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課邵公諫厲王弭謗
一字:盡—進
二虛詞:1 、以告:介詞,把。賓語省略。2 、道路以目:介詞“用”3 、國人莫敢言: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4 、乃不敢言:就。5 、是障之也:這,指示代詞。6 、防民之口:助詞,連定中詞組。7 、為川者、為民者:特殊代詞,用于動詞性詞組后,形成名詞性詞組,譯為“……的人”。8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用在主謂間,取消獨立性,使之成為偏正詞組。9 、財用于是乎出:“于”,介詞,從?!笆恰?,代詞,指山川?!昂酢?,句中語氣詞。10、猶其有原隰衍沃也:第三人稱代詞,它。11、胡可壅也:怎么(疑代)12、若壅其口:如果。(假設連詞)。13、于是國人莫敢出言:沒有誰(否定性無定代詞)14、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語氣副詞,表示推測。大概。
三、實詞:1 、國人謗王:“國人”住在國都內(nèi)的人?!爸r”,公開批評指責。2 、民不堪命矣:經(jīng)得起,受得住。3 、吾能彌謗:消除,制止。4 、是障之也:阻擋,堵塞。5 、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增多。6 、其與能幾何:參與,贊同,此處指幫助。
四、活用: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本義堤壩,名→動,堵塞意。2 、師箴:名→動,本是一種用于規(guī)誡的韻文,這里指獻上韻文。
五、常用字:
1 、謗:形聲兼會意,從言旁聲。(1 )本義:在背后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如本課“國人謗王”。(2 )引申義:毀謗,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2 、言:(1 )本義:說、說話。本課“國人莫敢言?!保? )引申義:談論、議論—說出的話,言語如本課“口之宣言也”—一句話或一個字也稱為一言。
3 、聽:(1 )本義:用耳聽取聲音(2 )引申義:聽從,如本課“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薄爲{、任憑—治理、處理,如君王聽政。
4 、成:(1 )本義:完成、成就。如本課“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 )引申義:成功—成為—特指成盟、講和。
第十五課蘇秦連橫約從
一字:肴—殽,庭—廷,禽→擒,伯→霸,從→緃,餝= 飾,章→彰,——沖,羸—累,蹻—屩,犁—黧,歸—愧,受→授,溢—鎰,熿==煌,掘—窟,伉—抗,虵==蛇,蓋—盍。
二、虛詞:1 、以大王之賢:憑借(介)。2 、愿大王少留意:稍稍(副)。3 、愿以異日:在(介)。4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固”本來?!爸保—氂梅ā? 、昔者:從前。6 、惡有不戰(zhàn)者乎:哪里(疑代)。7 、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即使。8 、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一定,必。9 、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哪里(疑代)。10、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且夫”,再說?!疤亍保皇?,不過是?!岸保T了(語氣詞)。11、天下莫之能伉: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12、盍可忽乎哉:怎么(疑代)。
三實詞:1 、戰(zhàn)車萬乘:量詞,一車四馬為一乘。2 、臣請奏其效:“請”,請求(動),奏,下對上的陳述、說明。3 、田肥美,民殷富:富足。4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莊嚴鄭重的樣子。5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懲罰。6 、科條既備:法律。7 、民無所聊:賴,依靠。8 、舌弊耳聾:壞。9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主張、言論(名)。前一“說”是動詞。10、去秦而歸:離開。11、羸縢履蹻:羸,纏繞??g:綁腿布。履,踩,穿著。蹻,草鞋。12、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睡”,坐著打瞌睡,用的是本義?!耙蹦闷??!肮伞?,大腿。13、期年:一周年。14、式于政,不式于勇:用。(動)15、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宮”,房屋?!俺毙拚?6、張樂設飲:陳設,設置。17、四拜自跪而謝:道歉。18、子元元:百姓。
四活用:1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遠”,形→意動,以…為遠。“庭”,名→狀,在朝廷上。2 、辯言偉服:形→使動:使…雄辯,使…華美。3 、繁稱文辭:名→使動,使用權華麗。4 、安坐而廣地:形→使動,使…廣(擴大)。5 、詘敵國,制海內(nèi),子元元,臣諸侯:“詘”,使動,使…屈服。“子”,名→使動,使…成為子女?!俺肌保箘?,使…成為臣子。6 、約從散橫:使動,使…離散。7 、嫂蛇行匍匐:名→狀,象蛇一樣。8 、貧窮則父母不子:名→意動,以…為子。
五句: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六常用字:
1 、禽:象形字,象捕捉鳥獸的狩獵工具。(1 )本義:捕獲鳥獸。(2 )引申義:捕獲別的也叫“禽”。后來寫成“擒”。如本課“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詞義轉(zhuǎn)移為:鳥獸。
2 、履:(1 )本義:踩,踐踏。如本課“羸縢履蹻”(2 )引申義:鞋子。
3 、張:(1 )本義:給弓安上弦。(2 )引申義:開弓,拉弓—A 緊張—把網(wǎng)、緯帳展開掛起來也叫“張”?!O置,陳放,如本課“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B 擴展、張大、振奮。C 幃帳,后來寫成“帳”。
4 、建:會意,從聿從廴。(1 )本義:建立朝廷的制度。(2 )引申義:建立、設置,如本課“然后可以建大功”—設置職官—樹立、設立—建造、建設。
5 、數(shù):(1 )本義:計算(動)讀shu ,(2 )引申義:A 列舉—責備,B 算術(名)讀shu ,——技藝,多指博奕之類—術數(shù)、占卜—命運。C 數(shù)目、數(shù)量(名)——不確定的數(shù)目,幾—時間上不確定的次數(shù),多次,讀shuo. ——密,與“疏”相對,讀cu.
6 、資:從貝次聲。(1 )本義錢財。(2 )引申義:積蓄—依靠、憑借—資歷、資格—條件—資助—資質(zhì)、天資。
第十六課馮諼客孟嘗君
一字:屬→囑,責→債,徧= 遍,說→悅,介—芥,反→返。
二虛詞:1 、客無好也??蜔o能也。表肯定的句尾語氣詞。2 、食以草具:用(介)3 、左右以告:把(介),后省賓語。4 、無使乏:不要。5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乃”,就是(副)。“夫”,那個(代)。6 、因燒其券:“因”,于是,就?!捌洹保切ù?。7 、竊以為君市義:私自(副詞,表示自謙)。8 、乃所以為君市義也:用來的方式。9 、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才。10、僅得免其死耳:才(副)。11、齊其聞之矣: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12、視吾家所寡有者:代詞,……的東西。13、齊人有馮諼者:代詞,復指前面的名詞。譯為馮諼這樣一個人。14、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代詞,表示……的原因。
三、實詞:1 、食以草具:“食”給他吃?!安菥摺贝至拥娘埵场? 、揭其劍,過其友:“揭”,高舉?!斑^”,拜訪。3 、左右皆惡之:厭惡。4 、馮公有親乎:父母親。5 、使人給其食用:供應。6 、吾負之:對不起。7 、請而見之,謝曰:道歉。8 、于是約車治裝:捆扎,套。9 、驅(qū)而之薛:“驅(qū)”,趕車?!爸?,到去(動)10、市義奈何:買。11、孟嘗君顧謂馮諼:回頭看。12、遣太傅赍黃金千斤:攜帶。
四、詞類活用:1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賤”,形→意動,認為…貧賤,即輕視。2 、孟嘗君客我:名→意動,把…當門客。3 、先生不羞:名→意動,以…為羞恥,后省略賓語。4 、孟嘗君怪其疾也:形→意動,認為…怪。5 、衣冠而見之:名→動:穿好衣服戴好帽子。6 、不拊愛子其民:名→意動,把…當作兒子。7 、因而賈利之:“賈”,名→狀,用商賈的方法?!袄?,名→動,取利。
五、句:1 、客何好?客何能?(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2 、為之駕。(雙賓語)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賓語前置)。4 、不拊愛子其民(二動詞共一賓語)5 、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判斷句)。
六、常用字:
1 、給:(1 )本義:衣食豐足、富裕。(2 )引申義:使…豐足,即充足的供應、供給。如本課“使人給其食用”。
2 、約:(1 )本義:用繩索捆縛、套。如本課“約車治裝?!保? )引申義:用別的東西套—約束、限制—簡約、節(jié)儉—訂立盟約—約會—大約(副)
3 、驅(qū):(1 )本義:策馬前進。如本課“驅(qū)而之薛”。(2 )引申義:驅(qū)趕、驅(qū)逐—逼迫、迫使。
4 、之:(1 )本義:到…去。(2 )假借義:代詞。A 作賓語。如本課“左右以君賤之也”。B 作定語?!爸x又何如?”C 作賓語前置的標記。D 假借為連詞。位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位于主語和謂語之間,使用句子詞組化。
5 、被:(1 )本義:睡眠蓋身的被子。(2 )引申義:A 復蓋、披復,如“披堅執(zhí)銳”—長發(fā)復在肩背上也叫“被”。此二義后來寫作“披”。B 某一事物加在另一事物之上—及、至—遭到—表被動意義的助動詞。
6 、稱:(1 )本義:稱量物體的重量。(2 )假借義:通常借為“偁”。舉起、揚起—發(fā)起、舉事—舉用、稱引—稱為、稱呼—稱頌、稱揚。如“民稱萬歲”。
一字:盡—進
二虛詞:1 、以告:介詞,把。賓語省略。2 、道路以目:介詞“用”3 、國人莫敢言: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4 、乃不敢言:就。5 、是障之也:這,指示代詞。6 、防民之口:助詞,連定中詞組。7 、為川者、為民者:特殊代詞,用于動詞性詞組后,形成名詞性詞組,譯為“……的人”。8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用在主謂間,取消獨立性,使之成為偏正詞組。9 、財用于是乎出:“于”,介詞,從?!笆恰?,代詞,指山川?!昂酢?,句中語氣詞。10、猶其有原隰衍沃也:第三人稱代詞,它。11、胡可壅也:怎么(疑代)12、若壅其口:如果。(假設連詞)。13、于是國人莫敢出言:沒有誰(否定性無定代詞)14、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語氣副詞,表示推測。大概。
三、實詞:1 、國人謗王:“國人”住在國都內(nèi)的人?!爸r”,公開批評指責。2 、民不堪命矣:經(jīng)得起,受得住。3 、吾能彌謗:消除,制止。4 、是障之也:阻擋,堵塞。5 、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增多。6 、其與能幾何:參與,贊同,此處指幫助。
四、活用: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本義堤壩,名→動,堵塞意。2 、師箴:名→動,本是一種用于規(guī)誡的韻文,這里指獻上韻文。
五、常用字:
1 、謗:形聲兼會意,從言旁聲。(1 )本義:在背后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如本課“國人謗王”。(2 )引申義:毀謗,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2 、言:(1 )本義:說、說話。本課“國人莫敢言?!保? )引申義:談論、議論—說出的話,言語如本課“口之宣言也”—一句話或一個字也稱為一言。
3 、聽:(1 )本義:用耳聽取聲音(2 )引申義:聽從,如本課“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薄爲{、任憑—治理、處理,如君王聽政。
4 、成:(1 )本義:完成、成就。如本課“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 )引申義:成功—成為—特指成盟、講和。
第十五課蘇秦連橫約從
一字:肴—殽,庭—廷,禽→擒,伯→霸,從→緃,餝= 飾,章→彰,——沖,羸—累,蹻—屩,犁—黧,歸—愧,受→授,溢—鎰,熿==煌,掘—窟,伉—抗,虵==蛇,蓋—盍。
二、虛詞:1 、以大王之賢:憑借(介)。2 、愿大王少留意:稍稍(副)。3 、愿以異日:在(介)。4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固”本來?!爸保—氂梅ā? 、昔者:從前。6 、惡有不戰(zhàn)者乎:哪里(疑代)。7 、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即使。8 、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一定,必。9 、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哪里(疑代)。10、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且夫”,再說?!疤亍保皇?,不過是?!岸保T了(語氣詞)。11、天下莫之能伉: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12、盍可忽乎哉:怎么(疑代)。
三實詞:1 、戰(zhàn)車萬乘:量詞,一車四馬為一乘。2 、臣請奏其效:“請”,請求(動),奏,下對上的陳述、說明。3 、田肥美,民殷富:富足。4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莊嚴鄭重的樣子。5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懲罰。6 、科條既備:法律。7 、民無所聊:賴,依靠。8 、舌弊耳聾:壞。9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主張、言論(名)。前一“說”是動詞。10、去秦而歸:離開。11、羸縢履蹻:羸,纏繞??g:綁腿布。履,踩,穿著。蹻,草鞋。12、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睡”,坐著打瞌睡,用的是本義?!耙蹦闷??!肮伞?,大腿。13、期年:一周年。14、式于政,不式于勇:用。(動)15、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宮”,房屋?!俺毙拚?6、張樂設飲:陳設,設置。17、四拜自跪而謝:道歉。18、子元元:百姓。
四活用:1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遠”,形→意動,以…為遠。“庭”,名→狀,在朝廷上。2 、辯言偉服:形→使動:使…雄辯,使…華美。3 、繁稱文辭:名→使動,使用權華麗。4 、安坐而廣地:形→使動,使…廣(擴大)。5 、詘敵國,制海內(nèi),子元元,臣諸侯:“詘”,使動,使…屈服。“子”,名→使動,使…成為子女?!俺肌保箘?,使…成為臣子。6 、約從散橫:使動,使…離散。7 、嫂蛇行匍匐:名→狀,象蛇一樣。8 、貧窮則父母不子:名→意動,以…為子。
五句: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六常用字:
1 、禽:象形字,象捕捉鳥獸的狩獵工具。(1 )本義:捕獲鳥獸。(2 )引申義:捕獲別的也叫“禽”。后來寫成“擒”。如本課“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詞義轉(zhuǎn)移為:鳥獸。
2 、履:(1 )本義:踩,踐踏。如本課“羸縢履蹻”(2 )引申義:鞋子。
3 、張:(1 )本義:給弓安上弦。(2 )引申義:開弓,拉弓—A 緊張—把網(wǎng)、緯帳展開掛起來也叫“張”?!O置,陳放,如本課“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B 擴展、張大、振奮。C 幃帳,后來寫成“帳”。
4 、建:會意,從聿從廴。(1 )本義:建立朝廷的制度。(2 )引申義:建立、設置,如本課“然后可以建大功”—設置職官—樹立、設立—建造、建設。
5 、數(shù):(1 )本義:計算(動)讀shu ,(2 )引申義:A 列舉—責備,B 算術(名)讀shu ,——技藝,多指博奕之類—術數(shù)、占卜—命運。C 數(shù)目、數(shù)量(名)——不確定的數(shù)目,幾—時間上不確定的次數(shù),多次,讀shuo. ——密,與“疏”相對,讀cu.
6 、資:從貝次聲。(1 )本義錢財。(2 )引申義:積蓄—依靠、憑借—資歷、資格—條件—資助—資質(zhì)、天資。
第十六課馮諼客孟嘗君
一字:屬→囑,責→債,徧= 遍,說→悅,介—芥,反→返。
二虛詞:1 、客無好也??蜔o能也。表肯定的句尾語氣詞。2 、食以草具:用(介)3 、左右以告:把(介),后省賓語。4 、無使乏:不要。5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乃”,就是(副)。“夫”,那個(代)。6 、因燒其券:“因”,于是,就?!捌洹保切ù?。7 、竊以為君市義:私自(副詞,表示自謙)。8 、乃所以為君市義也:用來的方式。9 、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才。10、僅得免其死耳:才(副)。11、齊其聞之矣: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12、視吾家所寡有者:代詞,……的東西。13、齊人有馮諼者:代詞,復指前面的名詞。譯為馮諼這樣一個人。14、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代詞,表示……的原因。
三、實詞:1 、食以草具:“食”給他吃?!安菥摺贝至拥娘埵场? 、揭其劍,過其友:“揭”,高舉?!斑^”,拜訪。3 、左右皆惡之:厭惡。4 、馮公有親乎:父母親。5 、使人給其食用:供應。6 、吾負之:對不起。7 、請而見之,謝曰:道歉。8 、于是約車治裝:捆扎,套。9 、驅(qū)而之薛:“驅(qū)”,趕車?!爸?,到去(動)10、市義奈何:買。11、孟嘗君顧謂馮諼:回頭看。12、遣太傅赍黃金千斤:攜帶。
四、詞類活用:1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賤”,形→意動,認為…貧賤,即輕視。2 、孟嘗君客我:名→意動,把…當門客。3 、先生不羞:名→意動,以…為羞恥,后省略賓語。4 、孟嘗君怪其疾也:形→意動,認為…怪。5 、衣冠而見之:名→動:穿好衣服戴好帽子。6 、不拊愛子其民:名→意動,把…當作兒子。7 、因而賈利之:“賈”,名→狀,用商賈的方法?!袄?,名→動,取利。
五、句:1 、客何好?客何能?(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2 、為之駕。(雙賓語)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賓語前置)。4 、不拊愛子其民(二動詞共一賓語)5 、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判斷句)。
六、常用字:
1 、給:(1 )本義:衣食豐足、富裕。(2 )引申義:使…豐足,即充足的供應、供給。如本課“使人給其食用”。
2 、約:(1 )本義:用繩索捆縛、套。如本課“約車治裝?!保? )引申義:用別的東西套—約束、限制—簡約、節(jié)儉—訂立盟約—約會—大約(副)
3 、驅(qū):(1 )本義:策馬前進。如本課“驅(qū)而之薛”。(2 )引申義:驅(qū)趕、驅(qū)逐—逼迫、迫使。
4 、之:(1 )本義:到…去。(2 )假借義:代詞。A 作賓語。如本課“左右以君賤之也”。B 作定語?!爸x又何如?”C 作賓語前置的標記。D 假借為連詞。位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位于主語和謂語之間,使用句子詞組化。
5 、被:(1 )本義:睡眠蓋身的被子。(2 )引申義:A 復蓋、披復,如“披堅執(zhí)銳”—長發(fā)復在肩背上也叫“被”。此二義后來寫作“披”。B 某一事物加在另一事物之上—及、至—遭到—表被動意義的助動詞。
6 、稱:(1 )本義:稱量物體的重量。(2 )假借義:通常借為“偁”。舉起、揚起—發(fā)起、舉事—舉用、稱引—稱為、稱呼—稱頌、稱揚。如“民稱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