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造價工程師考點分析:工業(yè)項目設計評價指標

字號:

工業(yè)項目設計評價指標
    (1)總平面設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
    1)有關面積的指標。包括:廠區(qū)占地面積、建筑物和構筑物占地面積、永久性堆場占地面積、建筑占地面積(建筑物和構筑物占地面積+永久性堆場占地面積)、廠區(qū)道路占地面積、工程管網占地面積、綠化面積。
    2)比率指標。包括:反映土地利用率(建筑系數(shù)和土地利用系數(shù))和綠化率的指標。
    3)工程量指標。包括:場地平整土石方量、地上及地下管線工程量、防洪設施工程量等。
    這些指標綜合反映了總平面設計中功能分區(qū)的合理性及設計方案對地勢地形的適應性。
    4)功能指標。包括生產流程短捷、流暢、連續(xù)程度;場內運輸便捷程度;安全生產滿足程度等。
    5)經濟指標。包括:每噸貨物運輸費用、經營費用等。
    建筑系數(shù)又稱為建筑密度,是指廠區(qū)內(一般指廠區(qū)圍墻內)建筑物、構筑物和各種露天倉庫及堆場、操作場地等的占地面積與整個廠區(qū)建設用地面積之比;而土地利用系數(shù)是指廠區(qū)內建筑物、構筑物、露天倉庫及堆場、操作場地、鐵路、道路、廣場、排水設施及地上地下管線等所占面積與整個廠區(qū)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2)工藝技術方案的評價。對工藝技術方案進行比選的內容主要有:技術的先進程度、可靠程度,技術對產品質量性能的保證程度,技術對原料的適應程度,工藝流程的合理性,技術獲得的難易程度,對環(huán)境的影響程度,技術轉讓費或專利費等技術經濟指標。
    (3)建筑設計評價。主要包括:
    1)單位面積造價。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指標。
    2)建筑物周長與建筑面積比。主要使用單位建筑面積所占的外墻長度指標K周,K周越低,設計越經濟,K周按圓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的次序依次增大。該指標主要用于評價建筑物平面形狀是否合理。
    3)廠房展開面積。主要用于確定多層廠房的經濟層數(shù)。
    4)廠房有效面積與建筑面積比。該指標主要用于評價柱網布置是否合理。
    5)工程全壽命成本。這是一個評價建筑物功能水平是否合理的綜合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