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才怪才可能被推薦上北京大學

字號:

本報訊 39位被北大選中首批參與“校長實名推薦制”的中學校長們,目前正在為推薦什么樣的學生而撓頭。是偏才怪才?還是各方面都突出的全優(yōu)生?校長們左右為難。
    有校長認為,各學科都很強的學生不必推薦,因為他們還擔負著沖擊高考“狀元”的任務;高中階段在學科奧賽獲得金牌的學生也無需推薦,因為他們早已獲得保送北大的資格,偏才和怪才倒可以被推薦,但高考總成績可能不那么理想,即便是享受30分的優(yōu)惠,也不見得能被北大錄取,如果沒錄取,推薦名額就等于浪費了。
    北大招辦表示,“校長推薦制”今年首次實施,推薦、選拔、考核等流程仍將不斷完善。中學校長推薦的優(yōu)秀學生都會經過北大專家的審核或面試,對于某一學科超常的偏才和怪才,只要北大相關學科的專家認為“可造”,北大就會盡全力,為這些學生入讀北大創(chuàng)造條件。但北大也有自己的底線——如果總成績實在不理想,他們進入北大后,跟不上學習進度,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北大招辦表示,與各中學推薦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相比,“校長推薦制”推薦的學生可以免于考試,這實際上是為了逐步影響乃至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xiàn)狀。中學校長更了解在中學階段各方面都優(yōu)秀或是有特長的學生,如果沒有校長推薦,他們在自主招生筆試時一失手,就失去了進入北大的機會,“校長推薦制”就是希望給予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更多的機會。
    對于公眾擔心“校長推薦制”會影響其他學校學生上北大,校方表示,這只是自主招生的一部分,是“增量改革”,其他自主招生學生的錄取機會不會因此減少,北大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吸收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