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蝎和毒蜘蛛咬傷后要進(jìn)行及時(shí)的處理,就要遵行以下的處理原則。
1.綁扎傷肢
在咬傷肢體近側(cè)約5~10厘米處用止血帶或橡膠帶等綁扎,以阻止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jǐn)D壓傷口周?chē)蚩谖部谇徽衬て茲⒄呒晌?,將毒液排出體外。
2.沖洗傷口
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chē)つw,再用生理鹽水、0.1%高錳酸鉀或凈水反復(fù)沖洗傷口。
3.局部降溫
先將傷肢浸于4~7攝氏度的冷水中3~4小時(shí),然后改用冰袋,可減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
咬傷在24小時(shí)以?xún)?nèi)者,以牙痕為中心切開(kāi)傷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過(guò)深,以免損傷血管。
1.綁扎傷肢
在咬傷肢體近側(cè)約5~10厘米處用止血帶或橡膠帶等綁扎,以阻止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jǐn)D壓傷口周?chē)蚩谖部谇徽衬て茲⒄呒晌?,將毒液排出體外。
2.沖洗傷口
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chē)つw,再用生理鹽水、0.1%高錳酸鉀或凈水反復(fù)沖洗傷口。
3.局部降溫
先將傷肢浸于4~7攝氏度的冷水中3~4小時(shí),然后改用冰袋,可減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
咬傷在24小時(shí)以?xún)?nèi)者,以牙痕為中心切開(kāi)傷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過(guò)深,以免損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