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5歲女教師為上海女大學生捐獻造血干細胞

字號:

獻點血就有機會救人一命,多值。
    ——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孫淑淇
    商報訊(記者 鄭筱倩)昨日,45歲的濮陽女教師孫淑淇,為一位20歲的上海女大學生捐出了“生命種子”。
    她是目前我省捐獻造血干細胞年齡的志愿者。而為了趕到鄭州捐獻,她不顧雪后路滑,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走了6個多小時。
     孫淑淇是濮陽縣化肥廠職工子弟學校一名老師,今年45歲,從2001年起,她就開始無償獻血。去年5月11日,聽說在濮陽市工人文化宮進行專項采集造血干細胞血樣的消息,她騎了十幾里地的自行車從濮陽縣城趕到市里?!矮I點血就有機會救人一命,多值?!睂O淑淇說。
    一年后,孫淑淇就等來了這個機會。8月,上海一名20歲的女大學生被診斷患急性白血病,急需造血干細胞移植,與孫淑淇配型成功。
    孫淑淇一聽,二話不說就同意捐獻,家人也非常支持。出發(fā)前,濮陽市政府專門為她舉辦了歡送會。
    11月11日至12日,孫淑淇準備赴鄭捐獻的前兩天,濮陽遭遇34年來的一次降雪。13日,公路積冰,而且有濃霧,能見度只有100米。不少人說,這天路上肯定危險,要不再等一天再走吧。但孫淑淇仍按計劃上路了。
    13日上午11點多,孫淑淇坐車來到濮鶴高速濮陽入口處,哪知高速公路早已關閉,等待上路的車輛排成了長龍。隨行的濮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心急火燎地找到濮鶴高速交警。得知孫淑淇是要去鄭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一命,高速交警馬上讓工作人員開出特別通行證,予以放行。
    霧大,積雪多,一路上走走停停,平時兩個小時的路程這次他們竟跑了6個多小時。下午5點多,他們終于趕到了鄭州。
    昨天,孫淑淇躺在了省人民醫(yī)院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室,成為我省第124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當天下午,“生命種子”在一名志愿者的護送下送到上海后,已注入患者體內(nèi)。
    提醒
    捐獻者地址變更請發(fā)個短信
    據(jù)中華骨髓庫河南分庫主任張書環(huán)介紹,與上海女大學生初配成功的,全國有6名志愿者???個人中,有兩個人聯(lián)系不到,還有兩個人拒絕捐獻,江蘇的志愿者和患者高分不合。最終,只剩下45歲的孫淑淇。
    張書環(huán)說,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你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住址或聯(lián)系方式改變,請給骨髓庫發(fā)個短信或郵件(短信請至13663821381,郵件請發(fā)送到hnfk2008@yahoo.com.cn),否則,很可能就錯過了救人一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