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司法考試 常懷感恩之心

字號:

別人的經(jīng)驗永遠是別人的,只能拿來借鑒,只有自己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經(jīng)驗,那才真正的屬于自己。至于是先復習第一卷部分還是先復習有理論深度的部分,是先復習實體法部分還是先復習訴訟法部分,第一階段復習什么,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甚至每一天復習什么,還有第四卷怎么準備,司考是放棄的藝術等等,這些問題相信每一位司考戰(zhàn)士心中都很清楚,都有一個完美的復習計劃,用不著我在這里班門弄斧了,關鍵是:自己的計劃能否真正實踐!每年成績出來的時候,仍然有80%左右的戰(zhàn)士沒有通過,他們心中都會說:如果我能嚴格完成自己的計劃,那么我肯定過了!遺憾的是,這句話是在成績出來之后說的。為什么不能完成自己的計劃呢!?因為一個個小的計劃沒能完成,慢慢就積累成大的計劃沒能完成,后干脆就沒有計劃,被狂風巨浪般的各種信息沖擊得亂了方寸,結局可想而知!為什么那一個個小的計劃就慢慢地不能完成了呢?本文就這個問題從心理層面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分成三部分寫了一點感觸,與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理論篇
    人的任何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很多人都給自己加了一副枷鎖,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行,或者對自己感到懷疑。正是這副枷鎖,束縛了您本來就具有的能力,限制了您潛力的挖掘!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挖掘自己的潛能,就是要打破一個又一個自設的枷鎖。
    若能事事配合心智的運作方式,則可輕松的達到目的,身心可以保持在愉快的高效率狀態(tài)。反之,雖然努力再努力,也會事事弄不懂全貌,很快就身心疲憊而放棄了。那么,心智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
    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對任何訊息的反應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接收訊息:靠眼、耳、鼻、舌、身體等接收訊號。在接收訊號時,若受到干擾,則收訊不良。對于外在的干擾因素我們不易克服或改善它們,但我們自身的干擾以及如何減少外界干擾的影響,卻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改進的。常見又有效的方法是‘速讀訓練’,其它的有效方法是讓身心舒服(注:不是快樂)以減少身體和意識的干擾,以及提升腦部機能的訓練。此外,若能平時多作好事,例如常常有形無形的幫同學的忙而不求回報,則在相信好心會有好報的穩(wěn)定心情下,許多干擾會消失其作用于無形中。
    2 簡化訊息、比對記憶庫資料:這一點是本篇的主題,馬上就切入主題來談它。
    3 作出反應。作出反應也和接收訊息相似,若能不受干擾則我們的反應是相當有效的。
    在確認某一資訊的過程中,我們的左右腦在和記憶庫資料作比對以自行認定、說服對方、及同意對方意見的時候,都要通過一組判斷系統(tǒng)的檢驗。
    此外,因為找到的資料是否正確也需要判斷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到記憶庫中搜尋資料的速度也會被身心是否安詳所影響。因此,維持身心安詳,不但對提升讀書效率和做題準確率方面是具關鍵性的一環(huán),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事方面也是極為重要的。
    在司考的復習中,我們大腦的運行模式是一個動態(tài)資料儲存的過程。因為頭腦有無限大的記憶單元,所有經(jīng)五官進入腦中的資料,都會被記住,但它們是記在底層的部份,平常不易將之呼喚出來。當頭腦第二次接收到類似的法條或案例時,該法條或案例就在左右腦比對認定的過程中會被簡化而重新儲存,同時,以前儲存的資料并不損毀,而是轉存到底層之中。經(jīng)常重復的知識點,就會不斷的被簡化后放在容易被淺層潛意識調取到的位置。
    例如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法律知識,就算我們在做異常復雜的大案例分析題時也會輕松地被調用出來。因為資訊太多了,所以就依照資料被搜尋比對的次數(shù)作動態(tài)調整,由于每次比對認定都能進一步簡化資料,因此,越是經(jīng)常被引用的資料,被重新調動的通道就會越順暢,路徑也會越短。相反的說,某一段時間常用的資料一旦被束之高閣不再使用后,其儲存位置會逐漸被不常引用的區(qū)域挪移。我們要想司考復習得好,就要在心情穩(wěn)定的情形下,多看相同資料、多多聯(lián)想不同或類似知識點的異同,以增加這些知識點被正確比對的次數(shù),不斷在腦中簡化它們,把它們放在動態(tài)搜尋時容易找到的位置。
    我們的腦部是幾千萬部電腦依樹枝狀的架構同時平行運作,并且,絕大多數(shù)未被啟動,每一部電腦在無干擾或干擾極少的狀態(tài)下運作可充分發(fā)揮其效率。一般人使用的腦中電腦只用到幾百萬臺,常在阿爾法波狀態(tài)的人,它每天都會永久性地啟動幾百、幾千、幾萬部甚至一、二十萬臺的腦中備份電腦,所以其潛能不斷快速增進。
    我們勤勞智慧的司考戰(zhàn)士們,由于長時間處在高度緊張的復習狀態(tài),尤其是后期復習階段,我們的身體系統(tǒng)常常會出現(xiàn)異常狀態(tài),因此身體系統(tǒng)會誤判為極度緊急狀態(tài),就會不斷過度使用自己身體的資源,以致身心變成經(jīng)常性的焦慮、煩躁、不安甚至生病,好多考友因此沒能發(fā)揮出自己本來就有的真實水平而名落孫山,甚為可惜??!
    我們應該盡量在司法考試的全過程中,維持在身心沉穩(wěn)的阿爾法波狀態(tài),以使頭腦自然且不費力氣的處在“意識不干擾潛意識”的境界。由于我們常常對身體的任何不適感作出反應,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一直都在很容易變成“意識干擾潛意識”的不良狀態(tài)。因此需要從今開始練習將這種不良狀況改過來,以全力開發(fā)我們未開發(fā)的潛能,讓我們能夠輕松地戰(zhàn)勝司考。
     第二部分:心性篇
    心的訓練,對于我們的學習、考試、工作、日常生活等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訓練自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我們自在地使用它,做它的主人,例如,如果你的心經(jīng)過良好的訓練,就能在懈怠懶惰的心理狀態(tài)中,迅速激起學習的熱忱;就能在雜念紛飛天馬行空的心理狀態(tài)中,迅速拉回自己的心智,并且把它們集中起來用于學習或工作;就能在昏沉糊涂的心理狀態(tài)中,迅速脫離出來,使自己的大腦清新明快;就能在悲觀、黯淡、憤怒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中,迅速扭轉乾坤,變?yōu)闃酚^、光明、喜悅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在這些“心”上面的功夫能超越別人多少,那么在現(xiàn)實中的學習、考試、工作上面,也就能同比例地超越別人多少…
    訓練心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目前,我們只用了心的一小部分,就連這一小部分也被各種愚鈍和煩惱所消弱。如果我們訓練自己的心,就能讓心的功用全部歸你所有并自由控制,我們就可以具有創(chuàng)造性,具有耐心,具有藝術天分,或任何我們想要的。那么,即使我們已經(jīng)人老珠黃,白發(fā)蒼蒼,而你的心仍然繼續(xù)成長,更有活力!
    在司法考試中,每個參加的戰(zhàn)士都希望能夠通過,也都喜歡扎實學習,堅忍不拔,每天完成自己或學校定的計劃,考前心態(tài)平穩(wěn)、從容不迫等等戰(zhàn)勝司考的必備美德,但,這些美德又有幾人能做到呢?也注定了只有那些考過的20%左右的人能夠做到,也就是說,當你做到了,你也就擠進那20%的行列了,還有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未受訓練的心無法加以控制,使我們無法完全培養(yǎng)出自己希望的品性。未受訓練的心,就像要弄直狗的卷尾巴一樣,不論你花多大力氣把它拉直,只要你一放手,它立刻又卷回去了。它的過程就像這樣:我們下定決心不再當自己欲望的奴隸,但是當遇到什么吸引我們的東西時,我們的心立刻高估那樣東西,把它當成是可愛的,授予它足夠的力量來俘虜我們。以這種方式,心創(chuàng)造出一張大網(wǎng)纏住了自己,對不同的事物染上癮頭,使這些事物變成不可或缺,沒有它們就好像活不下去,就好像不能通過司考一樣,而正是這些原因使我們迷失了自己,終沒能通過考試,無限哀嘆,于事無補……
    第三部分:操作篇
    合理的念書方法至少要包含五個步驟,第一是快速略讀,第二是詳讀方法如前所述,第三是重點式的回想,第四做習題或例題,后是想像自己是老師,將重點教給一個想像的人或同學聽,可以強迫潛意識在講的那一瞬間,劇烈的簡化及整理資料……快速略讀是為了加多重復預習及復習的次數(shù)。重點式回想則除了加多復習的次數(shù)之外,更會要求潛意識重復整理資料以簡化并了解它,同時有機會讓自己有整體概念以利于通盤了解。
    1 讓自己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
    現(xiàn)在來談在司法考試速讀課程的學習中,達到頭腦極度專心及放輕松的方法。對一般人來說,要求自己放輕松,只能維持大約一、二十秒左右,甚至更短。原因是身心不適的感受會使我們啟動意識的注意,意識一旦被啟動去注意其它的感受,當然很快忘了原本要放輕松的事。若要自我練習,需要把握住“專心放輕松”,它的要訣其實是‘若有若無的注意有沒有放輕松,發(fā)現(xiàn)身體沒有放輕松,不要罵自己也不要叫自己放輕松,只需安詳舒適地回到不注意狀態(tài)即可’,這種狀態(tài)很微妙,好像在速讀過程中,自己不存在了,只有那些知識點在大量地飛進我們的大腦,我們也不去管它,當做題的時候,放松達到同樣的心境,這些儲存的知識點或者解題的思路就會自動被調用出來。因為很不容易做到這種放輕松,因此一定要有空就常常練習。只要一想到練習好這種高級的放輕松法,有機會變成神童并且通過考試的話,相信大家都會提起精神來練習它的。
    由于念書時間愈長愈能提升自己,好將理想目標時間設定為‘一整天都能處在極度專心的放松的狀態(tài)’,因此應該在整個速讀學習的過程中都練習如何放輕松。
    有了高度的集中力,則能夠在任何狀況下,以極快的速度,經(jīng)由眼睛和耳朵等五官正確的攫取所有的資訊,送入腦中之后再由潛意識去作取舍。別擔心頭腦會被塞爆,新興的腦神經(jīng)動力學早已證實,我們的頭腦記憶庫是可以存錄無限多的東西的。
    2 訓練自己的意識不要干擾潛意識(捕捉天才的感覺):
    在用速讀課程復習司法考試中,假使有一題不會,就做個記號輕松的跳過,做后面的題,把它留到后單獨解決,反而印象會更深。要使自己放輕松并保持靈敏的心,千萬別去想這一題怎么做,一旦想這一題怎么做便很容易會被抓住,被卡在這里,不斷去想如何做,造成意識干擾潛意識而致考完才會做的憾事。當我們有機會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意識過度使用時,可以深深吸一口氣后慢慢吐氣,重復幾次,以抑制意識的作用,回到正確的方法。
    聽課件時也一樣,聽老師講解時,盡量不要想,讓心像一池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同時使頭腦保持在靈活敏捷的狀態(tài)。雖然好像無意識作用,但卻專心的聽老師講課。所謂的專心是讓身體在稍微舒服的輕松狀態(tài),若有若無的聽講。絕對不應該去想要聽懂老師的講解,因為若我們懂的話,瞬間或等一下就知道了,不懂的話去想也不會很快懂的,反而令想要懂的意識動作干擾到后面的聽講。只要頭腦保持在靈活狀態(tài),潛意識將會開始去消化老師所講而我們不懂的部份。在老師停頓時,迅速回想老師剛剛在講什么,可以將一部份剛剛不懂的地方,很快的就了解。
    一個極為基本的觀念是:懂不懂是潛意識的事,若懂的話,潛意識會送訊號給意識,意識只能知道我懂不懂。舉個例子來說,大家知道,擔保法部分是異常復雜的,必須要有好的老師講解才有可能聽懂,我們聽的時候要讓心靈調整到充滿安詳、清凈明快的頻率,并且保持住,讓老師講解的內容直接進入潛意識,讓它自己去分析,要相信我們潛意識的能量是無窮大的,很快它就會回饋一個“我懂了”的指令傳給我們,把這個輸入與輸出的路徑練到純熟,我們的復習就會變得輕松愉快,就像拿了一把屠龍刀在披荊斬棘,好不痛快!
    再提醒大家一下,要常常有事沒事就練習放輕松,常常去‘體會專心放輕松的要訣’其實是‘若有若無的注意有沒有放輕松,發(fā)現(xiàn)身體沒有放輕松,不要叫自己放輕松,只需安詳?shù)幕氐讲蛔⒁鉅顟B(tài)即可,但要讓心像一池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同時又充滿活力’。久而久之,可以慢慢的隨時自然的放輕松,而很容易的進入‘意識不在不必要時干擾潛意識’的佳狀態(tài)。要相信我們的腦域也可不斷的被開發(fā)。
    總結這一段來說,不論是聽快讀課程還是聽課、做題、考試、甚至待人處世,都要將身心放輕松,保持靈敏的心,不要企圖去了解五官所收集到的任何訊號(即不要使思考性意識干擾潛意識)。若外來訊息是我們所了解或者熟悉的,則頭腦自然會發(fā)出訊息,并發(fā)出指令讓身心作出不可思議的睿智的反應。一旦我們產生企圖了解那些外來訊息的心,那將會使我們的反應往不佳的方向沉淪。
    3 加快讀書速度:
    前面提到,五官所接收到的訊息越熟悉,頭腦越能迅速將之簡化成為簡單的圖形符號,以利左右腦的互相溝通,快速達到了解的程度。若我們常用地毯式搜索方法念書,且要求自己看懂一段之后才看下一段。因為時間有限,多只能看一兩次,很難進入熟悉的階段,以通盤了解所讀的內容,當然會有糟糕的考試成績了。
    當你有信心后可以開始采用加快速度念書的速讀課程,其目的是強迫自己在念書時,沒有很多時間去想懂或不懂,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分心、去想別的事情,那些雜念根本就插不進來。因為習慣不易改,因此不要強迫自己一下子就在念書時完全不想。由于頭腦會在目光焦距附近的區(qū)域選取資料,以組成圖形來作比對和聯(lián)想,因此不要讓自己在念理論較深的科目時一眼看到太多東西。速讀課程的方法是要求你用紙或什么東西,遮住目前在看以外的部份,于是只有正在看的東西顯露在眼前,因此頭腦容易在挑資料時得到正確且重要的資訊,又因為資料少,比對后瞬間了解的機率也大增。用速讀課程可以強迫性地加快讀書速度,只要使遮住視線的工具移動速度加快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在念書時,目光被動式的集中在一個狹窄的區(qū)域會變成一種習慣,不必再用工具遮住不看的部份。我們須注意到,平常應該練習出真正詳讀和快速度詳讀的兩種功夫,才能真的當一個輕松快樂的司考戰(zhàn)士。
    后,用一個比喻結束,孫大圣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熬了七七四十九天,煉成了令人羨慕并且非常實用的的火眼金睛,過后孫大圣想起這段經(jīng)歷一定是感謝太上老君的!同樣道理,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司法考試,它就是那個“煉丹爐”,煉出我們一顆感恩、關愛、慈祥、安泰、堅韌、剛強、清凈、睿智的“心”,這樣的一顆“心”,將陪伴我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