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取消文理分科關鍵在高考改革

字號:

“普通高中必須確保學生完成所有必修課程和共同選修課程的學習,不得文、理分科;學校在教學行政班基礎上,開設選修課教學班,由學生自主選擇?!笔〗逃龔d新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guī)定》明確了上述要求。
    關于高中文理分科,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今年2月份,教育部公布“20個教育重大關鍵問題”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就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關于這次征求意見的結果,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在參加全國兩會時透露,有54%的意見反對文理分科。一些門戶網(wǎng)站開展的網(wǎng)絡民意調查表明,有超五成網(wǎng)民支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應該說,這一數(shù)據(jù)與教育部獲得的官方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來自官方和民間的調查數(shù)據(jù)都說明,贊成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意見占微弱多數(shù)。
    這種多數(shù)卻又微弱的意見對比表明,爭議雙方必定有基本勢均力敵的理由。贊成取消文理分科的一方主要從高中的基礎教育屬性出發(fā),認為人才的培養(yǎng)應當著眼于全面發(fā)展,高中階段就已經(jīng)開始的文理分科,很容易使學生陷入“跛腿”走路的困境,學理科的缺乏人文素養(yǎng),學文科的缺少科學常識。反對取消文理分科的一方則主要從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方面回應,認為在分科的情況下考6門,一旦取消分科卻要考9門,這樣以來學習的負擔將超越學生能夠承擔的極限。設身處地去理解,雙方的意見都有其道理。
    但是,此前的爭論人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地方,那就是高中文理分科與高考(論壇)文理分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而高考是否實行文理分科,則是高校考試和招生制度改革的內容。至少在教育專家眼里,高中教育與高考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實際含義,通俗地說可以理解為一個高中生必須學完開設的全部課程,而不是按照文理的分類有所取舍。按照這樣的理解,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并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者說讓學生通過每門功課的考試并不難。
    在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格局下,真正起到指揮棒功能的只能是高考本身。若高考實行的是文理分科,那么為應對高考而存在的高中教育必然會表面上不分而暗地里分、理論上不分而實際分,所有開足開齊課程、必須考試合格的要求,都會被各種各樣的“下有對策”所化解。因此,高考制度改革特別是高考分科與否,將直接決定著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實際效果。在這個意義上,公眾有意無意將高中文理分科等同于高考文理分科,并不是沒有道理。
    應當承認,作為一種選拔考試的高校招生考試分為文理科進行,自有其合理成分。而高考不分科所帶來的“6變9”壓力,也同樣不容回避。以高考制度改革來促進“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改革,既需要積極穩(wěn)妥的態(tài)度,又需要足夠的智慧。在現(xiàn)有高考文理分科進行的同時,設置全科目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將其成績采取一定形式與高考錄取掛鉤,這或許是遏制分科或偏科沖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種解決思路。而掛鉤是以參考還是折分的形式進行,有沒有更好的以高考改革促課程改革的途徑,這都是亟須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