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香薷

字號:

中藥名稱 香薷
    拼音名 Xiangru
    英文名 HERBA ELSHOLTZIAE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 ex F. Maekawa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果實成熟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 本品長30~50cm,基部紫紅色,上部黃綠色或淡黃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
    莖方柱形;直徑1~2mm,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4~7cm;質(zhì)脆,易折斷。
    葉對生,多皺縮或脫落,葉片展平后呈長卵形或披針形,暗綠色或黃綠色,邊緣有疏鋸齒。
    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苞片寬卵形,脫落或殘存;花萼宿存,鐘狀,淡紫紅色或灰綠色,先端5 裂,密被茸毛。
    小堅果4 ,近圓球形,具網(wǎng)紋,網(wǎng)間隙下凹呈淺凹狀。
    氣清香而濃,味涼而微辛。
    鑒別   本品葉的表面觀:上、下表皮均有毛茸;氣孔直軸式;葉肉細胞黃綠色,有的含黃色油滴,并可見細小草酸鈣方晶。
    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2~8細胞,常有一個細胞縊縮,或下部細胞較大,頂端細胞驟細似針刺狀,壁有疣狀突起或細條狀紋理;另一種為單細胞,較短。
    腺鱗頭部6、8或10細胞,柄單細胞,極短;偶有頭部1~2細胞、柄1(~2)細胞的小腺毛。
    炮制   除去殘根及雜質(zhì),切段。
    性味與歸經(jīng)   辛,微溫。
    歸肺、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發(fā)汗解表,和中利濕。
    用于暑濕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 3~9g 。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