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法命題規(guī)律及復習方略1

字號:

司法考試“三國”法的復習歷來是考生備考中比較頭痛的部分。本文將結合“三國”法的各自特點,對“三國”法的復習方法予以介紹。
    第一部分
    國際公法部分
    一、國際公法三年分值統(tǒng)計
    二、命題特點及規(guī)律
    1. 無重點可言。國際公法考點分散,該部分考題涉及面極廣,從歷年考題來看,幾乎章章有題,沒有突出的重點。 2004 年的 10 道試題即如此,涉及 10 個不同的知識點(分別是領土變更、國家責任、外國船舶刑事管轄、國際環(huán)境、外空地位、外交保護、引渡及庇護、條約的沖突、國際法院判決的執(zhí)行、交戰(zhàn)規(guī)則)。雖然這一特點給我們的復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這里的“無重點可言”只是總體上無重點,司法考試考測的知識點仍是國際法理論中的重點內(nèi)容,或者說是相應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所以考試的重點和知識體系的重點從總體上看還是對應的。
    2. 無法可依。國際公法不同于其他部門法,沒有集中的法規(guī)需要識記。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考過程中要以學科體系和知識背景來構建國際法的知識網(wǎng)絡。正如 2005 年司考大綱強調(diào)的:掌握國際法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主要制度。
    3. 關注時事性強的相關知識點。司法考試所考查的知識點往往是具有突出的實踐性,并且有現(xiàn)實意義的內(nèi)容,特別是那些與我國的國際法律實踐聯(lián)系密切的知識點。
    以 2004 年試題為例,第 29 題指向了“釣魚島問題”,第 32 題考查了“國家責任”,第 31 題出自圍繞“月球法律地位”國外相關真實案例。另外,第 32 題涉及的“外交保護”,第 68 題涉及的“進口洋垃圾”,第 89 題涉及的“引渡及庇護”等都是近年在中國較熱的話題,占到了全部 10 道題目中的 6 題。
    三、復習方法推薦
     經(jīng)過上面的總結,考生在國際公法的復習中應厘清導向,即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有代表性的重點知識和有現(xiàn)實性的熱點知識,進行考點的歸納總結。
     各章有代表性的重點知識通常比較固定,也反映在歷年考試試卷中,如關于國家的管轄權、國家主權豁免、國家繼承、國家的國際法律責任、海洋各區(qū)域的法律地位、外層空間法、國籍、引渡、外交領事特權與豁免、條約法等。
     鑒于近年選題多出自較熱的時政話題,在進行 2005 年司法考試的備考時,必須適當補充此方面的背景素材,并與國際法的相關理論知識相對應展開復習。因而近年來那些能夠引起理論檢討的現(xiàn)實事件和背后的知識點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這里對今年應予以關注的熱點問題歸納如下:二戰(zhàn) 60 周年紀念背后的戰(zhàn)爭罪行問題;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中反映出來的安理會職權,特別是否決權問題;我國臺灣問題鏈接的主權問題;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及反分裂國家法討論中的何為國際法中的內(nèi)政問題;中國和俄羅斯劃界協(xié)議帶來的邊界制度及其劃定問題等。
    第二部分 國際私法
    一、國際私法三年分值統(tǒng)計
    二、命題特點和規(guī)律
    1. 幾乎全部出自法條。以 2004 年司法考試為例,試題全部來自對于國際私法相關立法的考查,而現(xiàn)今中國國私立法條文總數(shù)量不大,且可考部分非常集中。
    2. 重點穩(wěn)定中有微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