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原文
第九十七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法條文義解釋
本條是關于合同解除的效力的規(guī)定。
合同的解除首先涉及到合同的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有溯及力,是指解除使合同關系溯及既往地消滅、合同如自始未成立。合同解除無溯及力,是指合同解除僅使合同關系向?qū)硐麥纾獬暗暮贤P系仍然有效。
我國的合同解除是否有溯及力,法律尚未明確規(guī)定,我國的通說認為無溯及力。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非繼續(xù)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
所謂非繼續(xù)性合同是指履行為一次性行為的合同。就非繼續(xù)性合同的性質(zhì)而言,當它被解除時能夠恢復原狀,既已經(jīng)進行的給付能夠返還給付人。恢復原狀是解除有溯及力的效果及標志。非繼續(xù)性合同作為解除的標的,為解除有溯及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能否變成現(xiàn)實性,還要受其他因素制約,主要受違約解除的法律性質(zhì)決定。違約解除是對違約方的制裁,是一種特殊的違約責任,是對守約方的一種救濟方法。違約解除具有溯及力與這一性質(zhì)相符合。
第二,繼續(xù)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所謂繼續(xù)性合同,是指履行必須在一定繼續(xù)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不是一時或一次完成的合同,如租賃合同、倉儲合同均屬于此類。租賃、借用、消費信貸等繼續(xù)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標的物為目的,已經(jīng)被受領方享用標的物效益,是不能返還的,也就不能恢復原狀。這些合同解除不管有無溯及力,給付人都只能請求對方返還響應的價金,在相應的給付時,有溯及力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迂回曲折外,對當事人沒有任何好處,因此不如規(guī)定這些合同的解除無溯及力,除非當事人有相反的規(guī)定。但是,在長期的購銷合同有其獨特的性質(zhì),它被解除時能夠恢復原狀。
第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時的合同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第四,協(xié)議解除有無溯及力依當事人之間的約定。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所謂恢復原狀是有溯及力的解除所具有的直接效力,是雙方當事人基于合同發(fā)生的債務全部免除的必然結果?;謴驮瓲盍x務只發(fā)生于合同部分或全部履行的情況。因為在合同尚未履行的情況下,解除具有溯及力,基于合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全部溯及的消滅,當事人之間當然恢復原狀,不存在產(chǎn)生恢復原狀義務的余地。在原交付的標的物存在時,除了要返還原物外,還應當補償因返還原物所支付的費用。如果返還的是能產(chǎn)生孳息的物,孳息應當隨主物一道返還。當原物不存在時,如原物是種類物,可以同一種類的物返還。 所謂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等措施。
合同解除后,當事人還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睹穹ㄍ▌t》第115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一、協(xié)議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賠償?shù)姆秶牵簩Ψ接喠⒑贤С龅谋匾M用,因相信合同能適當履行而做準備所支付的必要費用;合同解除需責任方返還給付物時,對方因此支出的必要費用;合同解除需責任方返還給付物,卻拒絕返還時,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二、如果不可抗力是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的,由此造成不能履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該當事人應賠償損失。包括:對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對方為準備履行合同和接受履行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在需返還給付物時,對方所支出的必要費用。而且在不可抗力發(fā)生時,當事人應采取補救措施,盡量減少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否則,責任放應對擴大的損失負責賠償。三、違約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當事人一方過錯地不履行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構成賠償責任,該責任不能因為合同的解除而不復存在。其賠償損失的范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違約方還應賠償對方因返還給付物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違約方不履行返還給付物義務給對方造成的損失等。
第九十七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法條文義解釋
本條是關于合同解除的效力的規(guī)定。
合同的解除首先涉及到合同的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有溯及力,是指解除使合同關系溯及既往地消滅、合同如自始未成立。合同解除無溯及力,是指合同解除僅使合同關系向?qū)硐麥纾獬暗暮贤P系仍然有效。
我國的合同解除是否有溯及力,法律尚未明確規(guī)定,我國的通說認為無溯及力。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非繼續(xù)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
所謂非繼續(xù)性合同是指履行為一次性行為的合同。就非繼續(xù)性合同的性質(zhì)而言,當它被解除時能夠恢復原狀,既已經(jīng)進行的給付能夠返還給付人。恢復原狀是解除有溯及力的效果及標志。非繼續(xù)性合同作為解除的標的,為解除有溯及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能否變成現(xiàn)實性,還要受其他因素制約,主要受違約解除的法律性質(zhì)決定。違約解除是對違約方的制裁,是一種特殊的違約責任,是對守約方的一種救濟方法。違約解除具有溯及力與這一性質(zhì)相符合。
第二,繼續(xù)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所謂繼續(xù)性合同,是指履行必須在一定繼續(xù)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不是一時或一次完成的合同,如租賃合同、倉儲合同均屬于此類。租賃、借用、消費信貸等繼續(xù)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標的物為目的,已經(jīng)被受領方享用標的物效益,是不能返還的,也就不能恢復原狀。這些合同解除不管有無溯及力,給付人都只能請求對方返還響應的價金,在相應的給付時,有溯及力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迂回曲折外,對當事人沒有任何好處,因此不如規(guī)定這些合同的解除無溯及力,除非當事人有相反的規(guī)定。但是,在長期的購銷合同有其獨特的性質(zhì),它被解除時能夠恢復原狀。
第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時的合同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第四,協(xié)議解除有無溯及力依當事人之間的約定。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所謂恢復原狀是有溯及力的解除所具有的直接效力,是雙方當事人基于合同發(fā)生的債務全部免除的必然結果?;謴驮瓲盍x務只發(fā)生于合同部分或全部履行的情況。因為在合同尚未履行的情況下,解除具有溯及力,基于合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全部溯及的消滅,當事人之間當然恢復原狀,不存在產(chǎn)生恢復原狀義務的余地。在原交付的標的物存在時,除了要返還原物外,還應當補償因返還原物所支付的費用。如果返還的是能產(chǎn)生孳息的物,孳息應當隨主物一道返還。當原物不存在時,如原物是種類物,可以同一種類的物返還。 所謂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等措施。
合同解除后,當事人還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睹穹ㄍ▌t》第115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一、協(xié)議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賠償?shù)姆秶牵簩Ψ接喠⒑贤С龅谋匾M用,因相信合同能適當履行而做準備所支付的必要費用;合同解除需責任方返還給付物時,對方因此支出的必要費用;合同解除需責任方返還給付物,卻拒絕返還時,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二、如果不可抗力是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的,由此造成不能履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該當事人應賠償損失。包括:對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對方為準備履行合同和接受履行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在需返還給付物時,對方所支出的必要費用。而且在不可抗力發(fā)生時,當事人應采取補救措施,盡量減少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否則,責任放應對擴大的損失負責賠償。三、違約解除可以和賠償損失并存。當事人一方過錯地不履行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構成賠償責任,該責任不能因為合同的解除而不復存在。其賠償損失的范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違約方還應賠償對方因返還給付物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違約方不履行返還給付物義務給對方造成的損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