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十篇)

字號:

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fā),但又并不局限于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nèi)。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下面是分享的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一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但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zhuǎn)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胳腮胡子。他嘴里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向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jīng)來不及,那人就一向闖進大堂上去了。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道:“喂!這是虎坐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BR>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贝鬂h從袋里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去。原先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來。他一拍驚堂木,問道:“你們兩個叫什么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绷硪粋€說:“我叫洪阿毛?!?BR>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guī)凸ご螂s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時候要用,他就什么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我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zhuǎn)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阿毛急忙磕頭分辯:“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立夏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端午節(jié)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洪阿毛就應(yīng)立刻還他十兩銀子?!?BR>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但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蝕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辦法。”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呀!”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xiàn)有洪阿毛立刻回家去拿二十把發(fā)霉的折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折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折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挑那霉印子大塊的,畫成假山盆景;揀那霉印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折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折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立刻就能賣掉。”他又拿十把折扇給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本錢,去另做生意?!?BR>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折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們都把蘇東坡“畫扇判案”的新鮮事到處傳頌,你傳我傳,一向到這天還有人在講呢。
    2.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民國時期,統(tǒng)帥奉系的東北軍閥張作霖雖然在公開場合常常被人們尊稱為“張大帥”,可是在暗地里,人們卻對這位土匪出身的“土皇帝”頗不以為然。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們更是認為張作霖根本不懂得一點知識、禮儀,憑借槍桿子闖世界,也就是在當時的亂世中才偶然得勢。對于別人的這些背地里的不敬,張作霖實際上心知肚明,但是他并不以之為恥,相反卻一向我行我素,并且還經(jīng)常以“不懂文化”的人自居。
    雖然人們對張作霖的生平事跡多有議論,但是他在對日本人的態(tài)度上,人們卻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大聲稱好。張作霖對付日本人有他自己的一套。雖然他沒有大義凜然、文采飛揚的抗日誓詞,但是日本人卻對他又怕又恨。
    作為奉系軍閥的統(tǒng)帥,張作霖經(jīng)常受邀參加各種各樣的宴席,大多數(shù)時候,張作霖會派自己的弟弟張作相或其他部屬代自己參加這些宴席,但是如果邀請之人身份特殊,或者宴席的主題事關(guān)重大之時,張作霖必定要親自赴宴。
    有一次,張作霖出席由當?shù)匾晃簧鐣鹘M織的宴席,正在他與席上的幾位朋友互相敬酒致意之時,有幾個同來參加宴席的日本人突然聲稱:“久聞張大帥文武雙全,請即席賞幅字畫?!?BR>    其實但凡對張作霖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張作霖哪里懂得什么字畫,他不但不會寫字作畫,就連看恐怕也看不懂。席間的人都看出來日本人是在故意刁難他,張作霖雖然性情粗獷,可卻是個明白人,他早已洞悉日本人的不懷好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果不給日本人點顏色看看,他們必定會百般刁難,最后不但自己騎虎難下,而且還要大失顏面。于是張作霖同樣用自己在交際場合中學(xué)來的一些文詞回答:“在下雖然不才,但是無奈盛情難卻,那我就在眾位面前獻丑了?!闭f完就吩咐筆墨侍候。
    一陣張羅之后,筆墨紙硯全部擺齊。只見張作霖大步跨到桌前,在鋪好的宣紙上大筆一揮寫了個“虛”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張作霖手黑。”
    此時,不僅幾個日本人摸不著頭腦,就連在場的許多中國人同樣面面相覷,不解其中意思。還是跟隨張作霖多年的秘書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連忙貼近張作霖耳邊低語:“您寫的‘墨’下面少了個‘土’,‘手墨’變成了‘手黑’?!?BR>    張作霖立即反應(yīng)過來。這時人群中的很多中國人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不知道一向善出怪招的張作霖此次將如何當眾收場。只見他不慌不忙地拍了一下秘書的肩膀,然后大聲訓(xùn)斥秘書:“我還不曉得這‘墨’字下邊有個‘土’?知道我為什么少寫一個‘土’字嗎?因為這是日本人要的東西。我這叫寸土不讓?!痹捯魟偮?,滿堂喝彩,那幾個等著看張作霖出丑的日本人反而被他的一番話捉弄得無所適從,最后不得不匆匆地離開了。
    張作霖將錯就錯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智慧和膽識,還有一份對于語言靈活的把握能力。有誰能夠說,這樣的說話方式不是一種文化呢?面對窘境,恐慌和慌亂是無濟于事的。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處變不驚的坦然和機智敏捷的反應(yīng),這樣才能靈活地用語言扳回局面。這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四兩撥千金的巧妙。
    3.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都說,松樹只結(jié)松塔,只長松籽,不開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松樹也開花,后來,讓人給借走了。說起來,里面還有個故事呢。
    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龍江地面,滿都是山呀水呀,樹木琳瑯,只有很少的人煙。那時候,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著的,數(shù)不清的江河湖泊,也都直通大海。整年是波浪滔天,沒邊沒沿的。卻說,就在這一片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取名叫蓮花湖。
    這個湖可不一般。湖面上,不論冬夏,總是蓋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有紅有綠又有黃,一茬接一茬地開,沒有斷捻兒的時候。再說那荷葉底下,脊梁挨著脊梁,腮幫挨著腮幫,里三層外三層,全是魚呀蛤蜊呀。細一瞅,那每條魚的眼睛,都是一對琥珀色的大琉琉兒,每個蛤蜊殼里,全含著一顆溜光锃亮的夜明珠。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二樣不差。
    可是就在這么一塊風(fēng)水寶地,不知那年那月,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慢慢地,就放肆起來。動不動就翻橫豎浪,躥上趴下的,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末了,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fā)亮了。眼睜睜一片寶湖,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這還不算,有時小白龍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里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
    鬧來鬧去,小白龍為非作歹的事,讓威鎮(zhèn)東海的老龍王發(fā)覺了。就派了黑翅黑鱗的大黑龍去降服小白龍。
    頭一會去,大黑龍根本沒有把小白龍放在眼里。他自己尋思,我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的,一到那里,還不是手到擒來嗎?這樣,它就一路呼風(fēng)喚雨,撒著歡兒來到蓮花湖。大黑龍啥都沒帶,只拖上一條預(yù)備捆小白龍的鎖鏈。半路上,為了顯威風(fēng),還故意抖動鎖鏈兒。這一抖不要緊,一聲閃一聲雷,給小白龍送了信。大黑龍走累了,在半空中停下來歇歇。這一歇不要緊,雞蛋大的冰雹,掉在地上積有三尺厚。小白龍知道來了敵人,早有準備。它把魚呀、蛤蜊呀填了一肚子。吃飽喝足之后,就躲在暗處。也是大黑龍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也沒見到小白龍。等大黑龍肚子餓了,身體乏了,勁也懈了,那小白龍猛得躥上來,使龍角連豁帶撞地,沒使多大力氣,就把大黑龍打退到三江口。
    頭會在明里吃了虧,二次再來,大黑龍就順江底走了??墒菦]料到,它游到哪兒,水是黑的,浪也是黑的,染得云彩霧氣都跟烏漆似的。小白龍眼尖,老遠就知道對手來了,趕忙魚呀蛤蜊呀,又塞滿肚子,養(yǎng)足精神,藏在湖礁背后。大黑龍一到,連打炸雷,猛下大雨,把蓮花湖掀得底朝天。又折騰了大半天,只是不見小白龍出水。這時,大黑龍肚子又餓了,身體又累了。只見小白龍飛身出水,兇神惡煞似的沒幾個回合,就又把大黑龍追到東???。
    大黑龍進不了蓮花湖,降不住小白龍,知道自己總給對手送信號。只有想個辦法,讓它神不知鬼不覺,才能把它擒住。可是,到底用什么辦法呢?想來想去,轉(zhuǎn)眼已是第二年夏天了。地面,滿是松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龍一看,樂壞了?!拔液尾坏缴缴先ソ杷蓸浠??”想罷,它吃飽喝足,收拾利落,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飛來飛去跑了幾圈,連趴帶抓,不一會兒,把松樹花打落在地,龍卷風(fēng)一掃,就全聚到湖面上了。再一看,江面全白了,大黑龍吃飽喝足,偷偷離開東海,來到蓮花湖,一下子就降服了小白龍??上В“垱]鎖牢,后來,從東海口拐彎朝南,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從那以后,大黑龍把山呀水呀,都歸置了一下,只留下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蓮花湖,后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那邊一座,北邊一座。下江一些大黑龍到過的地方,有的地方把山削平了,有的地方成了沼澤地。
    從那以后,松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大黑龍,就把那條江叫作松花江了。
    4.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山村里,住著一戶姓金的老夫婦。他們沒有孩子,臨老才收養(yǎng)一個義女,名叫金花。小金花七八歲時,遇上荒年。金花年紀幼小,爹媽又年邁多病,日子可真難熬。鍋下沒柴燒,鍋里沒米下,吃上頓斷下頓,連老鼠都不來她家掏洞。金花姑娘雖說是小小年紀,卻很懂事,知道孝敬老人。她天天到山坡上挖野菜,好讓爹媽充饑。
    有一天,餓得頭暈眼花的金花又上山挖野菜。她挖著挖著,忽然在草叢里發(fā)現(xiàn)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金豆豆。她捧在手里,嘆口氣說:“金豆呀金豆,你多好看!可惜不好吃?!?BR>    金花望著金豆,想起秋天割黃豆時,爹爹點起一把火,把幾棵結(jié)著飽騰騰豆角的豆秧架在火上,只聽“噼噼啪啪”一陣響,被燒熟的黃豆籽兒滾在地上,捏起來一顆填到嘴里,牙一咬,“咯崩崩”響,黃澄澄、香噴噴的?,F(xiàn)在想起來,金花還直流口水。
    想到這里,天真的金花就在地上挖了個小坑,把金豆埋在土里,然后又端來一瓢清水澆了澆說:“金豆呀金豆,你變一棵黃豆苗吧!秧兒長大大的,角兒結(jié)多多的,讓俺燒燒吃。”
    誰知她話音剛落,真的從埋金豆豆的地方長出來一棵黃豆苗苗,轉(zhuǎn)眼就是好大好大的黃豆秧兒。金花驚奇地看著它開了花、結(jié)了角,一會兒就成熟了!金花高興極了,忙把長熟了的豆秧拔了出來。
    她拿著這棵豆秧正要走,只見地上金光一閃,那顆埋進土里的金豆又滾了出來。金花想,金豆會變黃豆,也一定會變別的豆豆。
    黃豆燒焦,爹媽還是咬不動,這可咋辦哩?讓它變一棵綠豆吧,結(jié)了籽兒好給爹媽熬綠豆湯喝,又能去火,味道又好。想到這里,金花又把金豆埋進土里,照樣又端一瓢清水澆了澆,說道:“金豆呀金豆,你變成一棵綠豆苗吧!秧兒長大大的,角兒結(jié)多多的,讓俺給爹媽熬綠豆湯喝?!?BR>    金花的話音剛落,埋金豆的地方真的又長出了一棵綠豆苗苗,轉(zhuǎn)眼工夫又長成為好大好大的綠豆秧兒。金花看著它開了花,結(jié)了角兒,一會就成熟了。金花把這棵綠豆一拔,那顆金豆又從土里滾了出來。這時,金花想:哎呀,俺得寶啦!這金豆一定是個啥都會變的寶貝!
    金花回到家里,爹媽見她拿回來兩大棵豆秧子,秧上都長著飽滿的豆角兒,一棵豆秧上的籽兒剝出來,也能盛兩大碗呢!爹娘問金花是從哪里拔來的,金花便把撿到金豆的事說了一遍。
    爹媽不相信,金花就走到院中,又把金豆埋到土里,又端了一瓢清水澆了澆,說道:“金豆呀金豆,你變一棵玉米吧,桿子長粗粗的,棒子結(jié)得大大的,讓俺給爹媽做粥吃。”
    頓時,院里長出一棵玉米苗苗,像被手提著一樣“噌噌”地往上長。不大一會兒,桿子長粗了,頂上出纓了,腰里甩“花線”了,玉米棒子也出來了。玉米桿上一下子出了三個棒子,長得比棒棰還大呢!
    金花家得了寶貝,左鄰右舍都爭著來看。
    金花爹對人和善,心腸好,對來看的人說:“金花得了這寶貝,這是天意,是讓它救咱們?nèi)宓母F人的。
    誰家沒吃的,拿去讓它變糧食吧!”有了這顆金豆日日夜夜地變這變那,家家清水鍋里,都能煮上豆豆或玉米粥,都能保住性命了。
    消息像陣風(fēng)一樣傳到地主的耳朵里,他硬說金豆是從他家的山坡上撿的,逼金花交出來。金花生怕金豆被歹人搶走,就把金豆含在口中。地主要讓人強行撬開金花的嘴,金花沒有辦法,就把金豆咽到了肚里。
    金花咽下金豆以后,通身立刻閃閃發(fā)光,這光刺得地主和他的幫兇們連眼都睜不開了。等他們一伙人睜開眼時,就什么也不見了,嚇得像篩糠一樣直打戰(zhàn)。這時,金花突然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
    金花升 天以后,變成一顆星星。每天早晨又明又亮地出現(xiàn)在東方,人們叫它啟明星。人們說,金花舍不得她的家鄉(xiāng),舍不得她的爹媽,天天一大早便一眨一眨地睜大眼睛在張望呢!
    5.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上古時候,五谷和雜草長在一齊,藥物和百花開在一齊,哪些糧食能夠吃,哪些草藥能夠治病,誰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只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y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農(nóng)氏瞧在眼里,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饑?怎樣為百姓治病?神農(nóng)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最后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四天,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xiāng)隨州歷山出發(fā),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神農(nóng)他們正往前走,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群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住。神農(nóng)立刻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向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之后變成了皮上的斑紋。
    這時,臣民們說那里太險惡,勸神農(nóng)回去。神農(nóng)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樣能回去呢!”他說著領(lǐng)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
    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nóng)搖搖頭:“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樣能回去呢!”他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辦法。之后,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nóng)亭”。然后,他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神農(nóng)靈機一動,有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fēng)下雨,還是飛雪結(jié)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傳說,之后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xué)習(xí)神農(nóng)的辦法。
    神農(nóng)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色各樣,密密叢叢。神農(nóng)喜歡極了,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嘗。為了在那里嘗百草,為老百姓找吃的,找醫(yī)藥,神農(nóng)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墻防野獸,在墻內(nèi)蓋茅屋居住。之后,人們就把神農(nóng)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領(lǐng)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y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嘗,霎時天旋地轉(zhuǎn),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但是已經(jīng)不會說話了,只好用最后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農(nóng)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們擔(dān)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又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樣能回去呢!”說罷,他又之后嘗百草。
    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向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那里的山山嶺嶺。他嘗出了麥、稻、谷子、高粱能充饑,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之后的五谷。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nóng)本草》,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
    神農(nóng)嘗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谷,醫(yī)病的草藥,來到回生寨,準備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原先,那些搭架的木桿,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nóng)正在為難,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從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氣彌漫。
    為了紀念神農(nóng)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nóng)架”。把神農(nóng)升 天的回生寨,改名為“留香寨”。
    6.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 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nèi)顺3R娒?,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jié)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nèi)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shù),但他的心術(shù)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guān)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fēng)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shù)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7.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片干涸的海灘。周圍幾十里內(nèi)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dān)著水桶到老遠老遠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有過上開心的日子。
    老一輩有人知道靈隱后山里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個小伙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媽,是跟著他老爺爺長大起來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jīng)整整十五年了。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面,祖孫兩個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面前,把靈隱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伙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村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么大志氣,高興得掉下眼淚,連夜準備干糧,明天一早好讓他們上山。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伙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準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伙子們說:“你們?nèi)ヨ徥冢豢跉忤徬氯?,如果停下來,它又長成原來的模樣,那就白費勁了。還有,當石壁鑿穿的時候,里面的一股石漿噴出來,噴在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yīng),一邊就上山去了。
    他們到了山上,馬上就動手鑿石壁。鑿呀,鑿呀,從三月清明鑿到五月端陽,鑿子短了一截,雙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還是沒有鑿?fù)āS兴膫€小伙子說:“也許是老爺爺記錯地方了。這里哪會有什么清泉!還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說著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兒他們六個,從五月端陽又鑿到八月中秋,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結(jié)滿了厚繭,可是石壁仍然沒有鑿?fù)āS袃蓚€小伙子說:“一口氣鑿到底,誰知道要鑿到什么時候呀,家里也該回去看看啦!”說著說著也回去了。
    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風(fēng)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兒他們四個一口氣也沒松。鑿呀,鑿呀,一直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鵑花開得紅艷艷的時候,那石壁已經(jīng)鑿進去很深很深了。
    這一天是三月三,水兒突然聽見了石壁那邊有汩汩的響聲,他把耳朵貼近石壁一聽,不由驚叫起來:“?。∪?!這是泉水流動的聲音呀!”大家也都高興得跳起來了。水兒回過頭來向伙伴們說;“你們快點走開,石漿就要噴出來啦!”眼看泉水也要跟著流出來了,誰也舍不得離開那里。水兒見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們再不跑開,我就停下不鑿啦!”大家聽他這么說,生怕他真的停下來,弄得前功盡棄,只得四散跑開。這時水兒打下最后一錘,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石漿噴了出來,把水兒凝成一個三丈多高的石人!接著,一股清清的泉水,順著山谷汩汩地流下來,流過村子,灌在海灘邊的一塊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滿滿的——這就是現(xiàn)在的西湖。
    從此,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沒有水了。水兒鑿過的那座山,后來就叫做“石人嶺”。
    8.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有“桂東第一瀑”之稱的岑溪市白霜澗天坑瀑布,落差80多米,氣勢雄偉,如霧似霜,如煙似塵,仿佛人間仙境,說起這瀑布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從前,雄偉挺拔的天龍頂附近,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他們?nèi)粘龆魅章涠?,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他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阿霜是這個村子里最漂亮的一個女孩,聰穎過人,美若天仙。她和村子里的阿健年紀相仿,他們一起玩過家家,一起上學(xué)讀書,一起上山打柴,阿健長得眉清目秀,英俊瀟灑。一眨眼功夫二十年過去了,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挑了個良辰吉日,他們終于喜結(jié)連理?;楹蟮纳钐鹈鄱中腋?,平時他們一起耕田種地,一起飼養(yǎng)家畜家禽,一起到到山上采草藥,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可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第二年這里就發(fā)生了罕見的旱災(zāi),連續(xù)半年沒下過一滴雨,灰塵滾滾,田地龜裂,草木枯死,莊稼顆粒無收,人們的生活用水要到十幾公里外去挑,人們精疲力竭,苦不堪言,處于極度恐慌之中。
    阿霜和阿健也深受其苦,但是他們經(jīng)常把大老遠挑來的一擔(dān)水分一半給別人,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孩子,其實阿健他們也很需要水呀,看著妻子漸漸隆起的肚皮,年輕的丈夫阿健,總是咬咬牙根,把水讓給了心愛的妻子,想象著幾個月后孩子活潑可愛的樣子,阿健的臉上現(xiàn)出從未有過的幸福,但很快又消失了。
    一天夜里,阿健迷迷糊糊睡著了,他夢見了在一個懸崖邊上有一股清泉,泉水清澈見底,白花花的泉水如瀑布一般奔涌而出。阿健被自己的笑聲驚醒了,他立刻翻身起來,把剛才的夢境和妻子說了一遍,他們都覺得可能是天助我也,他們再也睡不著了,立刻起床,點燃煤油燈去尋找夢中的泉水。
    漆黑的夜晚,豆大的燈光在崎嶇而又陡峭的山路上跳躍,好像螢火蟲一般,一閃一閃,他們手牽著手摸索著前進,就這樣高一腳低一腳的走了五六個小時,天漸漸的亮起來了,離懸崖還遠著呢。又累又餓,又困又渴,阿健對阿霜說:“你先回家,我一個人去找吧?!卑⑺判牟幌抡煞颍瑘詻Q不同意,堅定地說:“不,我要跟著你走。”看著有三個月身孕的妻子,丈夫心疼極了,只好攙扶著她走,再走七八個小時,他們終于走到了懸崖底下,好高的懸崖哦,足有幾丈高,而且怪石嶙峋,陡峭無比。因為他們平時一直上山采草藥,所以熟悉這種路怎么走,不然真的是寸步難行。費了好大的勁,他們終于來到了懸崖頂上,和夢境中看到的一模一樣,他們高興得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掀開一塊小石塊,果真看到了一窩泉水,清澈透明,丈夫趕緊用手捧起來給妻子喝,妻子也捧起水來給丈夫喝,幾個月來的干渴,在這一刻終于得到了滋潤。
    喝夠了,丈夫開始挖起泉水來了,堅硬的石頭,每一鋤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泉口大一點泉水就大一些,看著哇哇的泉水奔涌而出,他們的心里樂開了花。他們不停地挖,白花花的泉水不斷地流??墒且徊恍⌒?,丈夫腳底一滑,摔倒在懸崖邊上,妻子趕緊抓住丈夫的手,拼命地往上拉。“放開我,快走!”丈夫在命令妻子,但是妻子死死地抓住丈夫的手不愿松開,堅持了十幾分鐘之后,他們雙雙墜進了深谷。
    幾天之后,鄉(xiāng)親們在懸崖底下找到了他們,奇怪的是他們居然安然無恙,簡直是一個謎。后來,他們帶領(lǐng)鄉(xiāng)親,挖掘泉眼,挖了七七四十九天,清冽的泉水如銀河飄帶,又如一匹白布,源源不斷的從懸崖上傾瀉而下,鄉(xiāng)親們的臉上都樂開了花。接著他們開鑿水渠,把泉水引到了村子里,家家戶戶終于用上了清澈的泉水,花草樹木重返新綠,莊稼又獲得了好收成,鄉(xiāng)親們都很感激他們。
    從此,人們?yōu)榱思o念阿霜、阿健他們,就把這股救命的泉水取名為霜健泉。又過了好些年代,大家一致認為這泉水特別清澈,特別純白,而且健和澗諧音,故改名為白霜澗會更恰當些,從此以后“白霜澗”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9.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武松在離景陽岡不遠的酒店里,喝下了十八碗酒,倒提著哨棒,腳步不穩(wěn)地正想向景陽岡走去。店家追出來喊道:“走不得!走不得!最近岡上有只老虎,已經(jīng)傷害了二三十條人命?!蔽渌陕犃耍α诵φf:“你休來嚇我,便真?zhèn)€有,我也不怕!”
    武松乘著酒興,大步走到景陽岡下,看見一棵大樹,刮去了一塊樹皮,上面寫著兩行字:“最近景陽岡出現(xiàn)了老虎,凡是來往行人,在中午時分成群結(jié)隊過岡?!蔽渌煽戳耍χf:“這準是酒店老板嚇人的玩意兒,好讓人們到他酒店住宿。我怕什么!”于是,對告示置之不理,依舊拖著哨棒走上山岡。
    走不到半里路,看見一座破廟。廟門上貼著一張縣衙門的布告。武松看了這才相信有虎。他本想轉(zhuǎn)身回去,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自言自語:“怕什么!既然來了,倒要上去看看。”
    這時候正是初冬,晝短夜長,天很快就黑了。武松一路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又喃喃自語:“明明是人們自己害怕,不敢上山,哪里有什么老虎!”
    武松走了一陣,覺得酒力發(fā)作,渾身燥熱,便一手把胸前的衣服敞開,直朝亂樹林子走去。他看見一塊十分光滑的大青石,板索性把哨棒放在一旁,正想要躺下入睡,忽然刮起了一陣狂風(fēng),接著“撲”的一聲,從亂石叢林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額的猛虎來。武松不由“哎呀”一聲,連忙從青石板上翻身下來,拿起了哨棒,閃在一旁。那老虎又饑又渴,兩只前爪在地上輕輕一按,朝著武松縱身撲來。武松吃了一驚,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老虎撲過來,只一閃,就閃在老虎背后。老虎往背后看人是很困難的,于是便把前爪搭在地上,腰身一掀,掀了起來。武松又一閃,閃在一邊。老虎沒有掀著武松,大吼一聲,就像半空里打了個霹靂,震得地動山搖。接著它倒豎起鐵棒似的尾巴一掃,武松急忙又閃在另一旁。原來老虎傷人,就是這一撲、一掀、一掃;這三下子不成,氣焰也就減了大半。
    那老虎沒掃著武松,又大吼一聲,一兜撲了過來。武松見那老虎轉(zhuǎn)回身撲來,于是雙手揮起哨棒,用盡全身力氣,從半空中劈下來。只聽見“啪”的一聲響,竟把一根手臂般粗大的樹枝劈了下。來原來武松打得慌了,沒打著老虎,卻打在枯樹上,那條哨棒折成了兩截,只剩半截拿在手里。老虎更急了,咆哮著,張開大口又撲過來。武松一跳,退了十幾步遠。那老虎兩只前爪正好落在武松跟前。武松索性把手里的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手就勢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往地上按。老虎拼命掙扎,武松用腳朝老虎臉上、眼睛亂踢。老虎疼得吼叫著,身子底下扒起兩堆黃土,扒成了一個坑。武松把老虎的嘴按到黃土坑里,又亂踢了一陣子。那老虎已沒多大氣力了。這時,武松左手緊緊地按住老虎,右手舉起鐵錘般的拳頭,用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了六七十拳,老虎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噴出鮮血來,只剩下了一口氣,再也動彈不得了。
    武松擔(dān)心老虎不死,找到那根斷了的哨棒,又打了一陣。眼看老虎連氣都沒有了,這才扔了哨棒,過岡去了。
    10.很長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話說清朝的順治皇帝,為找個德才兼?zhèn)涞奶?,把太子玄燁也就是以后的康熙皇帝盡快培養(yǎng)成才,在文華殿擺下了御宴。席間,順治皇帝向群臣說道:“朕有一事不明,請眾愛卿給朕釋疑?!彼噶酥缸约旱亩洌瑔柕溃骸叭搜远笥懈?,朕是君,爾等是臣,為何反而朕的耳朵小,眾愛卿的耳朵卻大呢?”
    文武官員一聽,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可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眾人面面相覷,個個噤若寒蟬,文華殿的空氣好像凝固了一般。突然,有一人朗聲答道:“萬歲是龍,所以耳朵?。怀嫉仁窍?,所以耳朵大?!?BR>    順治皇帝抬眼望去,回答問題的竟是列于朝班最后排的翰林庶吉士鄭天經(jīng)。順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趣:朝中的三公九卿都不敢回答,而一個小小的七品庶吉士卻敢直面龍顏,看來此人是夠有膽識的。但不知他的真才實學(xué)如何,便問道:“愛卿的回答是杜撰的呢,還是書籍上記載的呢?”
    “臣在萬歲面前豈敢杜撰!這是寫在(《百藏經(jīng)》第十三篇上的文字?!?BR>    此書是佛學(xué)巨著,順治皇帝即命太監(jiān)從藏書樓把書找來,竟是幾十捆竹簡,足有幾百斤重。鄭天經(jīng)向前翻開竹簡,很快就找到了這句話。順治皇帝龍顏大悅,覺得太傅人選非他莫屬,便下了一道口諭,破格任鄭天經(jīng)為太子太傅。
    七品官一下子變成了二品官,若是別人豈不要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是鄭天經(jīng)竟還“得寸進尺”,啟奏道:“若讓微臣教太子,必須立個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BR>    皇帝竟也連連答應(yīng),讓鄭天經(jīng)與太子玄燁約法三章,成了師生。
    年幼的玄燁,很貪玩,不好好讀書,但鄭天經(jīng)絲毫不為皇權(quán)所懼,該怎么罰還是怎么罰。
    有一天,鄭天經(jīng)讓玄燁背書,玄燁非但背不出來,還嬉皮笑臉的,鄭天經(jīng)勃然大怒,便緊緊拽住玄燁,兩人同跪在太陽下。六月驕陽似火,玄燁熱得汗流浹背,皇后見了,心疼地一把抱住玄燁,大罵鄭天經(jīng)不通人性。她還氣急敗壞地吵吵嚷嚷:“我的兒子讀不讀書,將來都要做皇帝,何必要受這般窩囊氣!”
    鄭天經(jīng)聽了,氣得一時竟忘記了臣子的身份,對皇后義正辭嚴道:“臣身負教誨國之儲君大任,只牢牢記住了一條理——樹不剪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兒童不讀書,定然變蠢豬!這書讓臣教臣就教,不讓教,臣就回鄉(xiāng)下躬耕隴畝去!”說著脫下了官服,扔掉了頂戴花翎,揚長而去。
    鄭天經(jīng)回到住處打點行裝,還沒有離開宮,便有一太監(jiān)飛奔而來,傳下皇帝口諭,宣他到東宮去。鄭天經(jīng)昂然來到東宮,見玄燁正跪在順治皇帝的腳下,他心里就明白了,便也跪倒在地,為太子求情。順治皇帝親自攙扶起鄭天經(jīng),給他賜了座,又喝令玄燁道:“小奴才,快給你的恩師跪下!”
    旁邊的幾個大臣都勸諫道:“不可不可,哪有儲君給臣子下跪之理?”
    “天地君親師,世間五,誰人不拜?誰人不跪?難道玄燁這個當學(xué)生的就不能給恩師下跪?”
    玄燁規(guī)規(guī)矩矩地跪在了鄭天經(jīng)面前。
    自此以后,太子玄燁再也不敢在太傅鄭天經(jīng)跟前放肆,且虛心求教,而鄭天經(jīng)從太子的進步中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既聰明又頑皮的學(xué)生,師生相處甚歡,太子玄燁不覺也成了博學(xué)之士。
    在康熙皇帝繼位的前一年,鄭天經(jīng)由于身體欠佳,便乞準退隱,回到了故鄉(xiāng)蘇州。
    歲月如梭,轉(zhuǎn)眼十幾年過去了。這時的康熙已經(jīng)捉鰲拜,滅三藩,成為成震四方的一代英主。
    康熙在下江南時,路經(jīng)蘇州,又想起了當年苦心把自己培養(yǎng)成才的鄭天經(jīng)老師,便想前去探訪他。鄭天經(jīng)聽說康熙要駕臨忐忑不安起來。他耄耋之年,膽子越變越小了。想起當年執(zhí)教太子時的過分嚴厲,就有些后怕。且由于他長期隱居山林,也不知道當年的太子,現(xiàn)在的康熙性情變得如何。如若追究起來,鄭家可有滅門之災(zāi)啊!鄭天經(jīng)不由陷入苦苦沉思之中。
    第二天,康熙鑾駕到了鄭府,只見鄭府已經(jīng)孝幔高掛,喪聯(lián)貼起,鄭府里的人全都披麻戴孝,放聲痛哭——原來恩師鄭天經(jīng)已于昨晚與世長辭了??滴趼動嵎怕暣髴Q,三步兩步搶到靈柩跟前,手扶靈柩,邊哭邊訴;“學(xué)生來遲了一步,竟無緣見到先生一面!”內(nèi)心悲痛的他,讓人打開棺蓋,以瞻恩師遺容,悲慟處不由吟起念師祭文。
    當康熙念到“感念師恩,感念師情,眼泣淚血,心如刀絞”時,棺材內(nèi)平躺著的鄭天經(jīng),突然坐了起來,拉住康熙的手泣不成聲。原來這是鄭天經(jīng)使的詐死之計。心想皇帝見他已經(jīng)死了,也就不會再株連他的家族了。結(jié)果事情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隨行的文武大臣,看到這種師生情深的感人場面,也不由動容。宮廷畫師姜嘉瑜,感動于康熙與鄭天經(jīng)來之不易的師生情誼,畫下了金殿選師、東宮跪師、鄭府哭師三幅畫,讓此情此景在畫中得到了永恒。后來,康熙將這三幅畫帶到了京城,掛在了自己的寢宮里,留作永久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