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解釋:質物返還及質權實現

字號:

物權法解釋:第二百一十九條【質物返還及質權實現】
    第二百一十九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押財產。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
    質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解釋】本條是關于質物返還及質權實現的規(guī)定。
    債務履行期屆滿,將產生兩種情況:一是質權因其所擔保的債權受清償或者其他原因的發(fā)生而消滅;二是債務未受清償。根據這兩種不同情況本條規(guī)定了兩種不同的法律后果,即質物返還或者實現質權。
    (一)質物返還
    債務人于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履行了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了所擔保的債權,質權消滅,質權人對其占有的質物負有返還給出質人的義務。質權人依質權合同有權占有質物,但在質權消滅時,質權人就喪失了繼續(xù)占有質物的依據,應當將質物返還出質人。出質人因清償債務,將質物上存在的所有權負擔消滅,出質人可以依法請求質權人返還質物;質權人拒不返還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質權人應當向出質人返還質物,因為出質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當出質人不是債務人而是第三人時,債務人雖然清償了債務,但是由于用于擔保的質物的所有權是第三人的,所以應當返還給第三人而非債務人。
    (二)實現質權
    質權人實現質權,是指質權人在債權已屆清償期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時,處分占有的質物優(yōu)先受償的行為。質權人實現質權的前提條件是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未受清償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
    質押擔保的目的在于確保債權的清償。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者違約時,質權人有權將占有的質物以折價、拍賣、變賣等方式變價后優(yōu)先受償。
    折價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未履行其債務時,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按照質物的品質,參考市場價格,把質物的所有權由出質人轉移給質權人,從而實現質權的一種方式。折價必須由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一致,否則只能拍賣或變賣。折價與流質不同:折價是發(fā)生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質權人實現質權時;流質是發(fā)生在質權合同設定時。
    拍賣是指按照拍賣程序,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將質物賣給出價叫價者的買賣。
    變賣是指直接將質物變價賣出的行為,變賣沒有公開競價等形式與程序上的限制,方便、快捷、變價成本小。變賣必須參考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