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道路工程
1 道路的組成及等級劃分
1.1 道路的組成
按道路所在位置、交通性質(zhì)及其使用特點,道路可分為:公路、城市道路、廠礦道路、林區(qū)道路及鄉(xiāng)村道路等。
1.1.1 公路的組成
(1) 線形組成。公路線形是指公路中線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
(2) 結構組成。公路的結構是承受荷載和自然因素影響的結構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橋涵、隧道、排水系統(tǒng)、防護工程、特殊構造物及交通服務設施等。
1.1.2 城市道路的組成
道路工程的主體是路線、路基(包括排水系統(tǒng)及防護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1.2 道路的等級劃分
1.2.1 公路的等級劃分
根據(jù)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級5個等級。
(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道,設有中央分隔帶,全部立體交叉,全部控制出入,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高速行駛的公路。
(2)一級公路。一級公路與高速公路設施基本相同。部分控制出入.
(3)二級公路。二級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線公路。
(4)三級公路。三級公路是溝通縣、城鎮(zhèn)之間的集散公路。
(5)四級公路。四級公路是溝通鄉(xiāng)、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1.2.2 城市道路的等級劃分
按城市道路系統(tǒng)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對沿線建筑物的服務功能分為四類。
(1)快速路。快速路主要為城市長距離交通服務。
(2)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網(wǎng)的骨架。
(3)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組成城市道路網(wǎng),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4)支路。支路是一個地區(qū)(如居住區(qū))內(nèi)的道路,以服務功能為主。
2 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作為路面基礎的帶狀構造物。
2.1 路基基本構造
路基基本構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寬度、路肩寬度、路基邊坡等。
2.2 路基的作用
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礎,是路面的支撐結構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稱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稱為路塹。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圍內(nèi)的路基部分稱為路床。
2.3 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結構物的整體必須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2.路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溫穩(wěn)定性水溫穩(wěn)定性是指強度和剛度在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的變化幅度。
2.4 路基形式
2.4.1 填方路基
(1) 填土路基。填方路基宜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時,應分層填筑,每一水平層均應采用同類填料。
(2)填石路基。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填筑的路堤。
(3)砌石路基。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外砌、內(nèi)填而成的路堤。砌石路基應每隔15-20m設伸縮縫一道。當基礎地質(zhì)條件變化時,應分段砌筑,并設沉降縫。
(4)護肩路基。堅硬巖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當填方不大,但邊坡伸出較遠不易修筑時,可修筑護肩。護肩高度一般不超過2m。
(5)護腳路基。當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傾向,或為加固,收回填方坡腳時,可采用護腳路基,其高度不宜超過5m。
2.4.2 挖方路基
(1)土質(zhì)挖方路基。 (2)石質(zhì)挖方路基。
2.4.3 半填半挖路基
在地面自然橫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時,路堤基底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得小于1m,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臺階寬度一般為2m。
3 路面
3.1 路面結構組成
路面結構一般由面層、基層、墊層組成。
面層是直接承受行車荷載作用、大氣降水和溫度變化影響的路面結構層次。
基層是設置在面層之下,并與面層一起將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傳遞到底基層、墊層、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層次。
墊層 路基土質(zhì)較差、水溫狀況不好時,宜在基層(或底基層)之下設置墊層,起排水、 隔水、防凍、防污或擴散荷載應力等作用。
面層、基層和墊層是路面結構的基本層次。為了保證車輪荷載的向下擴散和傳遞,較下一層應比其上一層的每邊寬出0.25m。
3.2 坡度與路面排水
路拱指路面的橫向斷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狀,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拋物線、屋頂線、折線或直線。為便于機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線形。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與中央分隔帶排水組成;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橫坡和邊溝排水組成。
3.3 路面的等級與分類
3.3.1 路面等級
路面等級按面層材料的組成、結構強度、路面所能承擔的交通任務和使用的品質(zhì)劃分為高級路面、次高級路面、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等四個等級。
3.3.2 路面類型
(1)路面基層的類型。按照現(xiàn)行規(guī)范,基層(包括底基層)可分為無機結合料穩(wěn) 定類和粒料類。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有:水泥穩(wěn)定土、石灰穩(wěn)定土、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及綜合穩(wěn)定土;粒料類分級配型和嵌鎖型,前者有級配碎石(礫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2)路面面層類型。根據(jù)路面的力學特性,可把路面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他類型路面。
4 道路主要公用設施
停車場、公共交通站點、道路照明、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道路交通管理設施
1 道路的組成及等級劃分
1.1 道路的組成
按道路所在位置、交通性質(zhì)及其使用特點,道路可分為:公路、城市道路、廠礦道路、林區(qū)道路及鄉(xiāng)村道路等。
1.1.1 公路的組成
(1) 線形組成。公路線形是指公路中線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
(2) 結構組成。公路的結構是承受荷載和自然因素影響的結構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橋涵、隧道、排水系統(tǒng)、防護工程、特殊構造物及交通服務設施等。
1.1.2 城市道路的組成
道路工程的主體是路線、路基(包括排水系統(tǒng)及防護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1.2 道路的等級劃分
1.2.1 公路的等級劃分
根據(jù)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級5個等級。
(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道,設有中央分隔帶,全部立體交叉,全部控制出入,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高速行駛的公路。
(2)一級公路。一級公路與高速公路設施基本相同。部分控制出入.
(3)二級公路。二級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線公路。
(4)三級公路。三級公路是溝通縣、城鎮(zhèn)之間的集散公路。
(5)四級公路。四級公路是溝通鄉(xiāng)、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1.2.2 城市道路的等級劃分
按城市道路系統(tǒng)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對沿線建筑物的服務功能分為四類。
(1)快速路。快速路主要為城市長距離交通服務。
(2)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網(wǎng)的骨架。
(3)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組成城市道路網(wǎng),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4)支路。支路是一個地區(qū)(如居住區(qū))內(nèi)的道路,以服務功能為主。
2 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作為路面基礎的帶狀構造物。
2.1 路基基本構造
路基基本構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寬度、路肩寬度、路基邊坡等。
2.2 路基的作用
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礎,是路面的支撐結構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稱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稱為路塹。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圍內(nèi)的路基部分稱為路床。
2.3 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結構物的整體必須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2.路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溫穩(wěn)定性水溫穩(wěn)定性是指強度和剛度在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的變化幅度。
2.4 路基形式
2.4.1 填方路基
(1) 填土路基。填方路基宜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時,應分層填筑,每一水平層均應采用同類填料。
(2)填石路基。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填筑的路堤。
(3)砌石路基。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外砌、內(nèi)填而成的路堤。砌石路基應每隔15-20m設伸縮縫一道。當基礎地質(zhì)條件變化時,應分段砌筑,并設沉降縫。
(4)護肩路基。堅硬巖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當填方不大,但邊坡伸出較遠不易修筑時,可修筑護肩。護肩高度一般不超過2m。
(5)護腳路基。當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傾向,或為加固,收回填方坡腳時,可采用護腳路基,其高度不宜超過5m。
2.4.2 挖方路基
(1)土質(zhì)挖方路基。 (2)石質(zhì)挖方路基。
2.4.3 半填半挖路基
在地面自然橫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時,路堤基底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得小于1m,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臺階寬度一般為2m。
3 路面
3.1 路面結構組成
路面結構一般由面層、基層、墊層組成。
面層是直接承受行車荷載作用、大氣降水和溫度變化影響的路面結構層次。
基層是設置在面層之下,并與面層一起將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傳遞到底基層、墊層、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層次。
墊層 路基土質(zhì)較差、水溫狀況不好時,宜在基層(或底基層)之下設置墊層,起排水、 隔水、防凍、防污或擴散荷載應力等作用。
面層、基層和墊層是路面結構的基本層次。為了保證車輪荷載的向下擴散和傳遞,較下一層應比其上一層的每邊寬出0.25m。
3.2 坡度與路面排水
路拱指路面的橫向斷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狀,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拋物線、屋頂線、折線或直線。為便于機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線形。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與中央分隔帶排水組成;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橫坡和邊溝排水組成。
3.3 路面的等級與分類
3.3.1 路面等級
路面等級按面層材料的組成、結構強度、路面所能承擔的交通任務和使用的品質(zhì)劃分為高級路面、次高級路面、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等四個等級。
3.3.2 路面類型
(1)路面基層的類型。按照現(xiàn)行規(guī)范,基層(包括底基層)可分為無機結合料穩(wěn) 定類和粒料類。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有:水泥穩(wěn)定土、石灰穩(wěn)定土、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及綜合穩(wěn)定土;粒料類分級配型和嵌鎖型,前者有級配碎石(礫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2)路面面層類型。根據(jù)路面的力學特性,可把路面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他類型路面。
4 道路主要公用設施
停車場、公共交通站點、道路照明、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道路交通管理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