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一及參考答案1

字號:

示:本試卷為計算機閱讀試卷,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法律與利益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下列關于法律與利益關系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法對社會的控制和調(diào)整主要通過對利益的調(diào)控而實現(xiàn)
    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達利益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利益選擇的過程
    C.民法的誠信原則在維護民事活動中當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D.離開了法律,利益就無從產(chǎn)生,也無以存在
    2.出租車司機甲送孕婦乙去醫(yī)院,途中乙臨產(chǎn),情形危急。為爭取時間,甲將車開至非機動車道掉頭,被交警攔截并被告知罰款。經(jīng)甲解釋,交警對甲未予處罰且為其開警車引道,將乙及時送至醫(yī)院。對此事件,下列哪一項表述是正確的?
    A.在此交通違章的處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
    B.警察對違章與否的解釋屬于“行政解釋”
    C.在此事件的認定中,交警進行了法的價值判斷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價值之間沒有沖突
    3.黃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區(qū)購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產(chǎn)證。當年10月黃某將住房租借給廖某。廖某在裝修該房時損壞自來水管道,引起漫水,將樓下住戶陳某的住房浸泡。陳某要求廖某予以賠償。對此事件,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黃某對自己所購買的住房僅有相對權,故其法律義務也是相對的
    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對陳某的損失不負法律責任
    C.此侵權案件首先應依據(jù)法律原則來加以處理
    D.此案件的處理應直接適用法的正式淵源
    4.陸某在一百貨商場購買“幸?!迸齐婏堨乙慌_,遺忘在商場門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時,因電飯煲漏電發(fā)生爆炸,致其面部灼傷。王某向商場索賠,商場以王某不當?shù)美麨橛刹挥栀r償。對此事件,下列哪一項表述能夠成立?
    A.王某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應以與致?lián)p事件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為根據(jù)
    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應承擔該物所致的損害
    C.由王某對自己無合法根據(jù)占有物品的行為承擔損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則
    D.按照風險責任原則,陸某作為缺陷商品的購買者應為王某的損害承擔責任
    5. 某地電纜受到破壞,大面積停電3小時,后查知為邢某偷割電纜所致。邢某被控犯拔:舶踩鎩保σ?年有期徒刑。邢某不服上訴,理由是自己偷割電纜變賣所得僅50元錢,頂多屬于“小偷小摸”行為。二審法官依照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維持原判。對此,下列哪一種理解是錯誤的?
    A.法官根據(jù)人民法院的解釋對邢某行為所作出的判斷是一種事實判斷
    B.《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司法解釋
    C.在這個案件中,法官主要運用了“演繹推理”
    D.邢某對自己行為的辯解是對法律的認識錯誤
    6.郝某的父親死后,其母季某將郝家住宅獨自占用。郝某對此深為不滿,拒絕向季某提供生活費。季某將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審理后判決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費300元。對此事件,下列哪一種理解是正確的?
    A.該事件表明,子女對父母只承擔法律義務,不享有法律權利
    B.法官作出判決本身是一個法律事實
    C.法官的判決在原被告之間不形成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關系
    D.子女贍養(yǎng)父母主要是道德問題,法官判決缺乏依據(jù)
    7.200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刑法第四百一十條規(guī)定的“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準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農(nóng)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對該法律解釋,下列哪一種理解是錯誤的?
    A.該解釋屬于立法解釋
    B.該解釋的效力與所解釋的刑法條文的效力相同
    C.該解釋與司法解釋的效力相同
    D.該解釋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8.根據(jù)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是國家權力機關的非常設機關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負責審議與其職權有關的法律草案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組成人選,由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只能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交付的議案
    9.根據(jù)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A.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nóng)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有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
    C.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zhuǎn)讓
    10.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擔任下列哪一職務的人員,應由國家主席根據(jù)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予以任免?
    A.國家副主席
    B.國家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C.人民法院副院長
    D.國務院副總理
    11.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具有法律效力。下列有關憲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項表述是正確的?
    A.在不成文憲法的國家中,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國,任何法律法規(guī)都不得與憲法規(guī)范、憲法基本原則和憲法精神相抵觸
    C.憲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對公民的行為約束
    D.憲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強制性
    12.人民代表應當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未經(jīng)批準兩次不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B.因刑事案件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C.因違法受勞動教養(yǎng)處分一年以上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D.因故一年內(nèi)不能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13.關于憲法規(guī)范的特性,下列哪一項表述不成立?
    A.根本性
    B.原則性
    C.無制裁性
    D.相對穩(wěn)定性
    14.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機關不享有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制定權?
    A.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
    C.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
    D.轄區(qū)內(nèi)有自治州、自治縣的省人民代表大會
    15.西漢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盜他人一頭牛并販賣到外鄉(xiāng),回家后將此事告訴了妻子。其妻隱瞞未向官府舉報。案發(fā)后,該男子受到懲處。依照漢代法律,其妻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A.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B.按包庇罪論處
    C.與其丈夫同罪
    D.按其丈夫之罪減一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