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12月20日,在那個振奮人心的晚上——澳門回歸了。從那一天開始,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2021年的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2周年紀念日。為大家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今天早上,我值日,陳老師叫我順便清理一下樓梯下的儲藏室。突然,我看到一個角落里豎著一塊紅色木牌,上面積著薄薄的灰塵。老師說這個不能丟,讓我拿出去擦干凈。我擦時,一群同學圍了上來。待我擦干凈后,只見上面清楚地寫著兩行字:“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距1999年12月20日倒計時60天。”“澳門回歸!”突然一個大同學打斷了我的思路?!鞍拈T在哪呀?為什么回歸?”這是一個小同學的聲音?!肮迸谱忧氨l(fā)出一陣笑聲。笑什么!別說他,就是上四年級的我,對澳門也沒多少了解。
“為了澳門回歸,國家不知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呢!”另一個大同學說。這時,我不禁自言自語:“何苦呢?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在乎那幾個平方嗎?”“此言差矣……”呀!這時陳老師的聲音。她兩眼注視著我,非常嚴肅地問:“假如有人強行奪走了你心愛的東西而且不還你,那你怎么辦?”“當然要回來嘍!”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師笑了笑,說:“唔,有志氣!”她停了停,又朝在場的同學們說,“同學們,早在百年前,外國列強侵入我國,想要瓜分整個中國,香港落入英國之手,澳門落入葡萄牙之口。那時,我們貧窮落后,所以要挨打。
如今,我們強大了,難道還不該收回我們神圣的領土,洗刷過去的恥辱嗎?難道我們還不該維護自己的尊嚴嗎……”老師越說越激動,她感染了我,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牌子前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老師的話,我懂了。我久久地凝望著眼前這塊牌子,它是那么鮮紅,那么巍然……
2.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前那一聲“母親,我回來了”響徹中華大地,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如今,澳門回歸祖國懷抱22周年。當年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這一幕的孩童已長大,而澳門也迎來了他成年后的第一個紀念日。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的又一盛事。
澳門的名字源于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娘媽。根據(jù)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后,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huán)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后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shù)氐拿Q,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后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chǎn),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離家四百余載,歸來仍是少年。”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后,澳門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總是擔心家中被盜,現(xiàn)在不再擔心路遇黑幫火并;從前,澳門制造業(yè)已看不到發(fā)展希望,現(xiàn)在澳門博 彩業(yè)為他帶來新的發(fā)展生機;從前,親身骨肉也只能隔海相望,現(xiàn)在60%的游客都來自中國大陸;目睹南中國海的百年滄桑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在通車首月,澳門口岸出入車輛便超過80萬人次。
曾幾何時,中國還飽受欺辱,任人宰割;而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驕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G20峰會在我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拉動了四十多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航空母艦成功起航。如今的中國,已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方面舉得傲人成績;如今的中國,已有足夠的資本讓每個中國公民為之自豪。如今的我們,可以響亮的拍著自己的胸脯和別人說“我,是一名中國人!”
歷史的書籍仍在不斷翻動著,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在古老的版圖上回蕩。
3.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前的今天,澳門在外漂泊,經(jīng)歷滿身蒼夷后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日子,這也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22年前,不管是澳門同胞還是大陸同胞,都為這一天等待了許久,也期待了許久,當澳門同胞回來的那一刻,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極而泣,也會祖國日漸的強大感到欣慰。
在22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裕,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祖國母親也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舉國盛會。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不僅緬懷過去,感恩為現(xiàn)在的生活做出貢獻的人們,更加祈禱與祝福今后中國更加美好。
在祈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自己的言行有所規(guī)劃,祖國的美好的未來是需要我們每一名國人做出努力與貢獻的,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為祖國的發(fā)展蓄力;作為工作者,我們應該在崗位中恪盡職守,讓祖國的日常運行規(guī)范正常,同時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進取,爭取更好的國力。
在今后,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為祖國的強大努力,為祖國的團結努力,生活會更加美好,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4.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成為一名英姿勃發(fā)的奮斗青年,22年,我們見證著從風雨飄搖到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代變遷,有這樣一個地方,22年的變化,讓我們驚嘆不已,那就是我們的媽港——澳門。
22年,她歷經(jīng)滄?zhèn)?,不變的一顆“中國心”。22年前的“蓮花寶地”,經(jīng)濟蕭條、社會混亂、烏煙瘴氣正是澳門的明信片,人民受著疾苦,幸福感成為一種“奢侈品”,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人走了,澳門本地人來了,一切正發(fā)生著變化,從規(guī)模上說,澳門只是個小城市,土地有限、人才有限、發(fā)展空間有限……然而,回歸22年來,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支撐下,在澳門人民不懈的奮斗下,在祖國的溫暖懷抱下,我們的澳門,在歷經(jīng)滄桑后,成為人民幸福指數(shù)的地方,成為我們向往的地方。說起夢想,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澳門人民更是有,有著一顆“中國心”,有著回歸祖國的殷切希望,是的,他們成功了,至現(xiàn)在,仍不變的依舊是“中國心”。
22年,她風華正茂,不改的是“中國情”。在澳門金蓮花廣場中央有一座高6米、重6.5噸的大型鑄銅貼金雕塑——盛世蓮花,每逢國慶和回歸紀念日這里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這正是澳門與大陸的心連心的見證,正是亙古不變的“中國情”。現(xiàn)在的澳門,橋梁縱橫,連接的大陸的經(jīng)濟,更連接著大陸的心,回歸22年來,澳門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經(jīng)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xù)改善,社會穩(wěn)定和諧,澳門22年的故事堪稱典范,“中國情”也成為了不朽的佳話。
回家22年的游子,正站在嶄新的起點,以昂揚的姿態(tài),走向明天,走向輝煌。讓我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明天。
5.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用心去感受22年前的12月20日,你定會和我一樣,控制不住那份澎湃心潮。在那一天,曾“寄人籬下”幾個世紀的澳門,終于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分散多年的親人相持兩手淚眼汪汪。那是一個光榮、揚眉吐氣的好日子,一個撼動天地的時刻如同巨石擊起了千層大浪。不管是站在電視機前,還是立在國旗下,人們都昂首挺胸,專注地凝視著五星紅旗和蓮花圖案的區(qū)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
鏡頭里閃過一張張熱淚盈眶的臉,人們的思緒,久久地被揪著,時間仿佛也停滯下來了。鏡頭在拍攝,燈光在閃爍。瞬間是短暫的,卻在相機里化成永恒。幾百年的風雨,幾百年的滄桑,凝于短短一句問候:澳門啊別來無恙?從此,澳門,終于可以重新展開新的一頁。同樣也標志著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再也沒有殖民統(tǒng)治。多少年來的傷口,終于可以愈合,在中國的歷,卻留下一道傷疤。對于過去,我們無法忘記,因為看著傷痕,我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
但是我們不能不釋懷、不自豪,因為我們是憑借著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和平的手段讓國土失而復得?,F(xiàn)在的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名望;愛好和平、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已經(jīng)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想起我們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而浴血奮戰(zhàn)的前輩們,戴著鐐銬跳起最美的舞蹈。而今,我們雖傷痕累累,也要攜著傷疤綻放燦爛的笑容。如今,我在每天的晨曦中立于學校的操場,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
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也和我一樣,會滿腦不停地播映著一幅又一幅令所有中國人激動的場景:體育健兒項掛金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在奏響的國歌中對著全場、全世界唱出中國人的驕傲……我會激動不已,真的激動不已。這是我們?nèi)A夏兒女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回歸的鐘聲,將永遠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
6.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一直無法忘記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里寫下的一段話?!叭?,即使活到21歲,有母親多少便可以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BR> 是的,澳門離開了中國母親,被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的時候,雖然城市依舊燈紅酒綠,繁華喧鬧。但我想,它是孤獨的吧。因為離開了母親,因為失去了根。所以,那些表面上的浮華也是虛無的吧。它不屬于澳門本身,在那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應該是沉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褪去了層層炫目虛假的光環(huán)以后,澳門以一個憨厚樸實的形象呈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我們?yōu)槠涓袆?,為其自豪?BR> “不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澳門終于回到了中國母親的懷抱,在1999年12月2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轉眼22載過去,一路走來,母子始終心連著心,不曾分離。
7.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國和葡萄牙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了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從此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的又一盛事。
長久的期待,已經(jīng)變成了現(xiàn)實;漂泊多年的澳門,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又一個新的特別行政區(qū)踏上了征程。歡慶的鑼鼓聲漸漸遠去,然而,在不平凡的1999年里,舉國上下為迎接澳門回歸迸發(fā)出來的火熱情感以及無數(shù)個動人故事,就像那絢爛的禮花,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
七彩裙裾上開滿了圣潔的荷花,縷縷青根深植于廣袤肥沃的土地,向著東方第一縷奪目的陽光燦然微笑。意象中,澳門回歸祖國倒計時鐘跳動的美妙的音響,如同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吟誦的巨大聲濤,回響在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震蕩于地球之巔,這是遠離的游子深情呼喚母親。如今,游子早已歸家,她正安祥地躺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更加神采奕奕。
矗立在晨曦中,立于操場上,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這是中華民族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回歸的鐘聲,將永遠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
同學們,在即將到來的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祝福澳門這朵美麗的蓮花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愿中華兒女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中和諧相處!祝福澳門!祝福祖國!
8.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澳門在吶喊,華夏在歡慶,世界在注目!22年前的今天,伴隨著陣陣呼喊聲,澳門踏上了回歸的征程。久別的游子,風塵款款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人們的雀躍與尖叫是風雨后的虹霞,眸子里閃爍著的是激動的老淚,手中揮舞的五星紅旗成了街上流動的風景。
澳門回來了,他情不自主地揮著手,興奮激動一如長不大的孩子,他邁開日漸成熟的步伐風塵仆仆地回“家”了。澳門回來了,香港九龍等紛紛趕來,捧著親人摯愛的臉龐,融在一塊兒的分不開是誰的淚。祖國母親探著脖子久久地守望,忘記了時間,其實時間已經(jīng)嵌在她的濁淚里。她瞇著雙眼,激動地抖著那雙經(jīng)歷辛酸的手,小心翼翼地撫著孩子每一寸肌體:黃皮膚給人帶來的蓬勃朝氣,黑眼珠給人帶來的犀利目光,這樸實無華的面孔,沸騰澎湃的熱血!她想把這個闊別已久的孩子每一厘每一毫都看個遍,即使他遠在他方,仍是母親抹不去的牽念與慰語。不!不了,他不會遠在他方,從他再次看到生母那一刻,他就理解了生母神圣的眼光。那充滿激情的液體,深深地觸動,觸動久久,這是骨肉間的不可分離??!
一個回歸夢,盼了多少年!歲月更迭,白了幾代人的少年頭,謀了幾代人的情與思!他啊,回來了,流下了久別重逢的熱淚,抹去了游子痛苦的思念。九九回歸后的短短22年,就像是跨越了一個世紀。在這22年里,澳門的經(jīng)濟從回歸前的連續(xù)下滑轉變成持續(xù)跨越式的增長,頗有微詞的社會治安也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和諧融洽自強不息的氣息正充溢著澳門。兩年前,又一次來到澳門,語重心長的話語,給澳門以無限前進的動力-那萬眾矚目的“四點希望”,情系特區(qū)管治水平、經(jīng)濟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和諧社會,澳門怎會不騰飛?華夏怎會不騰飛?
這可愛的孩子與慈祥的母親靜靜地安睡,待旦日第一抹柔和的曙色開始,被晨曦帶來的特有清香所喚醒,漂亮的瞳仁里呈現(xiàn)的是一個比夢鄉(xiāng)更美麗的世界。
九九久久,相聚九九,澳門久久,情意久久!
9.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嘩——嘩”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在1998年1月15日,中葡兩國談判桌旁響起。
兩張《中葡聯(lián)合聲明》批準書在談判桌上交換。兩雙偉人的巨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澳門——1999——回歸!
為了這掌聲的響起,祖國母親和所有華夏兒女忍辱負重了多少年!為了這掌聲的響起,大陸人民和澳門同胞奮斗了多少年!
為了這掌聲的響起,祖國母親和所有炎黃子孫苦苦等待了多少年!
曾記得,四百多年前那個漆黑的夜晚,殘忍的葡萄牙強盜玩弄陰謀詭計,用欺騙和訛詐,將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強行搶走,《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成了你的賣身契文。
從此,你成了一只斷線的風箏,一片飄零的落葉,一只離群的孤雁。盡管他們用鐵鏈深深地勒進你潔白的頸項,盡管他們妄圖用快槍利炮使你屈服,但你不屈,你竭力掙扎著,吶喊著:“母親,我要回家!”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心中回響著那永遠不變的吶喊:“即使滄海變桑田,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BR> 你也不斷地用行動證實著你不變的諾言: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后的當天,澳門人民就成立了“世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開赴抗日前線,數(shù)名服務團成員在抗日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祖國解放后,又是馬萬祺等一批愛國人士,慷慨解囊,以各種方式大力支持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幫助受災的同胞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譜寫了一曲曲血濃于水的愛國主義新篇章
四百多年的夢想,四百多年的滄桑,四百多年的不屈,四百多年的剛強,母親和游子只能遙遙相望,把團圓的心愿,連同不屈的信念,一起寫進顛簸的歲月。炎黃子孫,望穿秋水;龍的傳人,夢繞魂牽。山也迢迢,水也迢迢,盼過四百年,終于盼來了鄧小平爺爺?shù)摹耙粐鴥芍啤钡膫ゴ髽嬒搿?BR> 祖國母親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歡樂代替了憂愁,富裕代替了貧窮,智慧代替了愚昧,祖國母親以嶄新的豐姿屹立在世界東方。母親溫暖的胸膛成了你暖融融的避風港。穿過歷史的河流,我又聽到你歡快的吟唱?!澳憧芍狹acao不是我的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 體,你依然保管我內(nèi)心的靈魂。那四百多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澳門——與香港齊名的東方明珠,在1999年12月20日你終于回到了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
10.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12月20日這一天,澳門在歷盡磨難之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讓我們每個人為之自豪的。
站在世紀的巔峰回首,百年滄桑,我們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就在半殖地年代,在我們國家的公園大門之上竟懸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牌子的年代,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一幕:一個鬧市區(qū)的大街上,一位黑頭發(fā)黃皮肢的大漢,氣勢高昂地走在一片藍眼睛白眼球叢中,胸前掛著一片未加任何修飾的木牌子,上面赫然閃耀著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是中國人!”這時,有的藍眼睛斜目注視站向他說:“沒聽說過什么中國”,還有那個黃眼睛低垂著頭的中國人勸他不要在那兒說自己是中國人。這一幕的景象,讓每個中國人感到凄涼,但更覺得悲壯。那不甘屈辱、奮發(fā)圖強的志氣正是我中華民族歷經(jīng)劫難、前仆后繼,生生不息的精神!那位漢子便是革命先烈吉鴻昌。像吉鴻昌這樣的革命烈士舉不勝舉。正是這些革命先烈用他們滿腔的熱血,冒著敵人的炮火,譜寫了無愧于中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響遍神州,響在世界領獎臺上,響在世界人民的耳中,并使得那音符越來越高,那旋律越來越強!
親愛的同學們,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神圣的使命,去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強國。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啟超曾歡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雄于世界則國雄于世界?!庇谑?,我們今天的努力被賦予更深刻的含義?!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一個世紀前當時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周恩來發(fā)自肺腑的吶喊,正是我們努力奮斗的含義所在。同學們,讓我們不負祖先、先輩的教誨,同心同德、自強不息、再接再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永遠立于世界強國之列,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1.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今天早上,我值日,陳老師叫我順便清理一下樓梯下的儲藏室。突然,我看到一個角落里豎著一塊紅色木牌,上面積著薄薄的灰塵。老師說這個不能丟,讓我拿出去擦干凈。我擦時,一群同學圍了上來。待我擦干凈后,只見上面清楚地寫著兩行字:“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距1999年12月20日倒計時60天。”“澳門回歸!”突然一個大同學打斷了我的思路?!鞍拈T在哪呀?為什么回歸?”這是一個小同學的聲音?!肮迸谱忧氨l(fā)出一陣笑聲。笑什么!別說他,就是上四年級的我,對澳門也沒多少了解。
“為了澳門回歸,國家不知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呢!”另一個大同學說。這時,我不禁自言自語:“何苦呢?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在乎那幾個平方嗎?”“此言差矣……”呀!這時陳老師的聲音。她兩眼注視著我,非常嚴肅地問:“假如有人強行奪走了你心愛的東西而且不還你,那你怎么辦?”“當然要回來嘍!”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師笑了笑,說:“唔,有志氣!”她停了停,又朝在場的同學們說,“同學們,早在百年前,外國列強侵入我國,想要瓜分整個中國,香港落入英國之手,澳門落入葡萄牙之口。那時,我們貧窮落后,所以要挨打。
如今,我們強大了,難道還不該收回我們神圣的領土,洗刷過去的恥辱嗎?難道我們還不該維護自己的尊嚴嗎……”老師越說越激動,她感染了我,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牌子前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老師的話,我懂了。我久久地凝望著眼前這塊牌子,它是那么鮮紅,那么巍然……
2.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前那一聲“母親,我回來了”響徹中華大地,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如今,澳門回歸祖國懷抱22周年。當年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這一幕的孩童已長大,而澳門也迎來了他成年后的第一個紀念日。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的又一盛事。
澳門的名字源于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娘媽。根據(jù)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后,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huán)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后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shù)氐拿Q,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后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chǎn),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離家四百余載,歸來仍是少年。”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后,澳門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總是擔心家中被盜,現(xiàn)在不再擔心路遇黑幫火并;從前,澳門制造業(yè)已看不到發(fā)展希望,現(xiàn)在澳門博 彩業(yè)為他帶來新的發(fā)展生機;從前,親身骨肉也只能隔海相望,現(xiàn)在60%的游客都來自中國大陸;目睹南中國海的百年滄桑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在通車首月,澳門口岸出入車輛便超過80萬人次。
曾幾何時,中國還飽受欺辱,任人宰割;而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驕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G20峰會在我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拉動了四十多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航空母艦成功起航。如今的中國,已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方面舉得傲人成績;如今的中國,已有足夠的資本讓每個中國公民為之自豪。如今的我們,可以響亮的拍著自己的胸脯和別人說“我,是一名中國人!”
歷史的書籍仍在不斷翻動著,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在古老的版圖上回蕩。
3.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前的今天,澳門在外漂泊,經(jīng)歷滿身蒼夷后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日子,這也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22年前,不管是澳門同胞還是大陸同胞,都為這一天等待了許久,也期待了許久,當澳門同胞回來的那一刻,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極而泣,也會祖國日漸的強大感到欣慰。
在22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裕,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祖國母親也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舉國盛會。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不僅緬懷過去,感恩為現(xiàn)在的生活做出貢獻的人們,更加祈禱與祝福今后中國更加美好。
在祈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自己的言行有所規(guī)劃,祖國的美好的未來是需要我們每一名國人做出努力與貢獻的,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為祖國的發(fā)展蓄力;作為工作者,我們應該在崗位中恪盡職守,讓祖國的日常運行規(guī)范正常,同時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進取,爭取更好的國力。
在今后,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為祖國的強大努力,為祖國的團結努力,生活會更加美好,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4.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22年,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成為一名英姿勃發(fā)的奮斗青年,22年,我們見證著從風雨飄搖到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代變遷,有這樣一個地方,22年的變化,讓我們驚嘆不已,那就是我們的媽港——澳門。
22年,她歷經(jīng)滄?zhèn)?,不變的一顆“中國心”。22年前的“蓮花寶地”,經(jīng)濟蕭條、社會混亂、烏煙瘴氣正是澳門的明信片,人民受著疾苦,幸福感成為一種“奢侈品”,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人走了,澳門本地人來了,一切正發(fā)生著變化,從規(guī)模上說,澳門只是個小城市,土地有限、人才有限、發(fā)展空間有限……然而,回歸22年來,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支撐下,在澳門人民不懈的奮斗下,在祖國的溫暖懷抱下,我們的澳門,在歷經(jīng)滄桑后,成為人民幸福指數(shù)的地方,成為我們向往的地方。說起夢想,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澳門人民更是有,有著一顆“中國心”,有著回歸祖國的殷切希望,是的,他們成功了,至現(xiàn)在,仍不變的依舊是“中國心”。
22年,她風華正茂,不改的是“中國情”。在澳門金蓮花廣場中央有一座高6米、重6.5噸的大型鑄銅貼金雕塑——盛世蓮花,每逢國慶和回歸紀念日這里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這正是澳門與大陸的心連心的見證,正是亙古不變的“中國情”。現(xiàn)在的澳門,橋梁縱橫,連接的大陸的經(jīng)濟,更連接著大陸的心,回歸22年來,澳門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經(jīng)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xù)改善,社會穩(wěn)定和諧,澳門22年的故事堪稱典范,“中國情”也成為了不朽的佳話。
回家22年的游子,正站在嶄新的起點,以昂揚的姿態(tài),走向明天,走向輝煌。讓我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明天。
5.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用心去感受22年前的12月20日,你定會和我一樣,控制不住那份澎湃心潮。在那一天,曾“寄人籬下”幾個世紀的澳門,終于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分散多年的親人相持兩手淚眼汪汪。那是一個光榮、揚眉吐氣的好日子,一個撼動天地的時刻如同巨石擊起了千層大浪。不管是站在電視機前,還是立在國旗下,人們都昂首挺胸,專注地凝視著五星紅旗和蓮花圖案的區(qū)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
鏡頭里閃過一張張熱淚盈眶的臉,人們的思緒,久久地被揪著,時間仿佛也停滯下來了。鏡頭在拍攝,燈光在閃爍。瞬間是短暫的,卻在相機里化成永恒。幾百年的風雨,幾百年的滄桑,凝于短短一句問候:澳門啊別來無恙?從此,澳門,終于可以重新展開新的一頁。同樣也標志著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再也沒有殖民統(tǒng)治。多少年來的傷口,終于可以愈合,在中國的歷,卻留下一道傷疤。對于過去,我們無法忘記,因為看著傷痕,我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
但是我們不能不釋懷、不自豪,因為我們是憑借著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和平的手段讓國土失而復得?,F(xiàn)在的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名望;愛好和平、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已經(jīng)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想起我們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而浴血奮戰(zhàn)的前輩們,戴著鐐銬跳起最美的舞蹈。而今,我們雖傷痕累累,也要攜著傷疤綻放燦爛的笑容。如今,我在每天的晨曦中立于學校的操場,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
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也和我一樣,會滿腦不停地播映著一幅又一幅令所有中國人激動的場景:體育健兒項掛金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在奏響的國歌中對著全場、全世界唱出中國人的驕傲……我會激動不已,真的激動不已。這是我們?nèi)A夏兒女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回歸的鐘聲,將永遠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
6.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一直無法忘記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里寫下的一段話?!叭?,即使活到21歲,有母親多少便可以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BR> 是的,澳門離開了中國母親,被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的時候,雖然城市依舊燈紅酒綠,繁華喧鬧。但我想,它是孤獨的吧。因為離開了母親,因為失去了根。所以,那些表面上的浮華也是虛無的吧。它不屬于澳門本身,在那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應該是沉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褪去了層層炫目虛假的光環(huán)以后,澳門以一個憨厚樸實的形象呈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我們?yōu)槠涓袆?,為其自豪?BR> “不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澳門終于回到了中國母親的懷抱,在1999年12月2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轉眼22載過去,一路走來,母子始終心連著心,不曾分離。
7.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國和葡萄牙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了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從此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的又一盛事。
長久的期待,已經(jīng)變成了現(xiàn)實;漂泊多年的澳門,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又一個新的特別行政區(qū)踏上了征程。歡慶的鑼鼓聲漸漸遠去,然而,在不平凡的1999年里,舉國上下為迎接澳門回歸迸發(fā)出來的火熱情感以及無數(shù)個動人故事,就像那絢爛的禮花,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
七彩裙裾上開滿了圣潔的荷花,縷縷青根深植于廣袤肥沃的土地,向著東方第一縷奪目的陽光燦然微笑。意象中,澳門回歸祖國倒計時鐘跳動的美妙的音響,如同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吟誦的巨大聲濤,回響在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震蕩于地球之巔,這是遠離的游子深情呼喚母親。如今,游子早已歸家,她正安祥地躺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更加神采奕奕。
矗立在晨曦中,立于操場上,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這是中華民族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回歸的鐘聲,將永遠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
同學們,在即將到來的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祝福澳門這朵美麗的蓮花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愿中華兒女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中和諧相處!祝福澳門!祝福祖國!
8.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澳門在吶喊,華夏在歡慶,世界在注目!22年前的今天,伴隨著陣陣呼喊聲,澳門踏上了回歸的征程。久別的游子,風塵款款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人們的雀躍與尖叫是風雨后的虹霞,眸子里閃爍著的是激動的老淚,手中揮舞的五星紅旗成了街上流動的風景。
澳門回來了,他情不自主地揮著手,興奮激動一如長不大的孩子,他邁開日漸成熟的步伐風塵仆仆地回“家”了。澳門回來了,香港九龍等紛紛趕來,捧著親人摯愛的臉龐,融在一塊兒的分不開是誰的淚。祖國母親探著脖子久久地守望,忘記了時間,其實時間已經(jīng)嵌在她的濁淚里。她瞇著雙眼,激動地抖著那雙經(jīng)歷辛酸的手,小心翼翼地撫著孩子每一寸肌體:黃皮膚給人帶來的蓬勃朝氣,黑眼珠給人帶來的犀利目光,這樸實無華的面孔,沸騰澎湃的熱血!她想把這個闊別已久的孩子每一厘每一毫都看個遍,即使他遠在他方,仍是母親抹不去的牽念與慰語。不!不了,他不會遠在他方,從他再次看到生母那一刻,他就理解了生母神圣的眼光。那充滿激情的液體,深深地觸動,觸動久久,這是骨肉間的不可分離??!
一個回歸夢,盼了多少年!歲月更迭,白了幾代人的少年頭,謀了幾代人的情與思!他啊,回來了,流下了久別重逢的熱淚,抹去了游子痛苦的思念。九九回歸后的短短22年,就像是跨越了一個世紀。在這22年里,澳門的經(jīng)濟從回歸前的連續(xù)下滑轉變成持續(xù)跨越式的增長,頗有微詞的社會治安也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和諧融洽自強不息的氣息正充溢著澳門。兩年前,又一次來到澳門,語重心長的話語,給澳門以無限前進的動力-那萬眾矚目的“四點希望”,情系特區(qū)管治水平、經(jīng)濟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和諧社會,澳門怎會不騰飛?華夏怎會不騰飛?
這可愛的孩子與慈祥的母親靜靜地安睡,待旦日第一抹柔和的曙色開始,被晨曦帶來的特有清香所喚醒,漂亮的瞳仁里呈現(xiàn)的是一個比夢鄉(xiāng)更美麗的世界。
九九久久,相聚九九,澳門久久,情意久久!
9.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嘩——嘩”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在1998年1月15日,中葡兩國談判桌旁響起。
兩張《中葡聯(lián)合聲明》批準書在談判桌上交換。兩雙偉人的巨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澳門——1999——回歸!
為了這掌聲的響起,祖國母親和所有華夏兒女忍辱負重了多少年!為了這掌聲的響起,大陸人民和澳門同胞奮斗了多少年!
為了這掌聲的響起,祖國母親和所有炎黃子孫苦苦等待了多少年!
曾記得,四百多年前那個漆黑的夜晚,殘忍的葡萄牙強盜玩弄陰謀詭計,用欺騙和訛詐,將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強行搶走,《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成了你的賣身契文。
從此,你成了一只斷線的風箏,一片飄零的落葉,一只離群的孤雁。盡管他們用鐵鏈深深地勒進你潔白的頸項,盡管他們妄圖用快槍利炮使你屈服,但你不屈,你竭力掙扎著,吶喊著:“母親,我要回家!”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心中回響著那永遠不變的吶喊:“即使滄海變桑田,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BR> 你也不斷地用行動證實著你不變的諾言: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后的當天,澳門人民就成立了“世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開赴抗日前線,數(shù)名服務團成員在抗日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祖國解放后,又是馬萬祺等一批愛國人士,慷慨解囊,以各種方式大力支持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幫助受災的同胞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譜寫了一曲曲血濃于水的愛國主義新篇章
四百多年的夢想,四百多年的滄桑,四百多年的不屈,四百多年的剛強,母親和游子只能遙遙相望,把團圓的心愿,連同不屈的信念,一起寫進顛簸的歲月。炎黃子孫,望穿秋水;龍的傳人,夢繞魂牽。山也迢迢,水也迢迢,盼過四百年,終于盼來了鄧小平爺爺?shù)摹耙粐鴥芍啤钡膫ゴ髽嬒搿?BR> 祖國母親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歡樂代替了憂愁,富裕代替了貧窮,智慧代替了愚昧,祖國母親以嶄新的豐姿屹立在世界東方。母親溫暖的胸膛成了你暖融融的避風港。穿過歷史的河流,我又聽到你歡快的吟唱?!澳憧芍狹acao不是我的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 體,你依然保管我內(nèi)心的靈魂。那四百多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澳門——與香港齊名的東方明珠,在1999年12月20日你終于回到了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
10.有關澳門回歸22周年的日記
12月20日這一天,澳門在歷盡磨難之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讓我們每個人為之自豪的。
站在世紀的巔峰回首,百年滄桑,我們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就在半殖地年代,在我們國家的公園大門之上竟懸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牌子的年代,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一幕:一個鬧市區(qū)的大街上,一位黑頭發(fā)黃皮肢的大漢,氣勢高昂地走在一片藍眼睛白眼球叢中,胸前掛著一片未加任何修飾的木牌子,上面赫然閃耀著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是中國人!”這時,有的藍眼睛斜目注視站向他說:“沒聽說過什么中國”,還有那個黃眼睛低垂著頭的中國人勸他不要在那兒說自己是中國人。這一幕的景象,讓每個中國人感到凄涼,但更覺得悲壯。那不甘屈辱、奮發(fā)圖強的志氣正是我中華民族歷經(jīng)劫難、前仆后繼,生生不息的精神!那位漢子便是革命先烈吉鴻昌。像吉鴻昌這樣的革命烈士舉不勝舉。正是這些革命先烈用他們滿腔的熱血,冒著敵人的炮火,譜寫了無愧于中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響遍神州,響在世界領獎臺上,響在世界人民的耳中,并使得那音符越來越高,那旋律越來越強!
親愛的同學們,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神圣的使命,去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強國。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啟超曾歡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雄于世界則國雄于世界?!庇谑?,我們今天的努力被賦予更深刻的含義?!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一個世紀前當時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周恩來發(fā)自肺腑的吶喊,正是我們努力奮斗的含義所在。同學們,讓我們不負祖先、先輩的教誨,同心同德、自強不息、再接再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永遠立于世界強國之列,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