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論:從基層遴選公務員的社會意義

字號:

8月12日,人社部公布了“2010年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公告”,決定在中央國家行政機關開展公開遴選試點工作。這意味著國內(nèi)基層公務員由此增加了進國家部委工作的機會。(8月13日《京華時報》)
    從基層遴選公務員,讓更多基層公務員進入部委工作,有利于中央機關公務員掌握更多基層工作經(jīng)驗,更熟悉基層工作的現(xiàn)實狀態(tài),也有利于上層政策的制定有更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應該說,此次面向全國基層遴選部委公務員,其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11 個部門、30個職位,不可謂不多,不過相對于全國數(shù)量龐大的基層公務員隊伍,似乎又太少,最終能夠脫穎而出、順利進入中央機關工作的,大概不但是基層的佼佼者,也是幸運者。此次遴選的競爭之激烈,可以想見。事實上,嚴格的報名條件已經(jīng)決定了這場遴選與絕大部分人并無關系,然而這似乎并不影響消息受到熱烈關注。原因何在?在我看來,其實跳出遴選公務員的工作本身來看,這次遴選更讓人們看到了基層人才向上流動的希望,從而也激發(fā)起了更多人對提升自我價值、改變?nèi)松\的憧憬。因此,讓此次遴選發(fā)揮示范效應,建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才選拔和合理上升機制,既是公眾的一個美好想象,其實也該是制度建設的應有回歸。
    良好的制度設計還需要規(guī)范的操作,才能完全體現(xiàn)其價值。很顯然,如果不能保證公平,甚至讓遴選成為權力亂作為的合法外衣,不但于完善公務員隊伍本身無益,更會讓公眾的合理期待遭受重創(chuàng)。所以,公開透明、確保面向基層遴選中央機關公務員工作的公平公正,是個必須的選擇。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劉楚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