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之刺灸法指導:隔巴豆灸

字號:

隔巴豆灸,在我國宋代已開始應(yīng)用。最早是巴豆與其他藥物混合制成藥餅作隔物灸療的,如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載:“治結(jié)胸法,巴豆十四枚,黃連七寸,和皮用。右搗細,唾和成膏,填入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數(shù),病去為度?!?。后來也有采取單用巴豆一味的,如明。龔廷賢的《壽世保元》提及“腹中有積及大便秘結(jié),心腹諸痛,或腸鳴泄瀉,以巴豆肉搗為餅,填臍中,灸三壯,可至百壯,以效為度”。除此以外,在《針灸資生經(jīng)》、《醫(yī)學綱目》、《針灸大成》及《針灸集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