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語文教育學”講義(10)

字號:

第十七章 語文教育媒體
    教師、學生、媒體是教學過程中三個不可缺少的實體要素。
    傳統(tǒng)教學媒體:教科書+黑板+視聽媒體
    現(xiàn)代教學媒體:教科書+多媒體+網(wǎng)絡
    第十八章 語文教育測量和評價
    第一節(jié) 語文考試的歷史沿革
    古代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儒家經(jīng)典
    語文考試的類型
    (一)根據(jù)測試的屬性分類
    (二)根據(jù)教育評價所參照的標準
    (三)根據(jù)考試的編制方法或標準化程度分類
    (四)根據(jù)教學過程的階段或評價的目的分類:診斷性、形成性和綜合性評價
    (五)根據(jù)考試的目的、用途分類
    語文考試的功能
    (一)導向功能
    (二)評價功能
    (三)診斷、反饋功能
    (四)激勵功能
    (五)預測功能
    第四節(jié) 語文考試評價及改革方向
    1929年美國教育家泰勒首次提出“教育評價”的概念。
    考試評價的質(zhì)量指標
    我們通常對考試數(shù)量質(zhì)量的評價稱為定量評價,對考試非數(shù)量資料的評價稱為定性評價。
    1、難度;
    2、區(qū)分度;
    3、效度;
    4、信度
    第十九章 語文教育對象
    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主要應該是語文自學方法的指導。
    第一節(jié) 語文教育對象概述
    語文教育對象的個性心理差異和智力水平的差異等, 共同構成了語文教育對象的個別差異。
    第二節(jié) 中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
    (一)對語文學習材料有所接觸但范例領悟不足
    (二)對語文知識有所了解但圖式建構不全
    (三)語文能力有所培養(yǎng)但層次不高
    (四)語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所調(diào)動但潛力發(fā)掘不夠
    第三節(jié) 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要使中學生形成語文學習興趣,關鍵在于使他們端正語文學習態(tài)度。
    第二十章 語文教育工作者
    第一節(jié) 語文教育工作者的素養(yǎng)
    一、品德素養(yǎng)
    二、智能素養(yǎng)
    能力素養(yǎng):
    1、對各種語文教育影響進行選擇加工的能力;
    2、對語文教育影響進行傳導的能力;
    3、組織管理能力;
    4、自我調(diào)控能力。
    第二節(jié) 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備課
    二、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三、布置與批改、講評作業(yè)
    四、課外輔導答疑
    五、檢查與評定學業(yè)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