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基礎知識(虛詞及成語)及基本題型講解

字號:

虛詞剖析及真題點撥
    虛詞一般指不能單獨成句,意義比較抽象,有幫助造句作用的詞。漢語的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六類。在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中,對虛詞的考查一般只會涉及到關聯(lián)詞,其屬于連詞的一種,是復句中用來聯(lián)結分句與分句,標明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關系的詞語。關聯(lián)詞可以表并列、承接、轉折、因果、選擇、假設、比較、讓步等關系。以下我們從經常考到的五大關系進行講解。
    一、并列關系
    并列關系指表示有關的并列的幾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或者表示同時進行的動作。
    常見的關聯(lián)詞:既……又……;既不……也不……;又……又……;時而……時而……;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一則……二則……。
    例題1.
    中國和美國保持正常而穩(wěn)定的關系,______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______有利于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處理中美關系應著眼于全球,著眼于21世紀。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既 又  B.雖然 更
    C.不但 而是 D.固然 而且
    【解析】本題考查關聯(lián)詞的使用。通過對題干的理解,我們可以指導題干表述的“符合……”與“有利于……”是并列關系,四個選項中表示并列關系的只有A項,其他三項關聯(lián)詞混搭,均不符合文意。故選A。
    例題2.
    從社會主義公有制已經顯示的優(yōu)越性和這種優(yōu)越性還未充分發(fā)揮可以看出,目前許多國有企業(yè)存在的某些弊端,______公有制自身問題,______其表現的具體形式問題,而是經濟體制問題。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既是 也是 B.確定 不是
    C.不是 而是 D.不是 也不是
    【解析】通讀題干,憑借語感和已出現的關聯(lián)詞“而是”可判斷出,這段材料之間所包含的是并列關系。選項中能與“而是”搭配使用的關聯(lián)詞只有“不是……也不是……”,所以正確答案為D。故選D。
    二、轉折關系
    轉折關系指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不是順著前面分句的意思說下去,而是轉了一個彎,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對前句加以修改補充。
    常見的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主要有:雖然……但是;盡管……還是……;……卻……。
    例題1.
    ______今天的人類居住在一個空間探索和虛擬現實的完全現代化的世界里,但他們的活動和石器時代的狩獵者的活動基于______的智力本質,例如,在受到威脅時進行對抗的本能,以及交換信息和分享秘密的動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其實 不同 B.盡管 同樣
    C.雖然 不同 D.盡管 類似
    【解析】根據句意,第一處橫線上應填入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詞語,由此可排除A項;“但”字表明該句所表達的意思應與上句相異,C項不符合,排除;根據上下文語境,用“同樣”比用“類似”更適合,所以B項為正確選項。故選B。
    例題2.
    有人認為,______投資規(guī)模與國力相適應的資金運用的調控,______能體現出投資規(guī)模宏觀效益的大趨勢,______不能判斷宏觀規(guī)模收益究竟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水平,______不能揭示投資規(guī)模大小與投資全局收益率高低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內在聯(lián)系。這種看法是成問題的。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研究 如果 但 而且 B.了解 即使 也 還
    C.進行 雖然 但 也  D.通過 只要 就 也
    【解析】從題干中分別位于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橫線后面的關鍵詞“能”、“不能”、“不能”可以推知第二個橫線上的詞應該與第三個橫線上的詞是轉折關系,而第三個橫線上的詞與第四個橫線上的詞應該是并列關系,C項正符合上述要求。故選C。
    三、遞進關系
    遞進關系指在句子的兩個分句中,后一分句所表達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或語意更進一層,或范圍更廣泛,或程度更深,或情況更甚。
    在平時的語言實踐中,最常見的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lián)詞主要有:不但……而且……;不僅……也……;尚且……何況……;不但不……反而…。
    例題1.
    一名較為稱職的管理者應該_____有理論______有實踐經驗。這實踐經驗______指能管理好自己________指會利用相關管理學的知識,管理好他人,對整個工作有個系統(tǒng)、長遠的安排。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既 又 不但 反而
    B.不僅 而且  不是 而是
    C.既 也 不是 而
    D.又 又 不僅 還
    【解析】題干涉及的關聯(lián)詞有9個之多。分析題干,“有理論”和“有實踐經驗”之間是并列關系,因此有表示遞進關系的“不僅……而且”的B項就被排除。而“管理好自己”和“利用相關管理學的知識……”是遞進的關系,因此,C項也應被排除;而A項的“不但”與題干中“反而”屬于關聯(lián)詞混搭,所以只有D項為正確選項。故選D。
    例題2.
    盡管有的地方的“政績工程”看起來是規(guī)模宏大,但是由于脫離了實際的需要,弄得勞民傷財,怨聲載道,______沒有使群眾受益,_______加重了群眾的負擔。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不但 而且 B.不僅 反而
    C.雖然 但是 D.既 反而
    【解析】題干明顯表現的是遞進關系,C項表示轉折關系,可首先予以排除;D項關聯(lián)詞混搭,也應排除;“不但”和“不僅”在意義上差不多,“反而”和“而且”雖然都是表示遞進關系,可意義卻不一樣?!胺炊北硎灸嫦虻倪f進關系,“而且”表示順向的遞進關系?!凹又亓素摀泵黠@是逆向的,所以應該用“反而”。故選B。
    成語剖析及真題點撥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沿用的、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一般來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詩文等。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則不達”、“醉翁之意不在酒”。由于漢語本身有自己的句法結構,且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四字格式為其主要格式。
    一、理解特定含義型
    成語由于其歷史淵源,各自有其特定的含義,考生切忌望文生義,憑借字面意思妄自判斷成語的含義,例如,“萬人空巷”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的是人多的場面,考生往往意會為與其相反的意思。所以,在成語的應用中,應尤其注意其特定的含義,望文生義或者斷章取義都是萬萬不可的。
    例題1.
    忠實與通順,作為翻譯的標準,應該是統(tǒng)一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與原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順,都稱不上是翻譯;同樣,譯文詞不達意也起不到翻譯的作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不謀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轍 D.大相徑庭
    【解析】本題考查對成語含義的正確理解?!安恢\而合”與“如出一轍”都表示意見相同、意思一致,而“截然相反”和“大相徑庭”則表示意見不同、意思不一致,我們通過瀏覽題干,可判斷出所要填入的應為表示“不一致”的成語,排除A、C項,B項“截然相反”是形容界限分明,完全不一致,而“大相徑庭”則表示彼此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后者比前者更恰當。故選D。
    例題2.下列句子中紅色部分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看對方的神態(tài),全然沒有劍拔弩張、嚴陣以待的氣勢,倒有幾分閑庭信步、瓜田李下話桑麻的味道
    B.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
    C.這伙盜賊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現場坐地分贓,結果被及時趕到的警察全部擒獲
    D.有的人說是“反腐倡廉”,做的卻是“貪污腐化”,真的令人不可理喻。
    【解析】本題是一道成語辨析題,如果對成語的含義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是會失分的?!肮咸锢钕隆北扔魅菀滓鹣右傻牡胤?“安土重遷”指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坐地分贓”指不親自偷盜搶劫而分到贓物;“不可理喻”指無法講道理,形容固執(zhí)或蠻橫。這四個成語,尤其是A、B項,如果不理解成語特定的含義,就會選錯答案。A、C、D項成語運用明顯與句意相差很大,所以正確答案是B。故選B。
    例題3.這個新的設計方案大方向正確,盡管缺點不少,但從目前看來( )。
    A.無出其右 B.獨一無二
    C.獨當一面 D.出類拔萃
    【解析】C、D項“出類拔萃”與“獨當一面”明顯與前文“缺點不少”意思不相協(xié)調,可首先排除;而A項“無出其右”指沒有比這更強的,沒有能超過他的;“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這兩者比較之下,前者更恰當。所以A項是最恰當的選項。故選A。
    例題4.下列句子中,紅色部分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外出旅游,異地的風物固然讓人迷醉,可是在商場購物時遇到的導購的勸說,卻常常使人不厭其煩。
    B.位于泉州的千年古剎“開元寺”,檐牙高啄,氣宇軒昂,令中外游客大飽眼福。
    C.春運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車站一帶,一種屢試不爽的詐騙手法死灰復燃,愈演愈烈。
    D.這次研討會開始時氣氛有些沉悶,多虧李教授拋磚引玉的一番話,才使大家的發(fā)言積極起來。
    【解析】“不厭其煩”是形容一個人對做某件事或對某事物的解釋很有耐心;“氣宇軒昂”是形容某人外表很有氣概;“屢試不爽”是指重復使用都能起到正確效果;“拋磚引玉”形容某人對自己講話的自謙話語。弄清楚了這四個成語的特定含義,我們就可以準確得出選項D了,其他三項用于句子中均與語境、語義不相符。故選D。
    二、掌握適用范圍、對象型
    成語有具體的適用對象、范圍,或人或事,不能張冠李戴。成語的比喻意義有相對的側重點和針對性,不能籠統(tǒng)使用;有的成語只能用于某一對象,必須弄清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若不加以區(qū)別也會造成誤用。如“汗牛充棟”僅用于物(書),不能用于人。
    例題1.
    對一篇規(guī)范論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綜述、刪注釋,實在是______的不智之舉。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削足適履 B.揚湯止沸
    C.矯枉過正 D.舍本求末
    【解析】這四個選項如果不深究其適用范圍,看上去似乎都可以填入句中,而“削足適履”主要用來形容不合理的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的生搬硬套;“揚湯止沸”側重于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矯枉過正”則主要是用來形容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舍本求末”則指忽略根本環(huán)節(jié),只在小問題上下功夫。題干中的因為“版面限制”而刪除有用信息的做法,明顯與“削足適履”的含義最匹配。所以正確答案為A。故選A。
    例題2.
    由于缺乏誠信,這家大商場越辦越差,現在每天去那里購物的顧客( )。
    A.寥寥無幾 B.人跡罕至
    C.熙來攘往 D.門可羅雀
    【解析】“寥寥無幾”形容人非常稀少,適用對象為人,用在句中恰當;“人跡罕至”也指人少,但是其主要針對的是某個地點,形容地方偏僻;“熙來攘往”形容人很多,與句子意思矛盾;“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其適用主體為地點,而不能說“顧客門可羅雀”。所以只有A項正確。故選A。
    例題3.
    諷刺是要夸大的,但不能無中生有( )。
    A.信口雌黃 B.捕風捉影
    C.東拼西湊 D.不著邊際
    【解析】根據題干意思,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和“無中生有”意思相近的成語,“無中生有”意思是從沒有中產生出有,比喻毫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靶趴诖泣S”指不顧事實,隨便亂發(fā)議論,側重于講亂發(fā)議論、捏造事實,與“無中生有”意境吻合;“捕風捉影”比喻虛妄的事情,也指說話辦事沒有真憑實據,側重于講人疑神疑鬼,胡亂猜測,用在句中顯然不如A項恰當;“東拼西湊”指從不同的地方拿來東西,胡亂拼湊在一起,“不著邊際”形容說話過于空泛,沒有內容,離題太遠,這兩項都明顯不適于置入句中。所以最恰當的選項為A。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