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中的概括歸納是要求考生在閱讀給定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提煉,得出對于某些特定問題的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并把其濃縮成150-500之間的簡明扼要的文字,供他人參考。歷年歷次申論科目的考試中是必然有一道概括歸納類題目的,應給予高度重視。要正確作答這一類型的題目,首先要從了解入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國家公務員網(wǎng)專家根據(jù)對象的不同將概括歸納類題目劃分為七類,并一一*。
一、概括歸納類題型分類
概括歸納歷年來都是申論考試的必考題型,往往也會是作答要求中的第一題,考生把這一題做好,對后面的答題會產(chǎn)生較好的作用。概括歸納的題型一般有如下幾種:
1、概括主要內(nèi)容
概括主要內(nèi)容即是要求考生把給定材料中的全部內(nèi)容都概括歸納出來,要求概括要有全面性,不能有信息上的遺漏。歷年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1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提要,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認真閱讀給定材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字數(shù)不多于1000字。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如果你是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簡練的語言概括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給定材料1,2”的內(nèi)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
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在怒江開發(fā)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jù)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么,并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fā)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fā)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
2004年北京面向應屆畢業(yè)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假定你是北京市政府的工作人員,請你根據(jù)上述材料撰寫一份全面的情況綜述,以供領導參考。要求:層次分明,概括準確、表達簡潔、語言流暢,不超過800字。
2006年北京面向社會在職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250字的篇幅,概括給定材料的主要信息。
2005年廣東省上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假設你是政府某部門的工作人員,請將所給材料縮寫成不超過350字的匯報材料。
2007年天津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背景材料的內(nèi)容,給有關領導整理一份不超過200字的情況反映,要求:概括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概括主要問題
概括主要問題就是要求考生概括歸納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般要求概括要準確,切中要害。歷年來概括主要問題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要解決的問題。
2008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材料7中反映了哪幾個主要問題?請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將其概括出來。
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會在職人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材料探討了我國文化遺產(chǎn)的幾對矛盾性問題。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歸納出這些矛盾。
200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閱讀給定材料,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
3、概括主要觀點
概括主要觀點即要求考生概括給定材料中的某些特定的觀點,包括概括給定材料中某個人的觀點,概括給定材料中的某個或某些觀點。概括主要觀點要求考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指出問題,篩選有用信息。歷年來概括主要觀點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如果你是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簡練的語言概括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006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對于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材料中有兩種不同的傾向性的觀點,請對這兩種觀點分別加以概括并談談你的看法。字數(shù)不超過500字。
200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200字的篇幅,根據(jù)給定材料中兩種主要觀點。要求:準確、簡明、有條理。
2004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認真閱讀給定材料,以不超過200字的字數(shù),概括你對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應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的觀點。
2007年廣東省下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概述李東序在訪談中的主要觀點。
4、概括原因
概括原因要求考生針對給定材料中的某個特定問題的原因進行概括。給定材料一般是把形成某個社會問題的各種原因的信息散落于給定材料的各個角落,要求考生從這些給定材料中尋找和概括。歷年來概括原因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在怒江開發(fā)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jù)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么,并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fā)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fā)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
2005年廣東省下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你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回答超限超載屢禁不止的核心問題,并分析其屢治不愈的原因。
5、概括危害
概括危害與概括主要問題有相同之處,不過概括危害有著重點在于強調(diào)問題所引起的影響、危害。歷年來概括危害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資料反映了網(wǎng)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
2006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用500字左右的篇幅,在所給定的材料中歸納手機垃圾短信泛濫成災的具體原因及垃圾短信的危害性。
200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并簡要分析奧運經(jīng)濟對國家?guī)淼挠绊?。要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6、概括政策、對策、措施
概括政策、對策、措施,是要求考生對給定材料中所反映的為解決某一社會問題而提出政策、對策、措施進行概括,即目前在解決某個社會問題中已提出了哪些有針對性的對策,或已形成了那些成熟的做法。歷年來概括政策、對策、措施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概述我國近年來農(nóng)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篇幅200字。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材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進行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
2006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以上材料包含了“使人們無擔憂地維護社會主義”的多種舉措,其中體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理念,請你對這兩種理念分別進行簡述,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7、概括目的、意義
概括目的、意義主要是要求考生對解決某個問題的目的、意義進行概括,或者對某些解決問題的措施的目的、意義進行概括,對目的、意義的概括為考生后面的提出對策和論證奠定基礎。歷年來概括目的、意義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三題:
給定材料中談到了排土場、尾礦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的整治,請概括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義?
一、概括歸納類題型分類
概括歸納歷年來都是申論考試的必考題型,往往也會是作答要求中的第一題,考生把這一題做好,對后面的答題會產(chǎn)生較好的作用。概括歸納的題型一般有如下幾種:
1、概括主要內(nèi)容
概括主要內(nèi)容即是要求考生把給定材料中的全部內(nèi)容都概括歸納出來,要求概括要有全面性,不能有信息上的遺漏。歷年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1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提要,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認真閱讀給定材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字數(shù)不多于1000字。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如果你是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簡練的語言概括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給定材料1,2”的內(nèi)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
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在怒江開發(fā)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jù)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么,并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fā)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fā)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
2004年北京面向應屆畢業(yè)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假定你是北京市政府的工作人員,請你根據(jù)上述材料撰寫一份全面的情況綜述,以供領導參考。要求:層次分明,概括準確、表達簡潔、語言流暢,不超過800字。
2006年北京面向社會在職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250字的篇幅,概括給定材料的主要信息。
2005年廣東省上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假設你是政府某部門的工作人員,請將所給材料縮寫成不超過350字的匯報材料。
2007年天津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背景材料的內(nèi)容,給有關領導整理一份不超過200字的情況反映,要求:概括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概括主要問題
概括主要問題就是要求考生概括歸納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般要求概括要準確,切中要害。歷年來概括主要問題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要解決的問題。
2008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材料7中反映了哪幾個主要問題?請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將其概括出來。
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會在職人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材料探討了我國文化遺產(chǎn)的幾對矛盾性問題。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歸納出這些矛盾。
200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閱讀給定材料,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
3、概括主要觀點
概括主要觀點即要求考生概括給定材料中的某些特定的觀點,包括概括給定材料中某個人的觀點,概括給定材料中的某個或某些觀點。概括主要觀點要求考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指出問題,篩選有用信息。歷年來概括主要觀點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如果你是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簡練的語言概括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006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對于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材料中有兩種不同的傾向性的觀點,請對這兩種觀點分別加以概括并談談你的看法。字數(shù)不超過500字。
200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用不超過200字的篇幅,根據(jù)給定材料中兩種主要觀點。要求:準確、簡明、有條理。
2004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認真閱讀給定材料,以不超過200字的字數(shù),概括你對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應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的觀點。
2007年廣東省下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概述李東序在訪談中的主要觀點。
4、概括原因
概括原因要求考生針對給定材料中的某個特定問題的原因進行概括。給定材料一般是把形成某個社會問題的各種原因的信息散落于給定材料的各個角落,要求考生從這些給定材料中尋找和概括。歷年來概括原因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在怒江開發(fā)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jù)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么,并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fā)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fā)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
2005年廣東省下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請你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回答超限超載屢禁不止的核心問題,并分析其屢治不愈的原因。
5、概括危害
概括危害與概括主要問題有相同之處,不過概括危害有著重點在于強調(diào)問題所引起的影響、危害。歷年來概括危害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資料反映了網(wǎng)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
2006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用500字左右的篇幅,在所給定的材料中歸納手機垃圾短信泛濫成災的具體原因及垃圾短信的危害性。
200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并簡要分析奧運經(jīng)濟對國家?guī)淼挠绊?。要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6、概括政策、對策、措施
概括政策、對策、措施,是要求考生對給定材料中所反映的為解決某一社會問題而提出政策、對策、措施進行概括,即目前在解決某個社會問題中已提出了哪些有針對性的對策,或已形成了那些成熟的做法。歷年來概括政策、對策、措施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概述我國近年來農(nóng)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篇幅200字。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給定材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進行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
2006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一題:
以上材料包含了“使人們無擔憂地維護社會主義”的多種舉措,其中體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理念,請你對這兩種理念分別進行簡述,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7、概括目的、意義
概括目的、意義主要是要求考生對解決某個問題的目的、意義進行概括,或者對某些解決問題的措施的目的、意義進行概括,對目的、意義的概括為考生后面的提出對策和論證奠定基礎。歷年來概括目的、意義的題型舉例如下: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第三題:
給定材料中談到了排土場、尾礦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的整治,請概括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