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經濟與民商法律輔導-----模擬試題(四)5

字號:

三、案例分析題:
    71、 某大學教授,2006年3月,學校發(fā)給工資2800元,發(fā)表論文一篇,獲得稿費2800元,另外,出去講課獲得講課費1000元,從國外取得股息所得1000元(國外未納稅所得),并在國外納稅100元。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
    (1)該教授從學校領取的工資收入屬于什么所得,應如何納稅?
    A、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B、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C、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D、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2)該教授外出講課的講課費屬于什么收入,應如何納稅?
    A、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B、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C、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D、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3)該教授從國外取得的收入應否在國內納稅,如果應該納稅,如何納稅?
    A、不應納稅,因為是從國外取得的
    B、不應納稅,因為在國外已經拿過稅了
    C、應當納稅,按照股息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納稅,在國外納的稅可以扣除
    D、應當納稅,按照股息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納稅,在國外納的稅不予扣除
    (4)下列關于該教授本月應納稅額的計算正確的是:
    A、工資所得稅:(2800—800)×10%—25=175元
    B、稿酬所得稅:(2800—800)×20%×(1—30%)=280元
    C、講課費所得稅:1000×20%=200元
    D、國外股息所得稅:1000×20%—100=100元
    72、 某音像公司擬將詞曲作者國某創(chuàng)作,并由李某演唱的歌曲制作成錄音錄像制品。后發(fā)現國某的音樂作品由王某進行了改編,由陳某演唱并制成了錄音制品,據查該錄音制品為星月音像公司合法錄制。根據上述情況回答:
     (1)表演者李某對其表演享有哪些權利?( )
     A.許可他人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
     B.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
     C.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得報酬的權利
     D.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權利
     (2)某音像公司制作該音像制品,應當履行哪些法定程序?( )
     A.應當取得國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
     B.可以不經國某的許可,支付報酬
     C.應當取得李某的許可,報酬但應當向其并向其支付
     D.可以不經李某的許可,但應當向其支付報酬
     (3)星月音像公司制作該錄音制品,依據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星月公司只需取得王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即可
     B.星月公司應當取得王某和國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
     C.星月公司應當取得陳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
     D.星月公司無須取得國某的許可,但應當向其支付報酬
     (4)對于由王某改編、陳某演唱并由星月公司制成錄音制品的音樂作品,依據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某音像公司若使用該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應當取得星月公司的授權,并向其支付報酬
     B.某音像公司若使用該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應當取得王某和陳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
     C.某音像公司若使用該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可以不經王某許可,但應當向其支付報酬
     D.某音像公司若使用該音樂作品制作錄像制品應當取得陳某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
    73、 1994年10月,飛龍公司與韓國三井株式會社簽訂了一份創(chuàng)辦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的意向書和一份合同書,合同約定:合作合同總投資為20萬美元,飛龍公司以廠房及水電設施使用權作價10萬美元進行投資,三井株式會社以3臺設備作價10萬美元進行投資,雙方各占50%股份。同年1 1月,三井株式會社將3臺設備運到目的地,飛龍公司則將其租賃的房屋用于合作。1 2月飛龍公司單方起草了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章程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在三個文件上擅自復制外方簽名、蓋章,對雙方投資方式和出資額、投資比例作了重大修改,且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與章程內容不一。隨后,三井株式會社給飛龍公司電傳一份委托書,授權飛龍公司代表其辦理有關事宜。主管部門批準了這些文件,合作經營企業(yè)成立,領取了營業(yè)執(zhí)照。1 995年,三井株式會社對合資合同所載的雙方出資額、投資比例提出異議,雙方同意修改合資合同和章程,雙方簽署了新的合資合同和章程,但在報送主管部門批準前,三井株式會社聲稱飛龍公司在創(chuàng)辦企業(yè)過程中有欺詐,要求解除合同,并向主管部門申請注銷企業(y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銷了該企業(yè)。飛龍公司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因企業(yè)注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三井株式會社也
    要求飛龍公司賠償其所遭受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