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二:申論考試就是寫作考試
人們通常情況下會把申論考試理解為對人們寫作能力的考查,認為申論考試就是純粹的寫作考試。然而,這卻是關(guān)于申論考試大的誤區(qū)。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才能獲得的能力,它無法靠簡單的突擊訓練就能夠獲得迅速提高。在這樣的認知邏輯下,人們便認為申論考試的準備與否無關(guān)緊要。對于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的人來說,準備也是白準備;對于寫作和表達能力都較強的人來說,則無需進行刻意的準備。實際上,這正是誤解申論考試的兩個極端。按照這種邏輯,很多人輕視申論考試的準備,只注重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的復習,熱衷于報名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的輔導班,并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練習“行測”的試題。實踐證明,這種關(guān)于“申論就是純粹寫作考試”的認知致使人們偏離了正確的申論備考方向,從而距離公務(wù)員的夢想越來越遠。
其實,2000年以后的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早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寫作考試了,而是一種材料閱讀與分析基礎(chǔ)上的集概括材料主要內(nèi)容、分析問題成因、提出問題解決方案或?qū)Σ哂谝惑w的案例分析題。申論考試誕生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時考試的內(nèi)容就是命題作文,也就是單純的寫作考試。然而,隨著公務(wù)員考試制度的日趨完善和公務(wù)員考試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們在公務(wù)員申論考試中逐漸引入了西方發(fā)達國家文官制度中的案例分析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使申論考試由開放式向封閉式轉(zhuǎn)變,由自由寫作向定向分析轉(zhuǎn)變,考試的針對性逐漸加強,試題的指向性更加鮮明,審題難度降低,答題要求更嚴。現(xiàn)在的申論考試是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來考查考生的能力??疾榈慕^對不是單純的寫作能力,而是包括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在內(nèi)的綜合能力;考查的也絕對不是單純中文寫作方面的積累,而是包括中文寫作、管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方面綜合知識的積累。具體說,現(xiàn)代申論考試的題目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概括主要問題,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三是論證對策的有效性。這三部分考查的能力和知識儲備各有不同。
題型
主要測查能力
內(nèi)在各部分
表達方式
要求
概括材料
(寫作知識)
歸納思維能力
總括句
概述
宏觀、全面
分述句
說明
中觀、簡要
提出對策
(管理學知識)
發(fā)散思維能力
職能部門
說明
明確、具體
措施手段
說明
明確、具體
定性定量
說明
明確、具體
分析問題
(哲學知識)
辯證思維能力
分析原因
概述、議論
全面、條理
判斷對策
議論
客觀、明確
點評現(xiàn)象
議論
全面、深刻
綜合論證
(哲學、政治學知識)
綜合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
概述
典型、精要
分析問題
說明
簡明、全面
解決問題
議論
清晰、嚴密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申論考試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不是依靠寫作表達能力,而是依靠對材料的閱讀概括和分析能力。簡單來說,申論考試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用材料說話”。根據(jù)閱卷的經(jīng)驗來看,如果沒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過消化加熱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書面表達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這是因為申論考題的答案往往都來自對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脫離材料的自由發(fā)揮。盡管,當前有很多申論文章的題目在設(shè)計時,往往給人以高考作文的錯覺,但實際上,請大家注意,申論考查的決不是簡單的寫作。例如,2007年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后一題是以“命脈”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要求以“從‘怒江水電開發(fā)’說開去”或“人與自然”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浙江省公務(wù)員申論考試要求以“藍圖”為題寫一篇文章,這些題目看起來很容易誤以為是寫一篇普通議論文,但是只要認真察看題目的要求,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都要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考查的是思維的綜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簡單的議論文寫作。
正是因為申論考試不是單純的寫作考試,而是基于材料分析的案例分析,所以準備申論考試也就不是無章可循的,它有很多簡單技巧和萬能模式可供參考和使用。在本書后面的部分,我們會為你提供大量的“申論公式”。因此,我們復習備考時,必須使用“申論公式”,用解“行測題”或者“數(shù)學題”的眼光來看待申論考試,而不是從單純寫作的角度忽視甚至是否定申論成績提高的空間與可能。
人們通常情況下會把申論考試理解為對人們寫作能力的考查,認為申論考試就是純粹的寫作考試。然而,這卻是關(guān)于申論考試大的誤區(qū)。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才能獲得的能力,它無法靠簡單的突擊訓練就能夠獲得迅速提高。在這樣的認知邏輯下,人們便認為申論考試的準備與否無關(guān)緊要。對于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的人來說,準備也是白準備;對于寫作和表達能力都較強的人來說,則無需進行刻意的準備。實際上,這正是誤解申論考試的兩個極端。按照這種邏輯,很多人輕視申論考試的準備,只注重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的復習,熱衷于報名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的輔導班,并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練習“行測”的試題。實踐證明,這種關(guān)于“申論就是純粹寫作考試”的認知致使人們偏離了正確的申論備考方向,從而距離公務(wù)員的夢想越來越遠。
其實,2000年以后的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早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寫作考試了,而是一種材料閱讀與分析基礎(chǔ)上的集概括材料主要內(nèi)容、分析問題成因、提出問題解決方案或?qū)Σ哂谝惑w的案例分析題。申論考試誕生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時考試的內(nèi)容就是命題作文,也就是單純的寫作考試。然而,隨著公務(wù)員考試制度的日趨完善和公務(wù)員考試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們在公務(wù)員申論考試中逐漸引入了西方發(fā)達國家文官制度中的案例分析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使申論考試由開放式向封閉式轉(zhuǎn)變,由自由寫作向定向分析轉(zhuǎn)變,考試的針對性逐漸加強,試題的指向性更加鮮明,審題難度降低,答題要求更嚴。現(xiàn)在的申論考試是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來考查考生的能力??疾榈慕^對不是單純的寫作能力,而是包括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在內(nèi)的綜合能力;考查的也絕對不是單純中文寫作方面的積累,而是包括中文寫作、管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方面綜合知識的積累。具體說,現(xiàn)代申論考試的題目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概括主要問題,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三是論證對策的有效性。這三部分考查的能力和知識儲備各有不同。
題型
主要測查能力
內(nèi)在各部分
表達方式
要求
概括材料
(寫作知識)
歸納思維能力
總括句
概述
宏觀、全面
分述句
說明
中觀、簡要
提出對策
(管理學知識)
發(fā)散思維能力
職能部門
說明
明確、具體
措施手段
說明
明確、具體
定性定量
說明
明確、具體
分析問題
(哲學知識)
辯證思維能力
分析原因
概述、議論
全面、條理
判斷對策
議論
客觀、明確
點評現(xiàn)象
議論
全面、深刻
綜合論證
(哲學、政治學知識)
綜合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
概述
典型、精要
分析問題
說明
簡明、全面
解決問題
議論
清晰、嚴密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申論考試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不是依靠寫作表達能力,而是依靠對材料的閱讀概括和分析能力。簡單來說,申論考試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用材料說話”。根據(jù)閱卷的經(jīng)驗來看,如果沒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過消化加熱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書面表達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這是因為申論考題的答案往往都來自對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脫離材料的自由發(fā)揮。盡管,當前有很多申論文章的題目在設(shè)計時,往往給人以高考作文的錯覺,但實際上,請大家注意,申論考查的決不是簡單的寫作。例如,2007年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后一題是以“命脈”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國家公務(wù)員申論考試要求以“從‘怒江水電開發(fā)’說開去”或“人與自然”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浙江省公務(wù)員申論考試要求以“藍圖”為題寫一篇文章,這些題目看起來很容易誤以為是寫一篇普通議論文,但是只要認真察看題目的要求,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都要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考查的是思維的綜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簡單的議論文寫作。
正是因為申論考試不是單純的寫作考試,而是基于材料分析的案例分析,所以準備申論考試也就不是無章可循的,它有很多簡單技巧和萬能模式可供參考和使用。在本書后面的部分,我們會為你提供大量的“申論公式”。因此,我們復習備考時,必須使用“申論公式”,用解“行測題”或者“數(shù)學題”的眼光來看待申論考試,而不是從單純寫作的角度忽視甚至是否定申論成績提高的空間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