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北京公考申論重要知識點講解(283)

字號:

09北京公考申論重要知識點講解(283)對 “南京老太太,一跌不如一跌”的看法?
    據(jù)媒體報道,2008年2月15日上午,南京市又一位九旬老人癱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然而,20分鐘內(nèi),過往行人無一敢上前攙扶,一位熱心市民最后喊來七八名路人作“見證”后,才敢打電話報警。報道說,昨天上午10點半左右,市民魏女士路過解放南路時,發(fā)現(xiàn)一名老太太倒在人行道邊,嘴里還吐著白沫。魏女士說,老人年紀在90歲左右,“不知老人是什么時候摔倒的,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老人躺在地上,老花眼鏡和毛線帽子都掉在了一邊?!蔽号空f,來來往往的行人路過看見這一幕,都小心地“繞個彎兒”走過,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攙扶。“我心里也有些害怕,雖然很擔心老人的情況,但也不敢走近,怕事后說不清楚?!蔽号空f,隨即她站在五米開外的地方召集了七八名路人,讓他們?yōu)樽约鹤鱾€“見證”,“老人摔倒不關(guān)我的事”??吹絿^者漸漸多起來后,魏女士遂撥打了報警電話。110民警趕到現(xiàn)場后,迅速聯(lián)系了120急救車,隨后急救車趕到,將老人抬上擔架送往醫(yī)院。此時,距魏女士發(fā)現(xiàn)老人已經(jīng)過去了近20分鐘。談到自己“有備無患”的熱心行為時,魏女士無奈地表示,畢竟老人年紀大了,“我要是自己把她扶起來,到時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怕會惹來麻煩?!?BR>    據(jù)說,在彭宇事件后,許多網(wǎng)友都有這樣的看法:幾乎每一個南京人都知道,如果老太太摔倒了,千萬不能隨便攙扶,如果因為良心需要,一定要助人娛樂,那更要留下證據(jù),要有旁證,萬無一失后方能施救。
    而有點巧合的是,今年春節(jié)剛過,就發(fā)生了這樣可以預見的可笑而又可悲的一幕,于是,這就有了類似于二龍戲虎似的網(wǎng)絡新成語:南京老太太,一跌不如一跌。
    這一些網(wǎng)絡新成語,如“二龍戲珠”活變成“二龍戲虎”一樣,仿照“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這南京老太太,一跌不如一跌也是事實。前者,那個南京老太太,因為被彭宇扶起,后又被家人指證和法院依據(jù)“常理”推斷,認定彭宇應該有責任,共同承擔巨額醫(yī)藥費。這老太太一跌,不管事實是不是彭宇撞倒的還是彭宇好心扶起她,是助人為樂,反正是不用自己或家人獨自負擔醫(yī)藥費,而現(xiàn)在這九旬老太太,這一跌就沒有這樣幸運了,一是跌倒后多時而無人敢于扶起,二是跌了后叫110,最后當然只能是自己家里人或自己出醫(yī)藥費了。因此,稱一跌不如一跌是準確的。
    本來,這個社會應該鼓勵見義勇為,但是,若真的是見義勇為者好心沒好報,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或者說救助后反而要作為肇事者共同承擔醫(yī)藥費,承擔賠償責任,那么,誰又愿意在一個沒有法律保障的環(huán)境下見義勇為呢?因此,一些網(wǎng)友在去年就說:在中國,尤其在南京,全國人民都知道,老人們是不能隨便攙扶的。當然,如果是在中國別的什么地方,也許還會好點,可在南京就更不能。這話雖然有點兒偏激,但不幸的是,這樣的話兒卻在今天成為現(xiàn)實。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這個社會,好人畢竟更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但一些地方,一些人總是不喜歡或不相信別人會見義勇為,總喜歡將見義勇為改為見義勇圍。于是,別人有難、有事需要幫助或在遇到有人自殺、有人受到搶劫、強*或生命財產(chǎn)受到危害和損失時,不是挺身而出勇于救助,而是挺身圍觀,將見義勇為變成見義勇圍。于是,南京老太太,一跌不如一跌的事,就真的發(fā)生了。
    不過,像魏女士這樣的人,盡管害怕自己擔上撞了老太太的責任,但還是熱心地叫來了旁人,還是打了求助電話,這對救助老太太無疑是有好處的。這種精神,同樣值得贊揚和學習。只是。什么時候,不光是南京,就是全中國其他地方,老太太,老大爺們跌倒了,首先見到的人,是不是能夠毫不猶豫地過去將他(她)扶起呢?我想,那只能是等到,“南京老太太太,一跌不如一跌”,這樣的成語自動消失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