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稱為“惡阻”。
一、病因病機(jī)
惡阻的發(fā)生,主要是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臨床常見的原因為脾胃虛弱、肝胃不和,并可繼發(fā)氣陰兩虛的惡阻重癥。
二、辨證論治
1.脾胃虛弱證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惡心嘔吐不食,甚則食入即吐;口淡,嘔吐清涎,頭暈體倦,脘痞腹脹;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
2.肝胃不和證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惡心,嘔吐酸水或苦水,惡聞油膩;煩渴,口干口苦,頭脹而暈,胸滿脅痛,噯氣嘆息;舌淡紅,苔微黃,脈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嘔。
主方:橘皮竹茹湯或蘇葉黃連湯加姜半夏、枇杷葉、竹茹、烏梅。
一、病因病機(jī)
惡阻的發(fā)生,主要是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臨床常見的原因為脾胃虛弱、肝胃不和,并可繼發(fā)氣陰兩虛的惡阻重癥。
二、辨證論治
1.脾胃虛弱證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惡心嘔吐不食,甚則食入即吐;口淡,嘔吐清涎,頭暈體倦,脘痞腹脹;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
2.肝胃不和證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惡心,嘔吐酸水或苦水,惡聞油膩;煩渴,口干口苦,頭脹而暈,胸滿脅痛,噯氣嘆息;舌淡紅,苔微黃,脈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嘔。
主方:橘皮竹茹湯或蘇葉黃連湯加姜半夏、枇杷葉、竹茹、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