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三朵金花”談數(shù)學成考秘訣

字號:

2006年北京成考,劉魯英、許光梅、 張學麗“三朵金花”數(shù)學均考出滿分的好成績,分別被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錄取,圓了自己的“大學夢”。為了幫助考生在考前緊張的備戰(zhàn)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朵金花”與我們一起分享了她們的成考秘訣。
    ◆劉魯英:課堂聽講出效果
    劉魯英認為,自己數(shù)學考滿分的關鍵是在輔導班學習時認真聽講,注重課堂50分鐘的學習效果。劉魯英說,她考前參加了成考輔導班,特別注重課堂聽講效果。每次上課前,她都要“溫故知新”,認真預習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不提前預習,課堂學習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每次上課前,她都把預習時不懂的地方標出來,以便課堂上認真理解消化。
    上課時,學生要跟隨老師的授課進度,對老師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要認真領會掌握。有時老師會舉一反三,從一種解題方法擴展到多種,這時要認真把這些解題方法記下來。因為這是老師的歸納和擴展,有些是課本中沒有的。如果課堂上老師講的內(nèi)容沒有弄懂,一定要在課后及時請教,不能一知半解,也不要等積累多了再集中去問。如果經(jīng)常有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長期積累就會阻滯知識的連貫性。特別是很多成考生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如果不及時消化吸收課堂知識,很快就會把知識點淡忘。再加上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的干擾,這些課堂中不懂不會的知識點,就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弄懂,終會變成考場上解不出的難題。
    ◆許光梅:方式方法關鍵
    許光梅認為,數(shù)學學習要建立在勤奮努力的基礎上,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興趣是好的老師,只有對數(shù)學這門課產(chǎn)生興趣,才能調(diào)動學習的主動性,自覺去進行解題等實踐,從中找到快樂,形成良好的心理循環(huán)。每次上課前,她都會做好預習,從不懂不會中產(chǎn)生好奇心,調(diào)動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地方弄懂,并積極與老師互動,逐步掌握每章節(jié)內(nèi)容,把課本知識吸收進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其次,要多做習題,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針對數(shù)學公式多的情況,許光梅不是機械地記憶,而是通過解題來強化記憶。她平時以課本中的習題為主,每道例題都要弄懂。在反復練習課本習題的基礎上,適量找些課外習題練習,拓寬自己的思路,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掌握解題規(guī)律。她說,考試時的解題習慣要靠平時養(yǎng)成,如果平時做題粗心大意,考試中就很難做到細致小心。
    再次,要端正考試態(tài)度,正確對待考試。許光梅說,走進考場后,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除了踏踏實實做好每道題外,不要過多考慮該科目的考試結果,否則會影響臨場發(fā)揮。一般來說,考試以基礎性題目為主,解題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基礎知識部分,對于難度較大的綜合題,可暫時放下,等做完基礎題后,再靜下心來解綜合題。
    ◆張學麗:“數(shù)、形”結合巧解題
    張學麗認為,把學習中枯燥的數(shù)字變得形象化,是提高數(shù)學成績的一個好方法。
    她說,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如果找不到一個好的方法,很難記住公式、解題思路、擴展解題等,而她的“法寶”就是把抽象的題目變得形象化。面對數(shù)學中的大量公式,張學麗并非機械背記。她只記住基礎的公式,這是公式變化的“本”。同時,認真學習老師講解的轉換思路和轉換步驟,通過基本公式的逐步擴展,形成“公式樹”,化抽象為形象,增加了趣味性。公式在變化中,也遵循“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要掌握建造“公式樹”的方法,腦中出現(xiàn)形象的“建造”圖形,而不是機械背記“樹”的形狀。
    解題過程中,也能把數(shù)字變成容易背記的形象。如果想學好數(shù)學,離不開平時大量的解題練習,但不是機械地搞題海戰(zhàn)術,那樣只會使自己疲勞,繼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張學麗在做題時,通常都是先認真解答一遍,而后對照正確答案,重新回頭看一遍。這樣可以知道錯在哪兒,哪個知識點薄弱,哪個知識點不用再重復。這樣學習時,能把已會的知識直接過濾掉,對錯誤原因進行分析,逐漸積累成另一棵“樹”。 (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