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五柳先生傳
一字: =吝
二虛詞:1 、“因以為號焉”:“因”,連詞,于是、就:“焉”,句尾語氣詞,表提示語氣。1 、“或置酒而招之”:有時候(肯定性無定代詞)2 、“曾不吝情去留”:語氣副詞,與否定副詞“不”連用,以加強(qiáng)否定語氣。3 、“造飲輒盡”:每每、總是。
三實(shí)詞:1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地方(名詞)。2 、“不詳其姓字”:清楚。3 、“或置酒而招之”:邀請。4 、“造飲輒盡”:到、往。5 “曾不吝情去留”:偏義復(fù)詞,重在“去”,離開。6 、“環(huán)堵蕭然”:墻。7 、不戚戚于貧賤:愁苦的樣子。8 、不汲汲于富貴:急切追求的樣子。
四常用字:1 、造:形聲字,從辵,告聲(1 )本義:到、往,如本課“造飲輒盡”。(2 )引申義:造訪、拜訪——達(dá)到某一境界。(3 )、今義:制作、做。(此義與古義同)。
2 、去:(1 )古義:離開,如《掣肘》“辭而去也”。——距離(空間、時間)——除去、廢除—死亡的委婉語。(2 )今義:往。(與古義相反)。
3 、解:會意字,從刀從牛從角。(1 )本義:分解動物的骨肉肢體(2 )引申義:A 把糾結(jié)的東西解開,解脫—特指解脫對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罰—特指解除軍事包圍、戰(zhàn)爭B 打開、開放C 破碎、離散——松弛、懈怠(這個意義讀xie ,后來寫作“懈”)-D對事理的分析、解釋—理解、知曉。如本課“不求甚解”。
4 、讀:(1 )本義:解釋、闡發(fā)文字語句。(2 )引申義:閱讀、誦讀。如本課:“好讀書,不求甚解”?!渥x(dou )。
第六課送董邵南序
一、字:彊= 強(qiáng),邪—耶,
二、虛詞:1 郁郁適茲土:這(指示代詞)。2 、董生勉乎哉:語氣詞連用,語氣重點(diǎn)落在感嘆語氣的“哉”上。3 、茍慕義強(qiáng)仁者皆愛惜焉:“茍”,如果、只要是。(假設(shè)連詞)“焉”:語氣詞。4 、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惡”:疑問代詞,哪里、怎么。“邪”:句末疑問語氣詞。5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副詞)。6 、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矧”,何況(轉(zhuǎn)折連詞)“乎”,介詞,同“于”。
三、實(shí)詞:1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懷有任俠激情,以義氣為重。2 、郁郁適茲土:往。3 、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謂,說。4 、董生勉乎哉:努力。5 、為我弔望諸君之墓:憑吊。6 、為我謝曰:懇切相告,殷勤致辭。
四、常用詞:1 、適:(1 )本義:到(某地)去。如本課“郁郁適茲土”。(2 )與“之”“如”是同義詞,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與“往”的意義較接近,但用法卻不相同,“往”在上古不帶賓語,而其他三個字都可帶賓語。(3 )與“嫡”“敵”“謫”等字的聲符都是“啻”,上古讀音相同相近,常互相通假。(4 )古書中“適”與“適”不是一個字,“適”讀,主要用于人名。
2 、舉:是形聲字,從手與聲。(1 )本義:用兩手把東西舉起來(2 )A 捧著、提起—特指鳥抬起翅膀起飛,飛動—抽象意義,舉出、提出—特指把優(yōu)秀人才提拔出來,即推舉。如本課“董生舉進(jìn)士”—特指把壞人壞事揭發(fā)出來,即糾舉、檢舉B 做、舉動、發(fā)動—拔取,即占領(lǐng)。C 整個拿出、全部發(fā)動—包舉、窮盡—整個(形)。
3 、利:(1 )本義:刀劍銳利,刀口快。(2 )引申義:迅速、敏捷—順利、方便—利益、好處—特指財(cái)利—特指功名利祿,如“不慕榮利”—重要的、貴重的、要害的(形)。
4 、謝:形聲字,從言射聲。(1 )本義:向人認(rèn)錯道歉。(2 )引申義:A 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告辭—告訴,如本課“為我謝曰‘明天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以言辭相問候B 對別人的贈予或幫助表示感謝。C 衰退、消亡—草木凋謝。
第七課祭十二郎文
一字:羞→饈,彊= 強(qiáng),歛→殮,已—以。
二虛詞:1 、乃能銜哀致誠:才,(副)。2 、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孰”,誰?!板帷保蝗?、很快地。(副)3 、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誠”,如果確實(shí)如此,(副)。“其”,代詞,它?!半m”,即使(假設(shè)連詞)?!耙浴保頃r間(介)。4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然而,(轉(zhuǎn)折連詞)。5 、其能久存乎:難道,(副詞,表反詰語氣)?!捌湫湃恍埃科鋲粜??其傳之非真邪?”用法同。6 、雖然,吾自今年來:兩個詞,雖然如此。7 、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有的、有些(肯定性無定代詞)。8 、幾何不從汝而死也:多少,這里指多少時間。9 、其無知:如果(假設(shè)連詞)。10、比得軟腳?。航?、近來。11、抑別有疾而至斯乎:或是、還是(選擇連詞)。12、其然乎?其不然乎?:相當(dāng)于“是…還是…”(用于并列的選擇問句,表示推測語氣)。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用法。13、然后惟其所愿:他們(代詞)。其又何尤:難道(表反詰的語氣副詞)。14、吾其無意于人世也:大概(表擬測語氣副詞)。15、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對象,譯“和”“跟”。
三、實(shí)詞:1 、乃能銜哀致誠:內(nèi)心的感情。2 、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孤”,幼年喪父?!凹啊保鹊??!笆 ?,明白。“怙”,依靠?!八铩保阂揽康娜耍父赣H。3 、請歸取其孥:妻室子女的統(tǒng)稱。4 、而汝抱無涯之戚也:悲痛、悲傷。5 、強(qiáng)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與上句“存”義近。6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能。7 、未可以為信也:誠信、真實(shí)。8 、弔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向死者親屬致以慰問。8 、窆不臨其穴:“窆”把靈柩放入墓穴?!办`”,哭悼死者。9 、曷其有極:窮盡。10、其又何尤:責(zé)怪、怨恨。11、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孩提者”,本指嬰兒和尚須牽抱的幼兒,這里泛指小孩?!凹健保合M⒅竿?。
四、詞類活用:1 、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動→名,祭奠用的供品。2 、就成家而致汝:使動,使…來到。3 、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名→動,繼承家業(yè)。
五、句:1 、惟兄嫂是依。2 、何為而在吾側(cè)也?3 、其又何尤?
六、常用字:1 、信:會意字,從人從言,(1 )本義:言語真實(shí),不虛偽。(2 )引申義:忠誠、誠實(shí)—真實(shí)、確鑿可信,如本課:“信也,”—表確鑿的情態(tài)語氣,含有果真、的確之意。(副詞)?!獙?shí)踐諾言、守信用—相信、信任、信奉,如《黎丘丈人》“其父信之”—信約、盟約—可作憑信的物件、符信—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是傳送信訊書信的人—書信(名詞)(這已是晚起的意思了)(3 )假借為“伸”。
2 、實(shí):(1 )本義:財(cái)物糧食充足、富有(2 )引申義:財(cái)貨、物資—實(shí)利- 充實(shí)、充滿—果實(shí)及谷物—實(shí)際內(nèi)容、實(shí)際情況—實(shí)心實(shí)意、忠實(shí)—實(shí)在、確實(shí)(副)如本課“吾實(shí)為之,其又何尤”。
3 、誠:(1 )本義:心意誠摯由衷懇摯,如本課“乃能銜哀致誠”(2 )引申義:真實(shí)可信—實(shí)在、的確(副詞)如本課“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BR> 4 、保:象形字,象大人抱(背)孩子的形狀。(1 )本義:護(hù)養(yǎng)幼兒(2 )引申義:保護(hù)、保全—恃、依靠—固守、防守—保有、據(jù)有—安、安定—保育幼兒的婦女,后來寫作“媬”—保護(hù)嬰兒的包裹衣,后來寫作“褓”—護(hù)衛(wèi)用的城堡,后寫作“堡”。
5 、旅:(1 )古指軍隊(duì)的編制,五百人為旅(2 )引申義:軍隊(duì)—同、俱—在外的人—野生的(這一意義的專用字是“穞”)。
一字: =吝
二虛詞:1 、“因以為號焉”:“因”,連詞,于是、就:“焉”,句尾語氣詞,表提示語氣。1 、“或置酒而招之”:有時候(肯定性無定代詞)2 、“曾不吝情去留”:語氣副詞,與否定副詞“不”連用,以加強(qiáng)否定語氣。3 、“造飲輒盡”:每每、總是。
三實(shí)詞:1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地方(名詞)。2 、“不詳其姓字”:清楚。3 、“或置酒而招之”:邀請。4 、“造飲輒盡”:到、往。5 “曾不吝情去留”:偏義復(fù)詞,重在“去”,離開。6 、“環(huán)堵蕭然”:墻。7 、不戚戚于貧賤:愁苦的樣子。8 、不汲汲于富貴:急切追求的樣子。
四常用字:1 、造:形聲字,從辵,告聲(1 )本義:到、往,如本課“造飲輒盡”。(2 )引申義:造訪、拜訪——達(dá)到某一境界。(3 )、今義:制作、做。(此義與古義同)。
2 、去:(1 )古義:離開,如《掣肘》“辭而去也”。——距離(空間、時間)——除去、廢除—死亡的委婉語。(2 )今義:往。(與古義相反)。
3 、解:會意字,從刀從牛從角。(1 )本義:分解動物的骨肉肢體(2 )引申義:A 把糾結(jié)的東西解開,解脫—特指解脫對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罰—特指解除軍事包圍、戰(zhàn)爭B 打開、開放C 破碎、離散——松弛、懈怠(這個意義讀xie ,后來寫作“懈”)-D對事理的分析、解釋—理解、知曉。如本課“不求甚解”。
4 、讀:(1 )本義:解釋、闡發(fā)文字語句。(2 )引申義:閱讀、誦讀。如本課:“好讀書,不求甚解”?!渥x(dou )。
第六課送董邵南序
一、字:彊= 強(qiáng),邪—耶,
二、虛詞:1 郁郁適茲土:這(指示代詞)。2 、董生勉乎哉:語氣詞連用,語氣重點(diǎn)落在感嘆語氣的“哉”上。3 、茍慕義強(qiáng)仁者皆愛惜焉:“茍”,如果、只要是。(假設(shè)連詞)“焉”:語氣詞。4 、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惡”:疑問代詞,哪里、怎么。“邪”:句末疑問語氣詞。5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副詞)。6 、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矧”,何況(轉(zhuǎn)折連詞)“乎”,介詞,同“于”。
三、實(shí)詞:1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懷有任俠激情,以義氣為重。2 、郁郁適茲土:往。3 、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謂,說。4 、董生勉乎哉:努力。5 、為我弔望諸君之墓:憑吊。6 、為我謝曰:懇切相告,殷勤致辭。
四、常用詞:1 、適:(1 )本義:到(某地)去。如本課“郁郁適茲土”。(2 )與“之”“如”是同義詞,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與“往”的意義較接近,但用法卻不相同,“往”在上古不帶賓語,而其他三個字都可帶賓語。(3 )與“嫡”“敵”“謫”等字的聲符都是“啻”,上古讀音相同相近,常互相通假。(4 )古書中“適”與“適”不是一個字,“適”讀,主要用于人名。
2 、舉:是形聲字,從手與聲。(1 )本義:用兩手把東西舉起來(2 )A 捧著、提起—特指鳥抬起翅膀起飛,飛動—抽象意義,舉出、提出—特指把優(yōu)秀人才提拔出來,即推舉。如本課“董生舉進(jìn)士”—特指把壞人壞事揭發(fā)出來,即糾舉、檢舉B 做、舉動、發(fā)動—拔取,即占領(lǐng)。C 整個拿出、全部發(fā)動—包舉、窮盡—整個(形)。
3 、利:(1 )本義:刀劍銳利,刀口快。(2 )引申義:迅速、敏捷—順利、方便—利益、好處—特指財(cái)利—特指功名利祿,如“不慕榮利”—重要的、貴重的、要害的(形)。
4 、謝:形聲字,從言射聲。(1 )本義:向人認(rèn)錯道歉。(2 )引申義:A 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告辭—告訴,如本課“為我謝曰‘明天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以言辭相問候B 對別人的贈予或幫助表示感謝。C 衰退、消亡—草木凋謝。
第七課祭十二郎文
一字:羞→饈,彊= 強(qiáng),歛→殮,已—以。
二虛詞:1 、乃能銜哀致誠:才,(副)。2 、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孰”,誰?!板帷保蝗?、很快地。(副)3 、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誠”,如果確實(shí)如此,(副)。“其”,代詞,它?!半m”,即使(假設(shè)連詞)?!耙浴保頃r間(介)。4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然而,(轉(zhuǎn)折連詞)。5 、其能久存乎:難道,(副詞,表反詰語氣)?!捌湫湃恍埃科鋲粜??其傳之非真邪?”用法同。6 、雖然,吾自今年來:兩個詞,雖然如此。7 、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有的、有些(肯定性無定代詞)。8 、幾何不從汝而死也:多少,這里指多少時間。9 、其無知:如果(假設(shè)連詞)。10、比得軟腳?。航?、近來。11、抑別有疾而至斯乎:或是、還是(選擇連詞)。12、其然乎?其不然乎?:相當(dāng)于“是…還是…”(用于并列的選擇問句,表示推測語氣)。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用法。13、然后惟其所愿:他們(代詞)。其又何尤:難道(表反詰的語氣副詞)。14、吾其無意于人世也:大概(表擬測語氣副詞)。15、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對象,譯“和”“跟”。
三、實(shí)詞:1 、乃能銜哀致誠:內(nèi)心的感情。2 、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孤”,幼年喪父?!凹啊保鹊??!笆 ?,明白。“怙”,依靠?!八铩保阂揽康娜耍父赣H。3 、請歸取其孥:妻室子女的統(tǒng)稱。4 、而汝抱無涯之戚也:悲痛、悲傷。5 、強(qiáng)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與上句“存”義近。6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能。7 、未可以為信也:誠信、真實(shí)。8 、弔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向死者親屬致以慰問。8 、窆不臨其穴:“窆”把靈柩放入墓穴?!办`”,哭悼死者。9 、曷其有極:窮盡。10、其又何尤:責(zé)怪、怨恨。11、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孩提者”,本指嬰兒和尚須牽抱的幼兒,這里泛指小孩?!凹健保合M⒅竿?。
四、詞類活用:1 、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動→名,祭奠用的供品。2 、就成家而致汝:使動,使…來到。3 、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名→動,繼承家業(yè)。
五、句:1 、惟兄嫂是依。2 、何為而在吾側(cè)也?3 、其又何尤?
六、常用字:1 、信:會意字,從人從言,(1 )本義:言語真實(shí),不虛偽。(2 )引申義:忠誠、誠實(shí)—真實(shí)、確鑿可信,如本課:“信也,”—表確鑿的情態(tài)語氣,含有果真、的確之意。(副詞)?!獙?shí)踐諾言、守信用—相信、信任、信奉,如《黎丘丈人》“其父信之”—信約、盟約—可作憑信的物件、符信—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是傳送信訊書信的人—書信(名詞)(這已是晚起的意思了)(3 )假借為“伸”。
2 、實(shí):(1 )本義:財(cái)物糧食充足、富有(2 )引申義:財(cái)貨、物資—實(shí)利- 充實(shí)、充滿—果實(shí)及谷物—實(shí)際內(nèi)容、實(shí)際情況—實(shí)心實(shí)意、忠實(shí)—實(shí)在、確實(shí)(副)如本課“吾實(shí)為之,其又何尤”。
3 、誠:(1 )本義:心意誠摯由衷懇摯,如本課“乃能銜哀致誠”(2 )引申義:真實(shí)可信—實(shí)在、的確(副詞)如本課“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BR> 4 、保:象形字,象大人抱(背)孩子的形狀。(1 )本義:護(hù)養(yǎng)幼兒(2 )引申義:保護(hù)、保全—恃、依靠—固守、防守—保有、據(jù)有—安、安定—保育幼兒的婦女,后來寫作“媬”—保護(hù)嬰兒的包裹衣,后來寫作“褓”—護(hù)衛(wèi)用的城堡,后寫作“堡”。
5 、旅:(1 )古指軍隊(duì)的編制,五百人為旅(2 )引申義:軍隊(duì)—同、俱—在外的人—野生的(這一意義的專用字是“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