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計時工具,生活中也時常會遇到與時鐘相關的問題。
關于時鐘的問題有:
求時間差:
例:從上午五點十五分到下午兩點四十五分之間,共有多少時間?
A.8小時 B.8小時30分 C.9小時30分 D.9小時50分
解析:這種屬于最簡單的時鐘問題。答案是14.45-5.15=9.30 C
求慢(快)表在幾小時后顯示什么時間?
例:有一只鐘,每小時慢3分鐘,早晨4點30分的時候,把鐘對準了標準時間,則鐘走到當天上午10點50分的時候,標準時間是( )。
A.11點整
B.11點5分
c.1l點1O分
D.11點15分
解析:慢表顯示經(jīng)過的時間是:10:50-4:30=6小時20分鐘=380分鐘,實際經(jīng)過的時間應該是:380÷[(60-3)/6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答案為C:4:30+6:40=11:10。
例:一個快鐘每小時比標準時間快1分鐘,一個慢鐘每小時比標準時間慢3分鐘。如將兩個鐘同時調到標準時間,結果在24小時內,快鐘顯示10點整時,慢鐘恰好顯示9點整。則此時的標準時間是( )。
A.9點15分
B 9點30分
c.9點35分
D 9點45分
解析:這是2個不準確的時鐘問題,也是這種問題的一個延伸。
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小時內,快鐘與慢鐘有4分鐘的差距,而4分鐘里面,1分鐘時快走造成的,3分鐘時慢走造成的。所以當它們(快慢鐘)的差距有60分鐘時,那么一樣,1/4的時間=15分鐘時快走造成的,3/4的時間(45分鐘)時慢走造成的。所以標準時間為9點45分,答案為D。
戴曉東總結:其實這種類型題是較為簡單的,關鍵把握一點,就是不準確的時鐘與標準時間的比例關系,也就是常說的一小時慢(快)多少,然后再推廣到幾個小時后,而這種比例是不變的。
延伸:通過第二道例題,大家可以多少感覺到,有點像路程問題,其實這正是解決時鐘問題中較困難問題的一個核心思想。下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來看看時鐘問題中較為困難的類型。
求某一時刻時針與分針的夾角,兩針重合,兩針垂直,兩針成直線等類型。
例:中午12點,時針與分針完全重合,那么到下次12點,時針與分針重合多少次?
萬學金路戴曉東強調要解答時鐘問題就要了解、熟悉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規(guī)律和特點。
一個鐘表一圈有60個小格,這里計算就以小格為單位。1小時時間,分針走60個小格,時針只走了5個小格,所以每小時分針比時針多走55個小格。
關于時鐘的問題有:
求時間差:
例:從上午五點十五分到下午兩點四十五分之間,共有多少時間?
A.8小時 B.8小時30分 C.9小時30分 D.9小時50分
解析:這種屬于最簡單的時鐘問題。答案是14.45-5.15=9.30 C
求慢(快)表在幾小時后顯示什么時間?
例:有一只鐘,每小時慢3分鐘,早晨4點30分的時候,把鐘對準了標準時間,則鐘走到當天上午10點50分的時候,標準時間是( )。
A.11點整
B.11點5分
c.1l點1O分
D.11點15分
解析:慢表顯示經(jīng)過的時間是:10:50-4:30=6小時20分鐘=380分鐘,實際經(jīng)過的時間應該是:380÷[(60-3)/6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答案為C:4:30+6:40=11:10。
例:一個快鐘每小時比標準時間快1分鐘,一個慢鐘每小時比標準時間慢3分鐘。如將兩個鐘同時調到標準時間,結果在24小時內,快鐘顯示10點整時,慢鐘恰好顯示9點整。則此時的標準時間是( )。
A.9點15分
B 9點30分
c.9點35分
D 9點45分
解析:這是2個不準確的時鐘問題,也是這種問題的一個延伸。
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小時內,快鐘與慢鐘有4分鐘的差距,而4分鐘里面,1分鐘時快走造成的,3分鐘時慢走造成的。所以當它們(快慢鐘)的差距有60分鐘時,那么一樣,1/4的時間=15分鐘時快走造成的,3/4的時間(45分鐘)時慢走造成的。所以標準時間為9點45分,答案為D。
戴曉東總結:其實這種類型題是較為簡單的,關鍵把握一點,就是不準確的時鐘與標準時間的比例關系,也就是常說的一小時慢(快)多少,然后再推廣到幾個小時后,而這種比例是不變的。
延伸:通過第二道例題,大家可以多少感覺到,有點像路程問題,其實這正是解決時鐘問題中較困難問題的一個核心思想。下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來看看時鐘問題中較為困難的類型。
求某一時刻時針與分針的夾角,兩針重合,兩針垂直,兩針成直線等類型。
例:中午12點,時針與分針完全重合,那么到下次12點,時針與分針重合多少次?
萬學金路戴曉東強調要解答時鐘問題就要了解、熟悉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規(guī)律和特點。
一個鐘表一圈有60個小格,這里計算就以小格為單位。1小時時間,分針走60個小格,時針只走了5個小格,所以每小時分針比時針多走55個小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