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學,或者說倫理學。
本人首當其沖地想到的是這一學科。從事這一學科工作的人,其道德水準不一定比別人高。這是一個人大的悲哀??诳诼暵?、字字句句要向別人宣傳如何做人,如何遵守社會公德和私德,但自己的行為呢,卻往往與之背離。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會不會人格分離?
早給我這一印象的是我剛大學畢業(yè)沒多久,某校一個從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把自己的女學生誘*了。這 伙已經(jīng)不是初犯,但前面的學生,沒有檢舉他,所以,直到有勇敢的女學生檢舉出來,大 才明白。于是舉校嘩然,并且憤怒:一個教別人如何道德的人,自己卻怎么一點也不道德!
如果說僅僅是個案也就罷了,但如果各位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恐怕就會與我一樣得出“這不是個案”的結論。想想當我大學畢業(yè)時才20歲,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不惑之年”,20多年來沒有改變這一印象,就說明后來所經(jīng)歷的人和事進一步印證了我早的看法。
一個人的道德是靠什么教育出來的?絕不僅僅是幾門課!現(xiàn)在高校中制訂人才培養(yǎng)計劃時,從事“兩課”教學的人,拼命地爭課時,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中央都要加強“兩課”教育,我們?yōu)槭裁匆魅??他們忘記了更重要的兩點:中央說的加強,不是指要增加多少課時,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特別是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提高學生這方面的素養(yǎng)。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誰愛聽你講那些干條條?我當學生的時候,學風不用人抓,應該說是能夠認真學習的了,我們就不喜歡聽老師講那些干條條。現(xiàn)在的學生,思想比我們活躍,眼界比我們開闊,可供選擇的東西比我們那個時代更多,而學習又沒我們那個時代刻苦認真,他們會樂意聽你講干條條?夢吧。我上課的時候,有時無聊,就問學生,你們喜歡的課是什么課?沒一個說是那些干條條的;我又問他們不喜歡的課是什么課,大部分說是那些干條條的。教育的目的,或教人知識、技能,或培養(yǎng)人的思維方式,等等,都要有兩個前提:第一,聽得進去;第二,聽得懂。你給他講那些不愛聽的東西,起到了什么效果?如果說靠這些干條條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也起碼要他聽得進去呀,何況,我懷疑的是,即便他能夠聽進去,就能夠提高其道德水平嗎?那些貪官污吏,哪一個不是經(jīng)常學習這些干條條的?!他們不僅經(jīng)常聽,而且還理直氣壯地講給別人聽。然后從講臺上下來,干偷雞摸狗的勾當!
本人首當其沖地想到的是這一學科。從事這一學科工作的人,其道德水準不一定比別人高。這是一個人大的悲哀??诳诼暵?、字字句句要向別人宣傳如何做人,如何遵守社會公德和私德,但自己的行為呢,卻往往與之背離。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會不會人格分離?
早給我這一印象的是我剛大學畢業(yè)沒多久,某校一個從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把自己的女學生誘*了。這 伙已經(jīng)不是初犯,但前面的學生,沒有檢舉他,所以,直到有勇敢的女學生檢舉出來,大 才明白。于是舉校嘩然,并且憤怒:一個教別人如何道德的人,自己卻怎么一點也不道德!
如果說僅僅是個案也就罷了,但如果各位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恐怕就會與我一樣得出“這不是個案”的結論。想想當我大學畢業(yè)時才20歲,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不惑之年”,20多年來沒有改變這一印象,就說明后來所經(jīng)歷的人和事進一步印證了我早的看法。
一個人的道德是靠什么教育出來的?絕不僅僅是幾門課!現(xiàn)在高校中制訂人才培養(yǎng)計劃時,從事“兩課”教學的人,拼命地爭課時,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中央都要加強“兩課”教育,我們?yōu)槭裁匆魅??他們忘記了更重要的兩點:中央說的加強,不是指要增加多少課時,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特別是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提高學生這方面的素養(yǎng)。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誰愛聽你講那些干條條?我當學生的時候,學風不用人抓,應該說是能夠認真學習的了,我們就不喜歡聽老師講那些干條條。現(xiàn)在的學生,思想比我們活躍,眼界比我們開闊,可供選擇的東西比我們那個時代更多,而學習又沒我們那個時代刻苦認真,他們會樂意聽你講干條條?夢吧。我上課的時候,有時無聊,就問學生,你們喜歡的課是什么課?沒一個說是那些干條條的;我又問他們不喜歡的課是什么課,大部分說是那些干條條的。教育的目的,或教人知識、技能,或培養(yǎng)人的思維方式,等等,都要有兩個前提:第一,聽得進去;第二,聽得懂。你給他講那些不愛聽的東西,起到了什么效果?如果說靠這些干條條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也起碼要他聽得進去呀,何況,我懷疑的是,即便他能夠聽進去,就能夠提高其道德水平嗎?那些貪官污吏,哪一個不是經(jīng)常學習這些干條條的?!他們不僅經(jīng)常聽,而且還理直氣壯地講給別人聽。然后從講臺上下來,干偷雞摸狗的勾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