事人已形成的習慣和常規(guī),應當盡量不要去打破。說到底,擔保是為了保證主債務的履行,是為了保險,如果本末重倒置,喧賓奪主,不去盡可能地促使主債務的履行,而主債務得不到保證,那就失去擔保的本意。所以擔保法應以主債務履行為目的。在債權人和債務人、擔保人的權利義務設定上,也應以有利于主債務實現(xiàn)為原則,以保護無過錯一方和懲罰違約一方為原則。同時應符合我國的國情,不能形式主義地生搬硬套外國教條,食洋不化,把大陸法系當成法寶,把國人當呆子,把法律當兒戲,那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司法考試講義解讀: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jīng)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yōu)先受償。說白了,就是你不還債,我就扣住你的財產。例如請裁縫加工衣服,你不支付加工費,裁縫就不給你衣服。留置權是民事活動中自然形成的不言而喻的規(guī)則,即使沒有法律的規(guī)定,人們也在遵守這一規(guī)則。留置權不需要事先約定,也不需要經(jīng)債務人同意,只要法定事由出現(xiàn),債權人就可以行使留置權。這是留置與他擔保不同的地方。)
    第二百三十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jīng)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yōu)先受償。
    前款規(guī)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占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
    (司法考試講義解讀:《擔保法》規(guī)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本法沒有規(guī)定留置的范圍,也就是說,留置不限于這幾種合同,留置權的范圍已經(jīng)擴大了。)
    第二百三十一條 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yè)之間留置的除外。
    (司法考試講義解讀:留置是因民事關系形成的。汽車因違章停放被拖走,這不屬于留置。因債務關系產生的留置,留置的財產應當和債務是相關的。例如如果顧客不付工錢,裁縫可以把加工的衣服留置,但是不能把顧客的汽車也扣下來。當然,如果當事人同意,把衣服取走,用另外的財產做質押,也是可以的?!捌髽I(yè)之間除外”,是說企業(yè)之間的留置可以不問債務和財產的關系。例如委托企業(yè)欠的是上一批貨加工費,加工企業(yè)可以對這一批貨留置。留置財產所有權可能是第三人的,但第三人不能對抗留置,只能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第二百三十二條 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
    (司法考試講義解讀:動產不會不能留置,只有不準留置,如果留置,就是侵權或者違約。如果當事人設定了其他有效形式的擔保,債務人應當可以對抗留置;如果沒有其他形式的擔保,債權人就應依法享有留置權。)
    第二百三十三條 留置財產為可分物的,留置財產的價值應當相當于債務的金額。
    (解讀:意思是如果留置財產是可分物,留置財產的價值應當相當于債務的金額。就是如果債務是一千元,就只留置相當于一千元的東西。當然,留置物必須是可分的,而且總價值要超過債務。但是如果留置物是不可分的怎么呢?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全部留置。前面已規(guī)定留置物是債權人已經(jīng)合法占有的動產,后面又規(guī)定留置物處分得款抵償債務的余款要歸還債務人,所以這一條沒有什么意義。)
    第二百三十四條 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解讀:法律為何要給留置權人設定這項義務?保管留置物是因為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而派生出來的義務,責任在債務人。保管留置物所發(fā)生的合理費用由誰承擔?應當由債務人承擔吧?如果保管費用過大,留置權人無力承擔或者保管費用要超過留置物的價值怎么辦?法律應規(guī)定留置權人留置時,應對保管留置物的有關事項通知債務人,如果債務人不采取相應措施,則后果應由債務人承擔。)
    第二百三十五條 留置權人有權收取留置財產的孳息。
    前款規(guī)定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解讀:如果孳息豐厚,足以支付債務呢?留置財產的所有權仍是所有權人的,根據(jù)財產所有權理論,孳息自應歸所有權人。債務人清償債務后,孳息與留置物應一并歸還所有權人。事實上,通常情況下,不是所有權人,是取不到孳息的。)
    第二百三十六條 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xié)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解讀:留置權人為何要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的履行期間?有下限無上限,這不是等于沒有期限了嗎?現(xiàn)實中誰會如此找麻煩呢?已經(jīng)留置了還有何好協(xié)商的?法律應面對現(xiàn)實,留置權人應將留置后的處理意見及時通知債務人,如果債務人有異意,應及時回復;如果無異意或者默認,留置權人有權對留置物進行處分。留置人處分留置物后,應視同債務消滅,無權再對債務人主張權利?,F(xiàn)實是往往就是這樣處理的。)
    第二百三十七條 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后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留置財產。
    (解讀:實際上就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要用留置財產抵充。如果留置財產價值不足以抵債務,債權人當然不干。明明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是過錯方和違約方,憑什么可以請求人民法強迫留置權人留置?留置后財產處分得款不足抵償債務,債務人仍然必須清償,這一條又有何意義?)
    第二百三十八條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shù)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讀:留置財產一定要變現(xiàn)后再清償嗎?通常情況下,留置財產的價值總是要遠大于債務,例如運費,加工費,保管費。債務人不可能不贖回。如果變現(xiàn)后得款大于債務,債務人可必要讓留置人變現(xiàn)?豈不是又形成了的債權債務關系了嗎?留置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主債務。既然債務人不履行主債務,是違約方和過錯方,財產留置是對債權人的保護,債務人不采取措施加補救,就應當承擔相應的后果;留置權人應有權處分留置物,但處分后應失去追償權。這樣才能逼迫債務人履行義務,現(xiàn)實中也是這么做的。)
    第二百三十九條 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yōu)先受償。
    (解讀:也就是將加工的半成品,原材料或將來的成品做抵押或質押的,加工人有留置權,可以優(yōu)先受償。這與法定抵押權相一致。例如所有人將在建或將要建的船舶向銀行做抵押,建成后無力支付建造費用,那么建造企業(yè)可以將船舶留置并優(yōu)先受償,而抵押權人不能對抗。開發(fā)商將在建未建的房屋做抵押,也和此相類似。)
    第二百四十條 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占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的,留置權消滅。
    (解讀:留置權人在什么情況下對留置財產會喪失占有?被偷?被盜?被扣押?被沒收?被毀損?被債務人或所有人取走了?東西都沒有了,當然留置權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留置權沒有,并不意味著債務也沒有了債權也消滅了,債務仍然必須清償。債務消滅,或者債務有了其他擔保,留置權消滅。反過來說,如果設定了擔保,就失去了留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