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外貿(mào)跟單員基礎知識:紡織與服裝(3)

字號:

二、服裝
    (一)服裝的種類
    (二)服裝的主要技術指標
    (1)織物縮水率
    它是指織物在標準狀態(tài)下,通過一定程度洗滌后,經(jīng)緯向尺寸相對于原始尺寸的變化情況。縮水率指標為成品服裝檢測的首選項目。機洗應滿足:①織物洗后風格不會有大的改變,如不能損傷織物強力,不引起紗線滑移紙裂和織物表面磨損起球等;②經(jīng)3次水洗后,織物單位面積的變化率不大于15%,由此推算經(jīng)緯向縮水率各不大于8%。
    (2)織物縫紉強力
    織物縫紉強力是表述織物紗線的抗滑移性能(紙裂)及織物縫制后接縫強力的指標。長絲纖維織造的面料,如絲綢、仿絲綢和緞類織物,其面料由長絲紗線織造而成,長絲纖維之間的摩擦阻力遠遠小于短纖維,所以織物的組織規(guī)格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縫紉強力。
    提高織物縫紉強力的方法主要是從織物組織規(guī)格設計上考慮,提高經(jīng)緯密度、紗線捻度,采用異型截面纖維等。此外,對織物施以抗紙裂整理劑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織物的縫紉強力。
    (3)織物斷裂強力和撕破強力
    織物的這兩項強力實際上是從織物紗線的角度表示織物物理機械性能的。實際測試時是在織物的經(jīng)向或緯向施以定向拉伸力,在外力的作用下,紗線完全斷裂時的強度,為此織物的斷裂強力。撕破強力是指織物在已有撕口時紗線順序斷裂所需的外力??椢锏倪@兩個強力通常是成正比的。
    一般認為撕破強力小于8N(牛頓),已不適用做服裝,而對服飾類的織物,往往要求斷裂強力大于200N。
    (4)織物色差
    這項指標是將標準的比色用灰色樣卡來對比織物進行評判,并給出等級的。當織物染色時,對于同品種、不同批次的染色布會有批次差;連續(xù)式生產(chǎn)的染色布,頭尾會產(chǎn)生色差;卷染工藝染色時,卷染織物左右張力不一致或染缸內(nèi)左右溫度不一致,織物的左右邊會出現(xiàn)色差。
    (三)成衣
    (1)規(guī)格尺寸
    服裝成品規(guī)格檢驗是用皮尺測量成品服裝主要部位的規(guī)格尺寸,并與訂單中的規(guī)格尺寸對照比較,檢驗誤差要控制在允許范圍內(nèi),并確定其缺陷類別和成品等級。服裝成品規(guī)格測量部位和方法
    (2)紡織服裝中有害化學品和金屬元素
    歐盟公布了2003/34/EC和2003/36/EC兩項指令,這兩項指令分別列出了25種和43種致癌、誘變及危害生育的化學物質(zhì),明確規(guī)定在服裝、紗線、織物、被褥、毛毯、假發(fā)、假眉毛、帽子、尿布等衛(wèi)生用品、睡袋、手套、手提袋、椅套、各種錢包、手提箱、表帶、鞋類、紡織及皮革玩具和帶有紡織和皮革衣著的玩具等與人體長期直接接觸的多類紡織品或皮革制品中不得使用濃度超過30ppm或在特定條件下會分解產(chǎn)生濃度超過30ppm被禁用的4-氨基聯(lián)苯和聯(lián)苯胺等在內(nèi)的23種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國際生態(tài)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xié)會于2002年頒布“Oeko-Tex部Standard100”的標準,明確規(guī)定在紡織服裝中不能使用某些化學物質(zhì)(如過敏性染料、有害的偶氮染料)和某些金屬元素材料(如鉛和鉛合金)?!癘eko-TeXStandard100"被紡織界稱為是迄今為止最嚴格的紡織品生態(tài)標準。
    (3)紡織服裝中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