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醫(yī)學理論:腎的生理病理特點

字號:

-
    腎為水火之臟,藏真陰而寓真陽,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主藏精、納氣、主水,開竅于耳及二陰,其華在發(fā),與膀胱相表里。故腎精充足則骨強、齒堅、髓滿、腦靈、耳聰、目明;命火充足,則五臟六腑的陽氣旺盛而生機勃勃。所以,凡是有關(guān)生長發(fā)育、生殖機能、水液代謝的異常,腦、髓、骨以及某些呼吸、聽覺、大小便的病變,多與腎的生理功能異常有關(guān)。
    腎為人身元陰元陽秘藏之所,元陰元陽為人體生殖發(fā)育之根本,只宜秘藏,不宜泄露。固秘則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耗傷則根本虛衰,諸病由之而生。所以,腎的病理變化是虛證多而實證少。
    腎臟水中有火,陰中有陽,陰平陽秘,功能正常。其病則主要表現(xiàn)為水火陰陽失調(diào),但水火陰陽失調(diào)又有虛實之分。因邪實而發(fā)病者屬實,如外感寒濕,或濕熱困于腎,病多為實,實證日久則由實轉(zhuǎn)虛。因正虛而發(fā)病者屬虛。腎虛有陰陽之別,精虧氣虛之分。但腎虛日久,必致由陰及陽,或由陽及陰,而成為陰陽兩虛之證。
    腎為人身陰陽之根。腎臟病變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甚為密切。五臟之傷,久必及腎,而腎病又必影響其他各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