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招聘輔助人員的公告

字號:

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招聘輔助人員的公告
    為優(yōu)化書記員和司法警察隊伍結構,緩解人員不足的矛盾,促進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發(fā)展,根據(jù)工作需要,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速錄員及司法協(xié)警,現(xiàn)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圍
    從本市(不含鳳臺縣)城鎮(zhèn)常住居民中公開招聘輔助人員19名,其中:速錄員14人,司法協(xié)警5人(男性)。
    二、招聘條件
    (一)政治條件: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品行良好,樂于奉獻,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含原人事部門)認定具有考試違紀行為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不得報考。
    (二)學歷條件: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專業(yè)不限。
    (三)年齡條件:年齡在26周歲以下(以報名最后一天計算,即1984年8月30日以后出生)人員。
    (四)身體條件:身體健康,能勝任崗位工作。其中,司法協(xié)警身高不低于1.70米。
    三、招聘辦法
    本次公開招聘工作按照報名、筆試、技能(體能)測試、面試、體檢、考核、公示、聘用等程序組織實施。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組織公開招考工作。
    (一)報名
    1、報名時間: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30日(星期一)(8:30-17:00)。
    2、報名地點:市人才市場大廳(劉家山路36-1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院內)。
    3、報名要求:報名人員須攜帶學歷證書、身份證、戶口本等原件及復印件,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3張,考務費90元(筆試共兩門科目,根據(jù)省有關文件規(guī)定,每門科目考務費45元,共90元)。
    (二)筆試
    筆試為《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和《綜合知識》。筆試兩科成績均為100分,按1:1的比例合成筆試總成績100分。《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主要內容包括言語理解、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綜合知識》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中文、法律和計算機基礎知識。筆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筆試時間為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上午。具體安排為: 8:00-9:30《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10:00-12:00《綜合知識》。
    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18日(星期六)(8:30-17:00)考生憑身份證和發(fā)票到市人才市場大廳領取筆試準考證。
    (三)技能(體能)測試
    速錄員:依據(jù)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1:3比例確定速錄員技能測試人員。速錄員測試計算機文字錄入與編排。
    司法協(xié)警:報考司法協(xié)警職位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參加體能測試。體能測試人選根據(jù)職位招考計劃數(shù),依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1:5的比例確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考生筆試成績相同的,一并確定為體能測試人選。體能測試工作按照省委組織部、原省人事廳印發(fā)的《安徽省錄用人民警察體能測評項目和標準(暫行)》(皖人發(fā)[2008]3號)規(guī)定執(zhí)行。
    (四)面試
    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方式,主要通過考官與考生的面談和對綜合試題的提問,考查應聘者的邏輯思維、綜合分析、言語表達等能力。面試滿分為100分。
    速錄員筆試、技能測試及面試成績按5:2:3權重計算考生考試的總成績;通過體能測試的司法協(xié)警筆試、面試成績按5:5權重計算考生考試的總成績。根據(jù)總成績的排序,按1:1的比例確定初選人員。如遇名次并列的,以面試考試成績高者優(yōu)先。
    (五)體檢
    初選人員統(tǒng)一組織到指定的縣以上綜合醫(yī)院進行檢查,體檢標準參照國家公務員錄用相關體檢標準。因體檢不合格的,按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一次性等額遞補。
    (六)考核
    考核工作由市中級人民法院參照《安徽省國家公務員考核錄用實施細則》(皖人發(fā)[1999]58號)組織實施。因考核不合格產生名額空缺的,按考試總成績依次遞補。
    (七)公示
    對體檢、考核合格的初選人員在淮南人事人才網站上公示7日。
    四、聘用方式
    經筆試、技能(體能)測試、面試、體檢、考核等程序被錄用者,由市人才交流中心根據(jù)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淮辦發(fā)[2008]22號和淮人發(fā)[2008]13號文件規(guī)定辦理人才派遣聘用手續(xù)。
    五、工資待遇
    招聘人員所屬費用由市財政預算安排。月基本工資1000元,根據(jù)有關文件規(guī)定逐年遞增,并統(tǒng)一辦理五項社會保險。
     淮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