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荚嚱?jīng)驗分享:一戰(zhàn)20天107感想分享

字號:

難產(chǎn)的ETS終于出分了,從周五就關(guān)注著,水樓多貢獻了好多層,sigh.
    我的分數(shù)不太高但我想多數(shù)也夠了,(28,29,22,28,107)
    先說說偶的總體看法吧,我覺得IBT還是是個不錯的,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能夠測試出一個人的英語水平,所以我一直覺得要考好ibt根本的方法還得靠平時自己多積累,畢竟通過這個考試只是暫時的權(quán)宜,到國外才是對自己英語真正的測試,anyway,平時的積累是王道.
    先說XDF,我是GT都沒有報過班,全靠自學(xué),不是說xdf之類的培訓(xùn)不好,只是我覺得很浪費和金錢,大家想聽的話完全可以到www.examda.com/toefl上搜下他們的網(wǎng)絡(luò)課堂,和實際上課的幾乎沒啥差別,范不著送上幾千大洋,還老遠的跑過去學(xué),終還得靠自己去考
    以下分塊說說偶的一些復(fù)習(xí)方法
    首先是時間的分配。偶是學(xué)生,所以比起那些工作的GGJJ有優(yōu)勢,時間比較充裕,從開始接觸ibt到后考試一共20天時間。其中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強度不太大,每天還要上課,所以花在復(fù)習(xí)上的時間也就差不多一天6個小時。
    其次是的選擇。囿于時間的原因,我跳過了OG,直接拿了本藍皮的Delta,當是熟悉題型,后到考試前做了和,其他就未動了。還有大概一周的時候,做了barron的7套模考題的聽力部分(其他部分沒有做),就這樣去考試了。還有的話找了下網(wǎng)上的黃金80題。材料就是這些,不太多。個人感覺是delta當熟悉題型不錯,barron的聽力比實戰(zhàn)要難,黃金80對培養(yǎng)口語的思路很有好處。
    再次分部分說下吧,首先說閱讀,因為我5月5號考過GMAT,所以閱讀這一塊我沒有話太多時間準備,事實上GAMT考試也只準備了一個月,閱讀做得也不多。這次考試的閱讀文章確實很難,我感覺和G的有些文章差不多了,但題目還是簡單的,大家碰到這種難的文章我覺得重要的就是要沉住氣,不要一看文章難就心浮氣躁,這樣簡單的題也錯了就不值得。還有就是據(jù)說考試下來會有正態(tài)分布,所以一難都難,結(jié)果也不會很差,大家的閱讀基礎(chǔ)都很好,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第二是聽力,聽力我沒怎么練過,集中就聽了后來的barron幾套模考題的聽力,巴朗的聽力很難,每次都要錯10個以上,所以大家平時練的時候不分在意聽力的正確率,與考試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很重要的東西是要保持聽力的感覺。Friends很好,我去年的時候看過一遍,雖然也很多時候看中文字幕,但是對英文的感覺的培養(yǎng)還是不錯的,后是一些學(xué)術(shù)性的聽力材料,這個得靠大家平時積累,比如我是學(xué)商科的,平時上課有些教材就是英文的,這樣下來術(shù)語會積累不少,聽到類似題材的文章會覺得很親切~第三個部分是口語,口語我考得不太好,只有22分,或許沒有所謂的,但我覺得重要的是要自己平時有時間就多想想,平如教室回去的路上呀,自己想自己說,那些常考的話題,后一定要有錄音軟件,定時練習(xí)很重要~后一個部分是,作文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我寫過一些G的作文的緣故吧,但總的說來,大家準備集中準備作文的時間不用太長,我G的作文準備了3天,就綜合的部分敲了兩篇熟悉了下題型。后的分數(shù)都還行。實際上,大家應(yīng)該都有這個體會,作文這塊很多時候還是靠平時的積累,可能很多同學(xué)會想到模板,這也不失為一個捷徑,但是我覺得模板還是要自己寫,不然會很別扭,很做作。另外,作文的邏輯和思路很重要,這點應(yīng)該是ETS所看重的。
    敲了這么多,或許實際多具體的所謂經(jīng)驗也沒有,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一些體會,也談不上經(jīng)驗,比我這分高的人多了去了~~總之,我就覺得托福還是測試英語水平的一個積淀,即使是靠短時間的所謂的技巧拿到高分,出去了還得面臨總總語言上的痛苦,所以,大家如果有出國的想法,還是多注意平時從各個方面加強對語言的訓(xùn)練吧,考托福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也犯不著花太多時間和精力,我一直覺得GT這種考試很摧殘人性,毫無意義(可能有點偏激,但是我確實這樣認為),所以兩個考試我都花的時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