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復習重點資料(七)

字號:

(1)分析崗位要求,建立測評要素體系(關鍵事件訪談)
    (2)確定題目構成,設計編排面試題目:
    結構化面試試題分4種類型:智能型、情境型、行為型、投射型。
    (3)明確評分標準,規(guī)劃測評實施過程
    008、結構化面試的準備
    材料準備:環(huán)境要求:人員準備:
    009、結構化面試的實施技巧★★★
    1掌握面試程序的技巧;2與考生建立信任的技巧;3把握時間進度的技巧;4提問、追問和插話的技巧;5避免評分誤差的技巧:
    010、認知偏差包括:第一印象、順序效應、評價趨勢、光環(huán)效應、從眾影響。
    011、評價中心概念:一種綜合性的人員測評方法,由幾種選擇測試方法組合而成,利用現(xiàn)場測試或演練,由測評人員觀察候選人的具體行為,并給予評分。
    012、評價中心的特點:針對性;綜合性;動態(tài)性;高效性;
    013、評價中心的測試方法:文件筐處理;無領導小組討論;還有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擬面談;公文寫作;演講。
    014、背景調查原則:1)只調查與工作有關的情況;2)重視客觀內容的調查核實;3)慎重選擇“第三者”;4)估計調查材料的可靠程度;5)利用結構化表格,確保不會遺漏重要問題。
    缺第四節(jié) 培訓評估
    第四章 培訓與開發(fā) 第一節(jié) 企業(yè)培訓系統(tǒng)設計
    001、條件反射理論:也稱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學習在兩種刺激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缺)
    002、強化理論:也稱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由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斯金鈉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它認為學習是在反應與獎賞(或懲罰)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缺)
    003、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缺)
    70年代“行為塑造技術”就是以此為理論基礎的。
    004、目標設定理論:源于美國管理心理學家德魯克創(chuàng)立的目標管理法。
    005、培訓遷移及其測定:指個體在工作實踐中對培訓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程度。
    006、培訓的基本過程:包括培訓需求分析、課程設計、培訓實施過程,后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估。
    007、對組織人力資源現(xiàn)狀的評價與分析:
    1)考察組織目前的人力資源現(xiàn)狀及未來所要求的人力資源供應。
    2)考察組織能夠獲得的人力資源供應及其對人力資源的培訓與發(fā)展需求。
    3)評價與分析組織人力資源現(xiàn)狀的常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