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分類強化訓練--三國法(1)2

字號:

9.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專屬經濟區(qū)的寬度不超過200海里,其起算線是( )。
    A. 從領?;€算起B(yǎng). 從領海外部邊緣算起
    C. 從毗連區(qū)外部邊緣算起D. 從大陸架外部邊緣算起
    10. 我國對原蘇聯(lián)解體后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的承認屬于( )。
    A. 對民族的承認B. 對叛亂團體的承認
    C. 對政府的承認D. 對國家的承認
    11. 對于一個條約來說,第三國是指不是這個條約當事國的國家,關于條約對第三國的效力,下列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A. 條約對第三國既無損,也無益
    B. 如果一個條約有意為第三國創(chuàng)設一項義務,必須經第三國以書面形式明示接受,才能對第三國產生義務
    C. 當一個條約有意為第三國創(chuàng)設一項權利時,原則上無需得到第三國同意
    D. 當一個條約有意為第三國創(chuàng)設一項權利時,如果第三國沒有相反的表示,應推斷其同意接受這項權利,不必以書面形式明示接受
    12. 甲國在乙國領土內發(fā)射X衛(wèi)星,X衛(wèi)星在發(fā)射后偏離軌道,撞到丙國的民用航空器,丙國應向()請求賠償,丙國是否需證明損失是行為者故意造成?( )
    A. 甲國是 B. 乙國是 C. 甲乙二國否 D. 乙國否
    13. Richard是甲國駐乙的領事官員。一日,Richard目睹了發(fā)生在乙國的一起交通事故。甲、乙兩國都是《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締約國,且兩國之間沒有其他雙邊的涉及外交和領事特權與豁免方面的協(xié)定。根據(jù)國際法規(guī)則,下列哪些判斷是正確的?( )
    A. Richard作為領事官員,免除作證義務
    B. Richard作為領事官員,雖然免除作證義務,但派遣國同意其出庭作證時,Richard應出庭作證
    C. Richard就該交通事故不得拒絕作證,如果其拒絕,甲國法院可以依照本國法對其強制出庭作證或予以處罰 
    D. Richard就該交通事故不得拒絕作證,但如果其拒絕,甲國法院也不得對其施以強制或處罰
    14. 甲國和乙國合并成立丙國,下列選項中哪一項屬于丙國政府應該繼承的債務?( )
    A. 甲國西方企業(yè)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
    B. 甲國政府關于甲國南方省水利項目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
    C. 乙國北方省政府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
    D. 乙國東方公司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
    15. 下列關于國際私法的表述中,哪個是錯誤的?( )
    A. 意思自治原則是當今大多數(shù)國家確定涉外合同準據(jù)法的首要原則
    B. 維護涉外民事關系穩(wěn)定性原則,貫穿和體現(xiàn)于國際私法的各項制度中,是國際私法的首要的基本原則
    C. 最惠國待遇的作用結果是使不同外國自然人、法人之間處于平等的民事法律地位
    D. 各國相互承認和執(zhí)行法院判決和仲裁裁決時要求對等的做法,是平等互利原則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