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藥劑學(xué)考試輔導(dǎo):兒童咳液

字號:

拼音名:ErtongKeye
    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2277-97
    「處方」 紫菀 150g 百部150g 枇杷葉150g 前胡150g 甘草50g 苦杏仁100g 桔梗50g 麻黃25g 蓼大青葉150g
    「制法」 以上九味,麻黃、蓼大青葉加水煮沸后,于80℃溫浸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紫菀、枇杷葉、甘草、桔梗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1.13~1.16(50℃),加乙醇使含醇量達(dá)到60%,靜置24小時,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藥液備用;百部、前胡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3~1.16(50℃熱測),加乙醇使含醇量達(dá)到60%靜置24小時,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0.3%β-環(huán)糊精,攪勻,藥液備用;苦杏仁用80%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并回收乙醇后與上述藥液合并。另取蔗糖200g,甜菊糖2g,苯甲酸鈉3g,檸檬酸5g~10g,先用適量水,加熱使溶解,濾過,加入上述藥液,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混勻,靜置24小時,吸取上清液,加薄荷油香精0.4ml,攪勻,灌封,即得。
    「性狀」 本品為紅棕色的液體;味甘、微苦。
    「鑒別」 取本品30ml,加氨試液調(diào)節(jié)PH至12,加乙醚20ml,振搖提取,提取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液液。另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濃氨試液(20:3.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茚三酮試液,于105℃烘約5~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顏色的斑點。
    「檢查」 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10(附錄Ⅶ A)。
    PH值 應(yīng)為3.5~4.5(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合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J)。
    「功能與主治」 清熱潤肺,宣降肺氣,祛痰止咳。用于咳嗽氣喘,吐痰黃稠或咳痰不爽,咽干喉痛,急慢性氣管炎。
    「用法與用量」 口服,1~3歲一次5ml,4歲以上一次10ml,一日4次。
    「規(guī)格」 每支1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