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談論公務員

字號:

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看到博友們熱烈討論公務員問題,因身邊左右都可見公務員的身影,特別是一些下層公務員忙忙碌碌的身影,覺得如果把普通公務員與貪官劃等號,這些人肯定是冤枉的,因此寫了一篇題目叫《多數(shù)公務員枉擔了惡名》,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惹來爭論聲不絕,甚至罵聲一片。對于爭論,我的態(tài)度是,不怕爭論,歡迎爭論,即使措詞再強烈,也是表現(xiàn)一種想法,也是根據(jù)自己的環(huán)境、身世、地位所形成的對事物的看法。對罵人的人,沒有教養(yǎng),不去理會,也沒有想要克隆一份回敬給對方,但只限一次,下次就會自動克隆來對付罵人者自己了,想想多沒勁。
    這篇小文之所以叫最后一次談論公務員,是說以后再也不會涉及這個敏感的話題了。一位博友在評論上文時說得好,不要攪進這個圈子,黑白難分的。真是這樣,我想了想確實如此,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說清楚,費這神干什么,不如寫點風花雪月,悅人悅已,何樂而不為。
    寫上次那樣的小文會使別人看了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看法。第一個貪官們看了不會高興,但這到不用太擔心,一般他們是沒有時間看這些的,他們的時間都只會用在這些地方:首先是怎樣鉆營把官繼續(xù)搞大一點,下一步的升官臺階在哪里(因為上一步的升官臺階已經(jīng)基本沒用了),看給誰送禮;其次是手中現(xiàn)有的權力如何充分利用;再其次是怎樣躲避檢察,既要攫取利益還要別出問題;第四是考慮如果一旦暴露如何外逃。(據(jù)說不少官員都準備了幾套護照,詳情如何,不得而知)這是大多數(shù)貪官的基本做法,也不排除有些例外,如果個別例外的偶爾看到了這篇小文,說不定會把我臭罵一頓,甚至咬牙切齒的發(fā)狠道,要在我手下,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些有權勢的小官員、有直接公民事務處置權的小公務員看了當然也不會高興,因為我點到了那些直接處理百姓事物的部門。這些部門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最能代表政府形象。這部分公務員雖然對上無權卻有對下權,每一個公民都離不開公民事務,幾乎天天都需要和他們打交道,可能也是老百姓意見最多的一部分公務員。既然涉及了他們,他們會怎么想,可能會說,你盯著我的,下次到我那辦事有你的好看。
    很大一部分和權力不沾邊,只是干活受累有份的公務員看了那篇小文,可能會感到終于有人說句公道話了,可是這部分人也是公務員里說話最沒分量的人群,官卑職小,人微言輕,只能在辦公室里小聲說一句,還不錯,然后擦擦汗,直直腰,又坐下來修改領導明天關于反腐敗問題的講話稿了。
    普通老百姓看了這篇小文也很不高興,因為他們接觸不到高官,接觸的都是直接有公民事務處置權的小公務員,也有人叫“三無”公務員,對這些人的不滿轉化為對全體公務員的不滿,認為至少你們還吃著國家俸祿,我們一年到頭累彎了腰,累駝了背,僅能填飽肚皮。你吃飽飯撐的還要為他們鳴不平,你要是也象我們一樣,每天為衣食奔波,還有這精力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一篇小文惹來這多麻煩,這又何必,可能也是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不清楚不說,因此這是我最后談論一次公務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