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聞學概論”串講資料(10)

字號:

70、什么是新聞傳播的目的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關系如何?
    新聞傳播的目的性是指所傳新聞有所為。針對性是指新聞傳播有所指。指導性是指所傳新聞有計劃地把公眾引向預期的目標。他們的關系是:新聞傳播從目的性、針對性到指導性,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不斷提升的過程。傳播的目的性決定了傳播的針對性,而最終達到追求傳播的指導性的目標。
    71、什么是輿論導向?
    輿論導向是指對輿論流動方向的把握和引導。任何階級、政黨和社會集團都要根據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將各種輿論控制和引導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方向上來。新聞事業(yè)作為一種輿論機關、輿論工具,在反映、傳播和表達社會輿論的同時,還擔負著影響輿論、引導輿論的重要使命。
    72、什么是正確的輿論?如何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正確的輿論”,其含義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政治方向正確、輿論話題適時、輿論強度適中。
    (1)輿論話題適中。(2)輿論強度適中。(3)
    73、從我國新聞事業(yè)在輿論導向上的經驗和教訓,認識提高新聞傳媒輿論引導水平的意義?(理解p267,√)
    74、為什么說新聞媒介可以起“空調機”、“排氣閥”和“減壓閥”的作用?(應用)
    善于處理熱點問題,主動化解社會矛盾。
    對待熱點問題,新聞媒介應當熱情關注,切忌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更不應該采取回避的做法。要善于發(fā)現熱點問題。
    75、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群眾性原則的實質?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群眾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新聞工作中的應用和體現。其理論依據是:人民群眾是新聞的主人,新聞事業(yè)屬于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馬克思關于“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的觀點。列寧關于建立龐大通訊員隊伍的主張。中國共產黨提出并堅持的“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資產階級新聞事業(yè)不可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無產階級新聞事業(yè)有堅持群眾性的優(yōu)良傳統。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新聞事業(yè)堅持群眾路線的條件更加充分。
    76、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群眾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
    (1)群眾性內容。傳播內容適應群眾的需要,及時讓群眾知曉時局的發(fā)展,了解事實的真相,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務和生活服務。正確反映群眾的情緒,充分表達群眾的意愿和呼聲,當好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
    (2)群眾性形式。報道形式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
    (3)群眾性方式。貫徹群眾路線,依靠群眾辦好新聞事業(yè)。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方針,實行專業(yè)人員和廣大通訊員相結合。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堅持發(fā)表讀者(聽眾、觀眾)來信,經常開展受眾調查。
    實行新聞工作的群眾性方式:(1)充分重視群眾來信來訪。(2)堅持發(fā)表讀者(聽眾、觀眾)來信。(3)經常開展受眾調查。
    77、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有什么重要意義?
    (1)它有助于加強黨對新聞事業(yè)的領導。(2)它有助于吸引黨員和群眾關心和重視黨的新聞事業(yè)。(3)它有助于保持新聞事業(yè)同群眾的密切聯系。(4)它有助于加強新聞事業(yè)同實際的聯系。(5)它有助于加強人民群眾同黨和政府的聯系。
    78、“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基本要求?
    (1)各級黨委要把辦好新聞事業(yè)作為重要工作,列入黨委的議事日程。(2)動員廣大黨員關心和參與新聞工作,以此作為黨組織和黨員的政治任務。(3)建立健全黨政部門和大型企事業(yè)單位的新聞宣傳機構。(4)建立健全通訊員隊伍,吸引廣大群眾支持并參與新聞工作。(5)建立健全社會公眾對新聞機構及從業(yè)人員的監(jiān)督機制。
    79、新時期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必要性?
    (1)只有依靠群眾,才能保證可靠的新聞來源。(2)只有吸引群眾參與新聞工作,才能保證群眾參政議政民主權利的實現。(3)基層通訊員是現代新聞傳播倚重的重要力量。
    80、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同群眾(受眾)的關系?
    與資產階級新聞事業(yè)不同,無產階級新聞事業(yè)的階級性質和階級品質決定了它同人民關系不是一種簡單的傳受關系,更不是一種純粹的買賣關系,而是一種魚水和血肉關系。
    81、為什么說“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聞事業(yè)的一個創(chuàng)舉?如何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原則和群眾路線的角度認識“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毛澤東在確立和實行“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方針方面的特殊貢獻在哪里?實行“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對于加強人民群眾同新聞事業(yè)、同黨和政府的聯系有何意義?(290往后)
    “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毛澤東。
    82、開展新聞批評的原則? ★
    (1)要出于公心,要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2)要客觀公正,所用事實材料須準確無誤。(3)要以法律為準繩,以政策為依據,不能感情用事。新聞工作者必須學好法,用好法,弄通弄懂有關法律。(4)要善始善終,努力促成問題的合理解決。(5)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斷提高批評水平。
    83、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及其三層含義? ★★
    正面宣傳為主的含義:在傳播內容中,肯定主流和弘揚正氣的報道要占主導地位。既要有質的把握,也要有量的權衡。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依據:對社會健康主流和人民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如實反映和充分肯定,可以弘揚正氣,激勵先進,提供經驗,使廣大群眾看到光明,增強信心,形成強大的社會凝聚力,有助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這是李瑞環(huán)同志1989年在講話中提出的。
    正面宣傳的含義有三層:(1)是指報道內容是積極的。(2)是指報道傾向是肯定的。(3)是指宣傳效應是正向的。這三個層次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內容是內在的,基礎的,報道傾向是制約性因素,而宣傳效應則是檢驗報道最終的結果。