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證券知識輔導:證券綜合知識之分段買賣法、攤平法

字號:


    投資人在選定了出入市時刻后,可采取分階段數(shù)批買入或賣出的操作方法,即攤平法。分段買賣可補償時機判斷的誤差,是投資人限度保護自身利益的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操盤策略。
    分段買賣法有兩種基本形式。
    (一)平均操作法平均操作法包括買平均高和買平均低,賣平均高和賣平均低。
    買平均高是指投資人把資金平均分為幾個等份,隨著股價每上升一個標準單位(由投資人根據(jù)升勢所處的時間與幅度擬定),即用一份資金買入股票,直到全部資金都轉(zhuǎn)變?yōu)楣善?;買平均低則是指將等額資金隨股價的下跌而逐份變換為股票;賣平均高,是指投資人將自己的股票等額地分成數(shù)份,隨股價的上漲而分期賣出;賣平均低則是指等額股份隨股價的下跌而分期賣出。
    平均操作法應遵循以下原則。
    (1)操作方式的因時制宜原則。買平均高適用于整個多頭市場,但以在多頭市場前期實行并完成為優(yōu);賣平均高僅適宜于多頭市場后期或市場已有相當漲幅和漲時之后;賣平均低,僅適用于空頭市場初期,一旦空頭市場確立,則應改分段賣出為一次性拋出;買平均低只適應于空頭市場后期或市場已有相當?shù)?、跌時之后,特別是在市場平均市盈率接近標準市盈率時期。
    (2)操作的定量原則。分段買賣,分割的次數(shù)和間隔單位的大小的把握十分重要。一般來說,市場趨勢較大,則買賣的次數(shù)應較多,兩次操作間的時距或市場價格變化的幅度應較大,在這里,定量的依據(jù)是關(guān)于市場趨勢大小的評價。其次買入的次數(shù)和間隔單位可多一些、大一些,即所謂慢慢買;而賣出的次數(shù)和間隔單位則應較少、較小,即快快賣。這是因為高位價格物超其值,所能維持的時間總是短期的。再次,買平均低和賣平均高可多次慢速,這樣可較大地增加盈利和降低成本,而風險較??;買平均高和賣平均低則應少次快速,這不僅是增加盈利、減少損失的需要,而且也是規(guī)避較大風險的需要,在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起點的買進或賣出,總是越早越好。把以上各要點加以排序,可以看到,賣平均低處在快速的首位,實際中可快到一次全部賣出;買平均低則處在慢速之首,它表明即便在跌幅已很深了的空頭市場,買入也應十分謹慎小心。
     (3)制定嚴格的操盤紀律。分段操作,必須以大勢分析為依據(jù),必須有明確的定量的計劃,必須杜絕憑手頭資金或股票的多少,或一時的市場感覺而臨時決定買賣和買賣的數(shù)量。
    (二)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操作法該操作方法與平均操作法的區(qū)別僅在于分次買賣的資金(股票)份額是依次減少或依次增加的。
    對應于買平均高和買平均低,是兩個正金字塔。其一為買金字塔高,即第一次買入的數(shù)額,以后隨市場價格的上升而依次降低,最后一筆最小并構(gòu)成塔頂;其二為買金字塔低,第一筆數(shù)額最小,構(gòu)成塔頂,以后隨著價格的下跌而逐筆買入,每一筆的數(shù)量均相應放大,最后一筆數(shù)額并構(gòu)成塔底。
    對應于賣平均高和賣平均低,是兩個倒金字塔。賣倒金字塔高,是隨著價格上漲,賣出數(shù)額也逐筆增加;賣倒金字塔低,則是隨著價格下降,賣出數(shù)額逐筆變小。
    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操作同樣要遵循平均操作法的各種要求與規(guī)則。事實上,前者只是后者定量原則在買賣數(shù)量上的擴張,這使得分段買賣的調(diào)節(jié)變量增加到四個:買賣次數(shù)、每次買賣的時距、每次買賣的幅度標準和每次買賣的數(shù)量。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法比平均法更有利于實現(xiàn)盈利目標、止損目標和防范風險目標。
     分段買賣法每次買賣數(shù)量的組合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實際上四個變量每一個都具有多種組合形態(tài),四個變量之間也會有多種組合形態(tài),并會生成相應的特色和功能,這使得投資人具有較大的選擇范圍和自我創(chuàng)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