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標準成本管理
一、成本降低及其與成本控制的區(qū)別
成本降低,是指為不斷降低成本而作出的努力。競爭對手的不斷改進和提高,促使每個企業(yè)要為提高業(yè)績而不斷降低成本,進行不斷地努力。
1.目標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預定成本限額為目標,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為目標。
2.項目不同:成本控制僅限于有成本限額的項目,而成本降低不受這種限制,涉及企業(yè)的全部活動。
3.過程不同:成本控制是在執(zhí)行決策過程中努力實現(xiàn)成本限額,而成本降低應包括正確選擇經營方案,涉及制定決策的過程,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分析。
4.含義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tǒng)籌安排成本、數(shù)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xiàn)成本的相對節(jié)約,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二、成本差異的計算
(一)變動成本差異
1、材料差異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數(shù)量
(2)直接材料數(shù)量差異=(實際數(shù)量-標準數(shù)量)×標準價格
2、人工差異
(1)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工時
(2)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3、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1)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
(2)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二)固定成本差異計算
1、兩因素法
(1)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數(shù)-預算數(shù)
(2)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預算數(shù)-標準數(shù)
2、三因素法
(1)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數(shù)-預算數(shù)
(2)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預算數(shù)-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3)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預算數(shù)=生產能量*標準分配率
標準數(shù)=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一、成本降低及其與成本控制的區(qū)別
成本降低,是指為不斷降低成本而作出的努力。競爭對手的不斷改進和提高,促使每個企業(yè)要為提高業(yè)績而不斷降低成本,進行不斷地努力。
1.目標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預定成本限額為目標,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為目標。
2.項目不同:成本控制僅限于有成本限額的項目,而成本降低不受這種限制,涉及企業(yè)的全部活動。
3.過程不同:成本控制是在執(zhí)行決策過程中努力實現(xiàn)成本限額,而成本降低應包括正確選擇經營方案,涉及制定決策的過程,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分析。
4.含義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tǒng)籌安排成本、數(shù)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xiàn)成本的相對節(jié)約,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二、成本差異的計算
(一)變動成本差異
1、材料差異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數(shù)量
(2)直接材料數(shù)量差異=(實際數(shù)量-標準數(shù)量)×標準價格
2、人工差異
(1)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工時
(2)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3、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1)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
(2)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二)固定成本差異計算
1、兩因素法
(1)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數(shù)-預算數(shù)
(2)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預算數(shù)-標準數(shù)
2、三因素法
(1)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數(shù)-預算數(shù)
(2)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預算數(shù)-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3)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預算數(shù)=生產能量*標準分配率
標準數(shù)=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